首頁 > 文學

菜根譚:人要看得透徹,認得真切,才能擔負重任,擺脫世俗的束縛

作者:由 沽往金來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3-01-02

能看得破才認得真是什麼意思

菜根譚:人要看得透徹,認得真切,才能擔負重任,擺脫世俗的束縛

《菜根譚》說:

以幻境言,無論功名富貴,即肢體亦屬委形;

以真境言,無論父母兄弟,即萬物皆吾一體。

人能看得破,認得真,才可以任天下之重擔,亦可脫時間之韁鎖。

意思是說:

從塵世中無非虛幻的現象來看,不只功名富貴是假象,就連四肢五官也都是上天給予的軀殼;

從客觀世界中超越一切的眼光來看,不要說父母兄弟,就是萬事萬物也和我同為一體。

所以,人要看得透徹,認得真切,才可以擔負天下的重任,也才可以擺脫世間功名利祿的束縛。

菜根譚:人要看得透徹,認得真切,才能擔負重任,擺脫世俗的束縛

這個世界充滿了太多虛幻的誘惑,人們往往受不了誘惑的長期侵擾而心生過多欲望。人的一生中有很多的選擇和取捨,總是在一念之中生成。故此,一個人需要清醒的頭腦和心智,還有從容的步伐,才能走過這虛中包實的歲月。

每個人都渴望成功,渴望人生如夏花般燦爛,渴望在短暫的生命中留下最美的人生軌跡;然而,如果不能保持一份清醒,一份從容,人生便不會有真真切切的成功。只有把這個世界看得透徹,認得清楚了,才能從虛幻中找出真實的自我,才能從容和清醒,才可以擔負天下的重任,才可以擺脫世間功名利祿的束縛。只有辨得真,看得透,才能超凡入聖,胸容天下萬物,無論行走坐臥,自在超然,脫離了俗世的束縛,才能突破自我,實現真正的人生價值。

弘一法師上半生風流倜儻,看破紅塵出家後,便與名利徹底絕緣,不受善男信女的禮拜和供養,每到一處弘法,必先約法三章:一不為人師,二不開歡迎會,三不登報吹噓。出世的他,與俗塵不再結緣,不與世俗中人來往,對慕名欲結交的官場中人更是拒之門外。他曾對師父說:“弟子出家,非謀衣食,純為了生死大事,妻子亦均拋棄,況朋友乎?乞婉言告以抱病不見客可也。”大師的覺悟,不是我們一般俗人所能及,看似絕情,卻有一分真味在其中。諸葛亮說:“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一個人只有內心淡泊與寧靜,才能與世無爭,與人無爭。凡事皆無爭,才能做一個明志致遠的人。弘一法師與世無爭,淡泊名利一心研究律宗,終成一代宗師,備受世人景仰。

菜根譚:人要看得透徹,認得真切,才能擔負重任,擺脫世俗的束縛

人格之所以偉大,在於它拋卻了世俗需求的慾望和追求完美的品德。放棄了世俗的觀念,清空了心中積存的殘花敗柳,也就做到了淡泊與寧靜。只有淨化了心靈,才能最大限度地獲得生命的自由和獨立,迎接人生的光榮和輝煌。

商品經濟社會中,追求金錢渴望發家致富,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內心慾望。一個人的心靈如果被金錢所腐蝕,便不再是自己精神的主人,而成為所謂物質文明的奴隸。欲求不止的人們總是感嘆自己窮得只剩下錢了,越是富有,越是貪戀物質生活的享受,精神就越發空虛。

一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點愛慕名利的虛榮心,做人也不必太過強調返璞歸真。一個社會不講精神文明,一個人不守道德情操,老師放下教鞭,學生丟下學業,都去一心追求財富,這種看似富裕發達的社會卻充滿了畸形的基因。曾國藩28歲考中進士,剛入官場,便立志不貪財,不與人同流合汙。雖然自己在生活中自律,日子過得清苦,但在曾國藩的為官生涯中,卻並不排斥官場中的人貪汙腐敗,容忍身邊的人有貪利之心。他也能隨波逐流收受錢財與敬禮,但只是象徵性地收下諸如涼蓆、南瓜之類的禮物,留下極少的銀兩以示自己拿了回扣。曾國藩明白,自己可以清廉,但指望每個人都跟他一樣,就好比以卵擊石,適得其反,所以只能自己心如明鏡,不與人同流合汙,但又仰仗同僚們為自己做事,以期達到預想的效果,所以對他們的不良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是在這樣的腐朽社會中,曾國藩嚴以律己,注重自己的人格修養,成為受後人尊崇的古今完人。

菜根譚:人要看得透徹,認得真切,才能擔負重任,擺脫世俗的束縛

身處塵世中,因為功名利祿的誘惑,生活中充滿了太多的無奈和煩惱,我們總是為了生活而奔波忙碌。如果能看透一切泰然處之,人世中的紛紛擾擾,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便不會去斤斤計較。

只有看破紅塵,才能不為誘惑所染指,方能活得瀟灑自如。倘若揹負功名利祿,便會使自己受累,沒有了主見和聰慧,隨波逐流讓自己形體枯槁,身心煎熬。

一個人無論擁有多少功名利祿,都終究會成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不必太過在意。過於追求功名利祿,只會讓自己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從而拋卻一切道德準則,迷失了自我。無論遇到任何事情,盡心盡力做好就是,莫過於強求,只求問心無愧,如此人生方能從容自在,留一分清醒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