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嵇康詩歌中的孤獨意識

作者:由 喜歡文學的小翠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3-01-20

三生萬物告訴我們什麼

(一)飽滿和諧的生命

在政治動盪的時代,人們的生活岌岌可危。生與死只是一瞬間的事情,生與死會讓人感到孤獨。文人對現實不滿,只能選擇隱居,追求精神世界的美好。當時,在順應時代潮流的背景下,知己更是寥寥無幾。在這樣的社會現實中,文人詩歌表現出強烈的孤獨感。嵇康在魏晉政權更迭中保持著高尚的情操,不隨波逐流,不怕強權和脅迫,不與世俗同流,當時能如嵇康這樣做的人甚少。

嵇康詩歌中的孤獨意識

嵇康與“竹林七賢”中其他人的放縱不羈不同,他全心全意地堅守自己的理想,以極其認真的態度踐行自己的人生理想,也正是“以這種高度自律、言行一致的人格魅力彪炳於世”(李信鴿《嵇康詩作中的美學思想研究》)。在《釋私論》中,嵇康直接抨擊虛偽的名教,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張,完全否定名教,堅決否定了違揹人性的儒家思想,主張人性迴歸自然,這與當時的社會現實背道而馳。

嵇康詩歌中的孤獨意識

所以“嵇康的孤獨之感更為深沉凝重”(賈湘婷《竹林七賢與海左七賢詩歌比較研究—以嵇康、阮籍、李仁老、林椿為中心》)。嵇康生存於這樣殘酷黑暗的社會,仍能追求真實自然的人生,這是“純真的人性之美”(賈湘婷《竹林七賢與海左七賢詩歌比較研究—以嵇康、阮籍、李仁老、林椿為中心》)。縱觀嵇康的詩歌,他賦予了飛鳥、游魚、花草、樹木活力自由和純淨美好的形象,並且灌注了自己獨特的思想感情。

嵇康詩歌中的孤獨意識

(二)崇高悲涼的信仰

嵇康生活在一個矛盾紛亂的時代,現實與理想、價值與事實背道而馳。而嵇康的思想主張與當時的時代背景格格不入,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嵇康的人生信仰很難踐行。正如別菊珍在《簡論嵇康及嵇康式人物》中所說:“嵇康深知他心中的疑問無法透過占卜來解決,也無法透過‘辨名析理’的邏輯思考來解決,必須以整個的生命為賭注作出最終的決斷。”

嵇康詩歌中的孤獨意識

嵇康臨刑前顧視日影,神態自若地彈了一曲《廣陵散》,左手抑揚,右手徘徊,琴音絲毫不亂。我們為之一振,生命的價值是什麼?生命的價值不在於你的一生有多璀璨,只要把人生的價值綻放在一生的路途中,那就是有價值的人生,它就有意義。就如嵇康,他追求的是內心的充實,這就是無憾的人生。

嵇康詩歌中的孤獨意識

“嵇康一生困厄,卻並不為意,他執著於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追求,永不改變。”(李紅巖《魏晉南北朝困厄文人創作研究》)嵇康看重的不只是生命本身,他認為生命之外,有信仰,有理想,有志趣,有自由,他為自己的理想與信仰獻出生命也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