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從鬼神故事的角度去解讀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作者想表達什麼?

作者:由 通天河釣水中仙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3-01-24

桃花源記記敘了什麼內容

陶淵明(約

365—427

年),名潛,字元亮,別號五柳先生,世稱靖節先生。是東晉傑出的文學家,田園派詩人的代表,

有著

“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高風亮節。

陶先生留下很多經典詩詞,例如

採菊東南下,悠然見南山

,讀起來朗朗上口,其中最著名的是《桃花源記》,講述了一位漁人不小心誤入與世無爭的世外桃源

會長在中學階段特別喜歡這篇文章,讀書筆記中還留下一句話:桃花源記表達了作者反對剝削壓迫、嚮往生活在這種世外桃源的思想感情。話不多說,先看原文,再

從鬼神故事的角度去做

詳細解讀。

從鬼神故事的角度去解讀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作者想表達什麼?

桃花源記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

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原文不到

400

字,卻給我們描繪了一個人人嚮往的田園生活,前不久,會長聽朋友說這篇文章也可以解讀成漁人不小心誤入四維空間,看到了景象是陰間的生活,村子裡面的

並不是人,其實都是已經去世了的

。文章中有三個人物,第一人物是漁人,此人在本文中的人物形象是見利忘義之徒,雖然膽大心細卻是個言而無信的小人;第二個出場的人物是

守,人物形象有兩種可能,有可能是做事武斷

衝動

容易聽信讒言

不辨是非黑白

的昏官,也有可能是利用職務之便欺壓百姓,壓榨百姓的貪官;第三個出場的人物是南陽劉子驥,此人品德高尚,人物形象恰好跟漁人相反,此人言而有信。接下來,我們

一起

去逐段解讀《桃花源記》

膽子小的朋友請謹慎閱讀哦!

從鬼神故事的角度去解讀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作者想表達什麼?

桃花源記

第一段解讀: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開篇第一句話,交代了故事背景,封建王朝第二次大輪迴中的大亂時代,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武陵人還能靠捕魚維持生活,非常不容易,畢竟這個時代,很多人連樹皮和草根都吃,皇帝還要反問一句

何不食糜肉?

由此可見,漁人極有可能還有其他的收入。沿著水划船,居然忘了自己走了多遠,作者特別用了一個

字,告訴我們河流很小,漁人卻靠在一條小溪之中世代捕魚,難道不奇怪嗎?在自己熟悉的地方捕魚居然迷路了,難道不奇怪嗎?

從鬼神故事的角度去解讀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作者想表達什麼?

漁人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第二句用一個

開頭,桃花林的突然出現,讓漁人非常意外,也讓我們很意外,溪水

兩岸

一大片桃花林映入眼前,中間沒有別的樹,花草鮮嫩美麗,落花紛紛的散在地上。桃木本來就有辟邪之意,這裡全部是清一色的桃花,很邪門,特別是那句落英繽紛,給人一種古人出殯的時候漫天都是紙錢飛舞的感覺。正常人迷路的時候看見這樣的場景,第一時間應該是逃跑,而漁人恰恰相反,吃驚的同時還要繼續前行,想看看林子背後是什麼,

也許不是吃驚,應該是驚喜!

由此可見,漁人膽識過人,

極有可能

帶著某種目的,林子盡頭有可能存在漁人想要尋找的東西。

從鬼神故事的角度去解讀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作者想表達什麼?

壩美世外桃源入口

第二段解讀: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桃花林的盡頭是一座山,這座山肯定很矮,不然不需要走到林子盡頭才看見,山上有個山洞,正是小溪的源頭,裡邊好像有點光,作者用了

彷彿

兩個字來交代光源,似有似無,似明似暗,亦真亦幻。漁人居然沒有絲毫的猶豫,下船就爬進去,小小的山洞剛開始勉強能擠過一個人,繼續往裡邊走了幾十步,居然看到光線越來越亮。難道漁人看見的小山是一座墓葬群,山洞就是墳墓的入口?漁人是不是忘記了自己以捕魚為業?忘記了危險?還是某種決心支援著他繼續去探索這個未知的領域?

從鬼神故事的角度去解讀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作者想表達什麼?

壩美入口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這句話描繪了什麼叫做世外桃源的生活,漁人看見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房舍,既然有山有水,土地為何平坦寬廣?房屋沒有經過規劃,為何整整齊齊?這裡的土地應該就是墓地,整整齊齊的是墳墓。漁人還看到了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沼,桑樹竹林之類的,這句話也告訴大家這裡的大環境跟外面完全不同,文章開頭交代了武陵人以捕魚為業,那就是說適合耕種的良田地基本沒有,外面是桃花盛開的春季,裡邊是桑竹茂盛的夏季,從自然地理學的角度根本解釋不通!

唯一的解釋,無論是外面的桃樹林,還是裡面的桑竹,都是暗指陰地,也就是牛鬼蛇神出沒的地方,所以這樣一來就不矛盾了。

從鬼神故事的角度去解讀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作者想表達什麼?

竹林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繼續描繪桃花源的生活,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鳴狗叫到處可以聽到。作者用了

阡陌

兩個字,值得推敲,

指的是通往墳墓的小路,大家可以查查字典,字典上寫得很清楚。人們在田野裡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樣。結合下文,這裡更是解釋不通,因為裡邊的人已經有幾百年沒有出去過,為何衣服著裝卻跟外人一樣?難道他們的衣服是後人清明節燒的嗎?老人和小孩們個個都安適愉快,自得其樂,他們沒有煩惱嗎?難道這真的是極樂世界?

第三段解讀: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

見到漁人,大家都很驚訝,這裡會長開個玩笑,覺得這句話應該是描繪漁人的長相,因為漁人的人物形象是作者討厭的小人,所以陶淵明暗示漁人長相醜陋,把鬼都嚇了一跳!不過大家都很熱情,也很好奇,紛紛來打聽漁人的世界,漁人都一一回復,看得出來這漁人不簡單啊,耐心很不錯,而且肯定說假話了,專門撿好聽的講,以至於讓裡邊的人高興得不行,個個都邀請漁人去家裡做客,還有酒有肉,跟外面吃樹皮和啃草根完全不是一回事。我突然想起一句話,如果哪天我走了,記得多給我燒點紙錢,讓我在

面過得好一點,看來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從鬼神故事的角度去解讀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作者想表達什麼?

美食

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此段為裡面的人自述,先人為躲避秦代的戰亂來到這裡隱居,後面就沒有出去過,也不知道現在是什麼朝代,漢魏晉都與他們沒有關係。這裡用秦時之亂暗指東晉的戰亂,會長甚至解讀為無論是秦漢時期,還是三國兩晉時期,外面都是亂紛紛的,普通百姓的日子真的不好過。但是漁人又說謊了,專撿好聽的事情說,以至於讓裡邊的人感嘆惋惜。

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

不足為外人道也。

其餘的人各自又把漁人請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飯來款待他。漁人停留了幾天,向村裡的人告辭離開。村裡的人對他說:

我們這個地方不值得對外面的人說啊。

為什麼呢?一來漁人說了假話,就是為了利用村裡人的熱情騙吃騙喝,停留幾天之後,肯定把整個村莊的詳細情況打聽清楚了,所以想溜走。二來,裡面的人是知道漁人說假話了,他們都是配合漁人而已,儘管漁人吹牛能讓大家驚喜萬分,又特別嚮往和惋惜,但是漁人走的時候,大家都沒有想出去看看的想法,還告訴漁人別跟外面的人提起我們,我們很知足。

從鬼神故事的角度去解讀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作者想表達什麼?

告別離開

第四段解讀: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漁人出來以後,找到了他的船,就順著舊路回去,處處都做了標記。文章開頭說漁人迷路了,現在又能回去了,再次說明漁人說謊,他不是迷路,他是郡守的探子。還到處做了標記,就是為了帶人過來。到了郡城,到太守那裡去說,報告了這番經歷,太守立即派人跟著他去。

從鬼神故事的角度去解讀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作者想表達什麼?

威嚴的官府

普通人能見得到郡守嗎?普通人說這種情況郡守能相信嗎?所以說郡守極有可能不是一位昏官,而是一名欺壓百姓的貪官,給漁人一點蠅頭小利,讓他們刺探情況,一旦發現哪裡的老百姓還有一點餘糧,就會立刻派兵去掠奪。本段末尾說漁人領著大家尋找以前所做的標記,結果還是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我想陶淵明先生想告訴大家漁人的下場了,那就是欺騙郡守,至於郡守怎麼處置漁人,自己補腦。

末段解讀: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南陽人劉子驥,是個志向高潔的隱士,聽到這件事後,高興地計劃前往。但沒有實現,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後就再也沒有問桃花源路的人了。有人會覺得劉子驥跟本文有什麼關係?

為什麼他會突然就去世了?

為什麼他沒有找到,後面就再也沒有人找到了?

從鬼神故事的角度去解讀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作者想表達什麼?

隱士圖

會長用鬼神故事的角度解讀應該是這樣:劉子驥先生其實是找到了,順著漁人描述的情景進入了墓地,告訴裡邊的人外面的亂世,

但是不同於漁人只注意刺探情報,劉子驥應該發現自己進入了鬼的世界,所以急忙想抽身離去,

等劉子驥先生走的時候,裡面的也送了他了一句話:

不足外人道也

,劉子驥信守承諾,對外說沒有找到,根本不存在這個地方,其實內心

很害怕,畢竟見到鬼了,終日惶惶不安,沒過多久就

鬱鬱而終

了,劉先生德高望重,大家都相信沒有這麼一個地方,也就不再去尋找,也找不到。

作者寫這篇文章,想要表達什麼意思呢?正常的解讀大家都知道了,會長不再過多重複,從鬼神故事的角度去解讀,應該表達以下

個方面的意思:

從鬼神故事的角度去解讀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作者想表達什麼?

陶淵明像

一、人心可怕,小人太多,而且很多小人還都是位居高位的父母官。

我怕鬼,鬼卻未傷我分毫,我不怕人,人卻把我弄得遍體鱗傷

!無論是漁人還是劉子驥進去了鬼的世界,那些鬼都熱情地圍著他們,拿出好酒好肉招待他們,甚至識破了漁人的謊言之後,也會熱情的邀請他去家裡玩。而漁人呢?騙吃騙喝好幾天之後,大家好心告別,出來就到處做標記,立刻請郡守派兵出來。郡守更是如此,一聽說有個地方百姓手裡還有餘糧,就不惜一切代價去掠奪,人心太可怕了,哎!

二、無論盛世還是亂世,老百姓都生活在苦難之中。

儘管漁人把外面的世界描繪得很好,可是臨走的時候裡邊的鬼還是再三交代:

不足為外人道也

,作為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能過上那種有吃有喝、有穿有住、年輕人能夠安心勞動並得到

相應

的回報,老人小孩都能開心快樂的度過童年和晚年,沒有欺壓,沒有掠奪。這是秦、漢和魏晉都做不到的。所以他們寧願在裡面平凡一輩子,也不想再參與外面的爭名奪利!

從鬼神故事的角度去解讀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作者想表達什麼?

古人生活

三、奸臣當道,有識之士報國無門。

陶淵明做過官,當然知道官場的黑暗,外面的人羨慕,擠破頭都想進來,裡面的人不想同流合汙,卻又想走都走不了!郡守靠掠奪老百姓來填滿自己的腰包,郡守的腰包又會被更大一級的官員掠奪了,最終承受這一切的永遠都是普通百姓。劉子驥品德高尚,知名度大,如果此人為郡守,那百姓至少會好過一些,可惜劉子驥先生空有一腔熱血和才華,報國無門而

淪為

隱士,最終鬱鬱而終。

從鬼神故事的角度去解讀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作者想表達什麼?

民脂民膏

四、人間沒有世外桃源,只有死了才能解脫。

郡守為了一個富饒的村子,在資訊真實性還沒有確定之前就開始派兵前往,可能是因為貪,也有可能是為了完成上面交代的任務。漁人為了幾兩碎銀子,假裝迷路,為官府刺探情報,甚至出賣了自己的恩人。劉子驥雖然品德高尚,也只能做個隱士,最終鬱鬱而終。真正的快樂只有在桃花源村,真正的幸福只有在漁人發現的墓洞裡,活人大苦大難,死去的人才能真正地釋然,才有真正的快樂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