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老子: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作者:由 九州新儒家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3-01-24

知天下是什麼意思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老子

老子: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譯意】

萬事萬物的總原理,並不在遠不可及的地方,它就在我們的心中。我們如果能夠內觀反省,除私去欲,自然清楚。所以不需要走出大門,就可以知道天下的事理;不需要探視窗外,就可以明瞭自然的法則。

走出大門越遠,所知道的事理也就越少。所以聖人不外出遠求,天下的事理就可以知道;不觀察外界,自然的法則就可以明瞭,不造作施為,萬物就可以化育生成。

【解析】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戶”,就是門。“牖”,窗子。“天道”,自然之道,真理。這兩句是說天道雖大,不出門也可以知道;天道雖廣,不窺牖也可以見得。

因為萬事都有則,萬物都有理,明瞭這個則,知道這個理,那麼事事物物,如網在綱,沒有不清楚的了。《莊子· 天地》說:“通於一而萬事畢。”就是這個道理。

何況大道無聲無形,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摶之不得,而存在於我們心中。我們只要內觀反省,化私去欲,大道自然可見,不必“出戶”、“窺牖”。如果一定要“出戶”、“窺牖”去求,那麼恐怕就要愈求離道愈遠了。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彌”,更的意思。因為道在心中,如果出門去求,“道在邇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諸難”(《孟子· 離婁上》),那麼走得越遠,喪失本性越多,其結果必定是所知越少。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知”,是說知天下。“不行而知”,應上文“不出戶,知天下”。“名”和“明”同,明白的意思。“不見而名”,應上文“不窺牖,見天道”。“不行而知,不見而名”是知“道”的方法,“不為而成”則是行“道”的方法。

【說明】

本章旨在說明了解道的方法,端在心靈的領悟,而不在知識學識的追求。道在心中,而求之身外,那就是南轅北轍了。

孔子曾說:“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 述而》)

孟子也說:“萬物皆備於我,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孟子· 盡心上》)

老子認為“道”在心中,孔子認為“仁”在心中,孟子認為“萬物”皆在心中,都是主張內觀反省,不假外求,真是四海聖人,其心相同,其理相同。

……

選摘 | 《老子:生命的大智慧》

作者 | 餘培林

出版 | 九州出版社

老子: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老子》五千字的玄言,有著極其強烈的現實意義,揭示了人如何在社會中,保全性命、立身立德的方法。

一般人只看到事物的表面,老子卻能看到裡面;一般人只看到事物的正面,老子卻能看到反面。老子講求精神生活、講求體法自然。他的思想,就好像荒漠中的甘泉,滋潤了世世代代人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