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直言不諱荀子批孟軻,打擊報復荀卿被雪藏

作者:由 樂德樂文史漫話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3-02-02

曾子是誰的後代

直言不諱荀子批孟軻,打擊報復荀卿被雪藏

今天,我們談談荀子對儒家內部子思和孟子學說的批判及其後果。

荀子說,效法先王之道,但粗略而不解其根本,還沒有自知之明,仍然一副自得的樣子,以為自己才堪重任,志向遠大。他們的學識廣博而見解雜碎,繼承前人的陳舊學說,臆造出一套新理論,號稱五常(仁義禮智信)。他們的這套東西乖僻不合常理而無法普遍適用,隱晦不明而無法解說,封閉禁錮而不包容開放。他們透過著述來包裝這套學說,然後讓大家像神一樣的敬奉,說:“這是孔聖人的教誨。”

荀子直言不諱地指出:子思最早倡導這套理論,孟軻隨之附和,世俗那些鄙陋無主見、低眉順目的愚昧儒生便喧囂雀躍起來,不知道這些東西並不是孔子的學說,於是接受下來,併到處傳揚,他們以為這些就是孔子及其傳人子弓的學說,是滋養後代的精神財富。這都是子思和孟軻的罪過。

史稱孔子門下有七十二賢人,據《韓非子·顯學》的說法,孔子之後,儒學分成八大門派,我們不管韓非子的區分是否確切,有一點可以肯定,孔子之後儒學不再鐵板一塊,門人各有闡發,最後奪得正統地位的是思孟學派,但荀子並不認可,指名道姓地對子思和孟軻進行了批判,稱他們肆意歪曲篡改了孔子子弓的思想,是儒家的罪人。

直言不諱荀子批孟軻,打擊報復荀卿被雪藏

子思即孔伋,孔子的嫡孫,師從孔子的弟子曾子(曾參),有人說孔子曾經教導子思,這是不可信的。孟子則師從子思的門人,發揚了子思的學說,後人把他們稱為“思孟學派”。

《漢書·藝文志》記載,那時還有《曾子》十八篇、《子思》二十三篇、《孟子》十一篇、《孫卿子》(《荀子》)三十三篇。在漢代,荀子和孟子看來還具有同等的地位,但是到中唐時期,韓愈《原道》認為只有孟子才真正繼承了孔子的道統,從此,孟子的地位不斷上升。

孟子心性之學在宋代被髮揚光大,南宋朱熹再把《孟子》與《論語》、《大學》(曾子著)、《中庸》(子思著)合為“四書”,宋神宗把《孟子》一書首次列入科舉考試科目,接著孟子被追封為“鄒國公”,配享孔廟。元朝再追封孟子為“亞聖”,封子思為“沂國述聖公”,明嘉靖年間子思被封為“述聖”。可見,子思、孟子被官方認為得了孔子的衣缽真傳。

儒家曾子-子思-孟子的思孟學派的主張完全佔據了官方主流意識形態,那麼指名道姓“汙衊”思孟的荀子及其學說自然遭到排斥甚至清洗了。歷代註釋四書的著作多如牛毛,而不但荀子本人被排斥於孔廟之外,除了唐代楊倞的《荀子注》外,荀子的著作也幾乎無人註疏。

直言不諱荀子批孟軻,打擊報復荀卿被雪藏

現在,我們把荀子和孟子並列為孔子儒學的兩大傳人,卻要歸功於清朝《四庫全書》館總閱謝墉。謝墉在《荀子箋釋序》中非常感慨地寫道:”愚竊嘗讀其全書,而知荀子之學之醇正,文之博達,自四子而下,洵足冠冕群儒,非一切名、法諸家所可同類共觀也。”

那麼荀子和孟子誰更勝一籌呢?司馬遷說:“(孟軻)適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則見以為迂遠而闊於事情。當是之時,秦用商君,富國彊兵;楚、魏用吳起,戰勝弱敵;齊威王、宣王用孫子、田忌之徒,而諸侯東面朝齊。天下方務於合從連衡,以攻伐為賢,而孟軻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荀卿嫉濁世之政,亡國亂君相屬,不遂大道而營於巫祝,信禨祥,鄙儒小拘,如莊周等又猾稽亂俗,於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興壞,序列著數萬言而卒。”

總體而言,荀子的言論更具有開放性和包容性,融合各家之長,不拘泥於先聖的理論,注重現實,認為人性本惡,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各有其執行的規律,具有較強的唯物主義色彩,主張用“禮”、“法”維護社會秩序。

孟子的學說則更保守,以儒家正統自居,認為人性本善,天性和人性是一致的,強調天命,主張仁政、德治,具有更多的唯心主義色彩。宋代朱熹把孟子的心性之學發展到極致,思想更加狹隘保守,明代則有王陽明的心學,流播深遠,南懷瑾先生就對宋儒理學深惡痛絕。

20世紀初,中華民族備受列強欺負,民族衰亡之際,愛國青年們便把滿腔的憤怒傾洩到孔丘身上,不能不說是思孟種下的禍根,而要孔子最終完全來背鍋。打倒孔家店,就是要推翻整個儒學,如此看來,荀子說他們是罪人,言之確當,且有先見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