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李世民要納鄭氏女子為妃,魏徵卻極力勸阻,這是為何?

作者:由 張彬的日常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3-02-04

納嬪妃是什麼意思

貞觀年間,李世民要鄭氏女子為嬪妃,可特使還沒出發,魏徵就趕忙趕來求見。

在李世民面前,

魏徵態度堅定地反對他召鄭氏女子入宮,而很多大臣卻競相勸諫李世民,千萬不要相信魏徵的。

李世民要納鄭氏女子為妃,魏徵卻極力勸阻,這是為何?

一下子,朝堂上下對這事紛紛議論,各抒己見,李世民進退兩難,不知道如何是好。

危急關頭,魏徵不顧一切頂著大不敬之罪,拿太上皇李淵的例子來勸諫李世民。

聽見魏徵的話後,李世民消除了納鄭氏女子為妃這個念頭,還讓李世民獲得了老百姓的稱讚。

李世民要納鄭氏女子為妃,魏徵卻極力勸阻,這是為何?

那麼,魏徵為什麼竭力勸阻李世民納鄭氏女子為妃?這件事情和太上皇又有何關聯呢?

棄納妃

為了能充實李世民的後宮,長孫皇后四處找尋容顏出眾,又秀外慧中的姑娘。

後來,長孫皇后聽說,朝內大臣鄭仁基有一個十六七歲的女兒,相貌明豔動人,性情溫柔敦厚,舉國上下無人能比。

於是,她就親自前去鄭家,走訪這位靚麗賢能的女子,看到鄭氏女子後,長孫皇后甚是驚喜,這個女子

果真如傳聞所說,是做皇上妃嬪的合適人選。

返回皇宮後,

長孫皇后很快便向李世民講述了鄭氏女子相關情況,並提議李世民下詔書,把其納為嬪妃。

李世民很相信長孫皇后,他當然也相信長孫皇后眼光,因此便一口答應下來。

沒多久,李世民下發詔書,如願以償地安排鄭氏女性進宮。

但恰在此時,魏徵卻意外得知一個訊息,原先鄭氏女子已經許配朝中官員陸爽。

得知這一訊息後,魏徵非常擔心,他知道假如這件事傳了出去,皇上一定會到人民的訓斥。

因此,魏徵去接人入宮的使者考慮前,趕緊跑到李世民眼前,勸他放棄讓鄭氏女子入宮的念頭。

在李世民眼前,魏徵直言不諱的說:“皇帝是世界的父母,應當愛護人民,擔憂他們所擔心的事兒,為他們的幸福而快樂。”聽魏徵的話,李世民連連點頭表示贊同。

李世民要納鄭氏女子為妃,魏徵卻極力勸阻,這是為何?

魏徵繼續說:魏徵繼續說:

“從古至今,高尚的君主就把人民的觀念作為自己的想法。因此,君主住在高臺上,大家也有房子住。”

“君主有食物吃,也想讓人民不捱餓,君主有嬪妃,也希望人民能家庭和睦,這是君主應該有的品性”魏徵義正言辭。

李世民要納鄭氏女子為妃,魏徵卻極力勸阻,這是為何?

在觀察了李世民反應後,魏徵把這一話題引到了事件中。他告訴李世民,他聽說鄭的女性已經允許配備別人了。並訓斥皇上在再次下令前考慮不周,沒有調查清楚。

此外,魏徵還向李世民解釋了此事可能產生的不利影響。假如事兒傳播開來,肯定會損害皇家的聲望,削弱皇上在人民裡的聲譽。

聽完魏徵的話

,李世民十分愧疚,經過反覆思考,他決定撤消對鄭氏女性的冊立。

然而,左僕射房玄齡、中書令溫顏博、禮部尚書王貴、御史大夫韋挺等人但不同意終止對鄭氏女子的登記。

他們對李世民說:“鄭仁基的女兒已經允許給陸爽,但現在沒有具體的證據,宮中的人已經備好接人了。如果他們如今停下來,一定會招來許多猜想。”

李世民要納鄭氏女子為妃,魏徵卻極力勸阻,這是為何?

有一段時間,朝廷裡外議論紛紛此事,各種觀點此起彼伏,各說各有理,李世民十分尷尬。

就在大臣們議論紛紛的時候,官員陸爽主動站出來,開演李世民說,爸爸還活著的時候,經常和鄭家相處。他們經常互相贈送禮物,互相禮貌,但他們不承諾與鄭女子完婚。

對於鄭陸婚姻的謠言,陸爽解釋說,這些都是一些不明真相的猜想,隨後大家遵照這個謠傳。

聽見陸爽的話後,李世民十分高興,但恰在此時,魏徵又來進言。

這一次,為了進誡李世民,魏徵還向他講述了唐高祖李淵的故事。

李世民要納鄭氏女子為妃,魏徵卻極力勸阻,這是為何?

李淵剛平定長安時,看上了一個女人,便將她納入宮中,對她極其寵愛。

然而,這位女子卻是有夫之婦,老公的名字叫辛處儉,是東宮太子舍人。

李淵瞭解這一點後,便將辛處儉調出皇宮,隨後將他安排到一個偏遠的地方。

就這樣,辛處儉不但被帶走了妻子,還整天心驚膽戰,怕被李淵找機會殺死自己。

因此,魏徵覺得陸爽之所以主動,是由於“澄清”與鄭氏女子有婚契的目的是為了不惹惱皇上,從而保護自己。

聽完魏徵的分析,李世民突然意識到自己還沒有犯錯。

因此,他快速廢止了詔書,取消書封盛典,陸爽下了赦書,承認了自己的過錯,消除了陸爽的擔憂。

此後,這件事在朝廷裡外廣為人知,大家誇讚李世民的做法。

諸臣本無權干涉後宮,但他並沒有責怪魏徵“僭越”耐心聽魏徵的分析。

做為最高權力的所有者,李世民可以獲得任何女性,但他接受建議,及時停下來,沒有“奪人妻子”。

李世民的胸襟和氣度在君王裡是罕見的,這類格局的產生離不開他虛心聽取建議的質量。

善於納諫

正是因為李世民善於接受建議,因此他身旁聚集了許多像魏徵、長孫無忌、杜如晦、房玄齡等等“諫臣”。

李世民要納鄭氏女子為妃,魏徵卻極力勸阻,這是為何?

李世民除了朝廷上的大臣外,還廣開言路,虛心聽取來自四面八方的意見與建議。

公元629年11月,李世民派使節到涼州工作,在涼州,這位使節看上了本地都督李大良餵養的一鷹。

因此,為了討好皇上,使節暗示李大亮把鷹獻給李世民。

俗話說

君子不贏人,使節的暗示讓李大亮非常生氣,因此李大亮便秘密開演李世民,對他說這件事。

在奏章中,李大亮直接問李世民,這是他的意思還是使節的意思。

李世民要納鄭氏女子為妃,魏徵卻極力勸阻,這是為何?

李大良覺得,假如這是李世民的意味,那麼李世民的做法顯然和他以前的主張背道而馳。假如這意味著讓節,李世民需要考慮他是否用錯了人。

即使知道李世民是善於接受建議的賢明君主,但奏章呈現後,李大亮還是很擔心。

但讓他沒想到的是,李世民看到李大亮的奏章後,不但沒有生氣,還當眾誇讚李大亮是一個忠實正直的人。

為鼓勵大家像李大亮一樣,敢於直言,李世民還下詔,對李大亮開展誇獎。

公元630年6月,李世民想在洛陽修建宮殿,給自己外出巡準備。

李世民要納鄭氏女子為妃,魏徵卻極力勸阻,這是為何?

聽見這件事後,朝鮮大臣張玄素立即寫信給他建議。他認為皇上巡查洛陽的時間還沒有確定,因此他開始修建土木地宮殿。這種做法非常不合適。

隋朝建立時,全國開始修建土木工程和宮殿,由於本地山上沒有大樹能做柱子,工人們去遠方運送。

運送大柱子,耗費大量人力,他們2000人拉一根柱子,用橫木做輪子。

可是橫木做的輪子和地面磨擦會起火,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只能用鑄鐵做車輪。

由於柱子過重,所以即使是鐵輪,走一兩里路也會損壞。

李世民要納鄭氏女子為妃,魏徵卻極力勸阻,這是為何?

因此,會有百餘人提著鐵輪,跟隨團隊前行,便於隨時更換車輪。

在這種情況下,團隊每天只能走20到30公里,因此運送一根柱子一共需要幾十萬的勞動力,其它雜費是難以想象的。

正是因為隋朝為了建宮,勞民傷財,李世民才下令拆卸隋朝豪華宮殿。

然而,不到十年,李世民就準備重新裝修隋朝的宮殿。

張玄素提示李世民,當務之急是儘快解決突厥難題,加強中原與突厥的友好關係,而非效仿楊迪皇帝做勞民傷財的事情。

李世民要納鄭氏女子為妃,魏徵卻極力勸阻,這是為何?

李世民聽說張玄素將自己和隋楊帝比較,心裡不開心,便問:“你說我不如隋朝的楊帝,那我和夏朝的傑、殷商的周王相比,又怎麼樣?”

張玄素想了想,告知李世民,如果他不放棄建宮的念頭,繼續走自己的路,那麼中國很可能會發生暴亂。

聽完楊玄素的話,李世民的心很感動。他以為洛陽位於大唐的中心,來自世界各地的商人都經過,因此他想建一座宮殿,為人民提供便利,為自己洛陽巡查做準備。

然而,聽完張玄素的意見後,李世民意識到自己考慮不周,沒有考慮當時實際情況,因此放棄了這個想法。

李世民要納鄭氏女子為妃,魏徵卻極力勸阻,這是為何?

為了表示對張玄素的稱讚,李世民給了他200條綵綢。

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正是因為李世民善於接受建議,知錯就改,唐朝才出現。“貞觀之治”的盛世。

那麼,做為一代君王,李世民為何能廣開言路,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呢?

原因分析

實際上,人性有一個共同的缺陷,就是喜歡被肯定,被尊重,不喜歡被批評。

並且,當一個人的地位很大時,他自然會覺得自己對事物的分析更準確,更不能接受別人的意見,他會透過固執的建議來維持自己的力量,鞏固自己的地位。

在封建帝制中,君主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在很多君王手中,權利會變成十分粗暴的能量,但在封建帝制中,“貞觀之治”另一種情況是,李世民手裡的權利使用十分合理。

做為君主,李世民之所以能抑制人性的缺陷,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根本原因如下:

首先,長子繼承製度貫穿整個封建社會,王位和財產都要長子繼承。

然而,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事變,殺死了他的哥哥,也就是當時的王子李建成,隨後逼迫他的父親奪得帝位。

即位後,李世民可以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也知道自己以這種方式得到皇位,會讓很多人不滿。

他深知“水能載舟,也能覆舟”因此,他努力工作,想用自己的政治造就來填補自己的錯誤,也能堵住人民和後人的悠閒之口。

其次,在成為皇帝以前,李世民常常帶領部隊東征西戰。戰場上的決定十分民主,這給了他合理利用權利的經驗。

最終,李世民剛登臺時,應當向世人證明自己,證明自己庸殘暴皇上不同。

最主要的是,李世民深刻反思隋朝的滅亡,並以此為戒。

李世民覺得隋朝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楊迪皇帝的工作不符合國王的法律,他周邊也沒有勇氣直言不諱地提出建議。因此,國王昏庸,科長奉承,隋朝滅亡。

透過隋朝的滅亡,李世民深刻認識到,若想平穩政權,就必須獲得人民的心。若想醫好我國,就必須學會用工。

因此,他堅持用人唯賢,但凡是對他忠實,有才能的人,不管出身是怎樣的,他都樂意給予重用,並在不同的人身上揚長補短,確保每個人都勇於進言。

李世民還表示“本同治亂,共安危”,當君主有過失的地方,臣子務必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給予勸諫,才可以減少過失,將國家治理好。

相反,假如君主失去自己的國家,臣民也將會很難獨善其身,因此君臣原本是一體,治理國家也應當齊心協力。

因此,在李世民的治理下,唐朝出現“貞觀之治”的繁榮昌盛時期。

結語:

李世民是歷史上為數不多的賢明君主,這也是無可非議,但是他的善於納諫也有一定侷限性,歸根到底為了能鞏固自已的政權,而非真正意義上在為百姓考慮。

因此,晚年時期,政權已鞏固的李世民卻已不再納諫,還會對身旁的諫臣產生牴觸。

參考資料:

《貞觀政要卷二直諫》

《魏鄭公諫錄 五卷》諫聘鄭仁基女為充華相關記載

滕州日報:善於納諫的唐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