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西周後期的“宣王中興”

作者:由 話說大地七千年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1-08-31

仲山甫怎麼死的

西周後期的“宣王中興”

周宣王

一、

宣王繼位

周宣王,去世於前782年,周厲王之子,在位四十六年。

西周後期,周厲王在位期間,連年對外征戰,國庫空虛,周厲王於是任命榮夷公為卿事,實行專利政策,與民爭利,將山林湖澤改由周王直接控制,由國王獨佔好處,不準國人進入謀生。國人對此議論紛紛,厲王又命衛巫監謗,禁止國人談論國事,違者殺戮,一時之間,國人只能腹誹,“道路以目”。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周厲王的高壓政策最終出事。前841年,因不滿周厲王的暴政,周王國都城鎬京的國人集結起來,手持武器圍攻王宮,要殺周厲王。周厲王倉惶逃離鎬京,沿渭水一直逃到彘國(今山西省霍州市)才停下,後來終老於那裡。

西周後期的“宣王中興”

國人暴動

國人攻進王宮,沒有找到周厲王,轉而尋找太子靖。邵穆公被迫用自己的兒子冒充太子,國人殺邵穆公之子,太子得以逃過一劫。

國人出了氣,此事告一段落。前828年,周厲王在彘國去世,邵穆公、周定公,擁立太子靖繼位,是為周宣王。

周王國曆經周厲王統治,吏治敗壞,民不聊生,周宣王繼位後,頗有勵精圖治之志,他下令廣開言路、安頓百姓、修繕武器,效法文、武、成、康之遺風,起用

邵穆公、周定公、虢文公、虢宣公、尹吉甫、仲山甫、韓侯、程伯、申伯、皇父、顯父、奄父、任叔、方叔、南仲、張仲

等一批文武雙全賢臣,輔佐朝政,四處征戰,陸續發動對周邊部族的戰爭,使衰落的周王室權威得到恢復,諸侯又重新朝見國王,四夷鹹服,史稱“宣王中興”。

二,

四出

征戰

周宣王對北狄、西戎、東夷、南蠻,一個都沒放過,輪番出征。

1、獫狁(

XIAN,三聲,YUN,三聲),北方部族,匈奴的前身,生活於陝北、甘肅一帶,在周厲王時期,劫掠鎬京周圍的財物及人口,被擊退。

前823年,獫狁再次進攻,前鋒抵達關中中部的涇陽(今陝西省涇陽縣),直接威脅鎬京。周宣王命大臣尹吉甫率軍反攻。

尹吉甫,名叫兮甲,尹國國君,伯爵,兮氏,名甲,字吉甫。尹國位於今山西省西南部的臨汾市一帶。

西周後期的“宣王中興”

尹吉甫

尹吉甫率軍擊敗獫狁,一路追擊至太原(今甘肅省平涼市一帶),大獲全勝。

為徹底清除禍患,周宣王再派大臣南仲率軍出征,南仲一路穩紮穩打,突然發動襲擊,給予獫狁致命打擊,迫使其向北方遠遁。

周軍在北方邊境的朔方,築城設防。朔方是指現在的陝北黃土高原。

對於仍然活動於關中的獫狁殘部,前816年,周宣王派大臣虢宣公率軍攻打,在關中東部的洛水北岸,大敗獫狁。此戰過後,徹底解除了獫狁之患,周宣王在太廟為虢宣公舉行了隆重的慶典,來表彰他的功績,賞賜他馬匹、彤弓、彤矢和斧鉞,賜予其征討蠻夷的兵權。

2、

西戎,

古代西部部族的統稱,長期威脅周王國的西部邊境。周宣王在位時,屢屢出兵征討西戎。前824年,周宣王任命秦仲為大夫,命其帶兵討伐西戎。前822年,秦仲戰敗身亡,周宣王召見秦仲之子秦莊公兄弟五人,給他們七千人馬,這在當時是大部隊,命令其出征西戎。秦莊公擊敗西戎,周宣王任命秦莊公為西垂大夫,為周王國鎮守西部邊境。

此外,晉國也多次奉命征討戎族。前805年,晉穆侯率軍攻打條戎(今山西省夏縣西南,中條山一帶),太子仇出生。前802年,在千畝(今山西省介休市南)戰勝當地的戎族,次子成師出生。前790年,又在汾水、隰水擊敗北戎。

在周王國,有不同地方的千畝,也有不同地方的太原,此處說到的千畝在山西,而另一個千畝則在關中。

晉人師服認為,長子與次子取的名字正相反,晉國遲早會出大亂,後來,次子系擊敗長子系,奪得晉國君位,是為“曲沃代翼”。

3、淮夷

,淮河一帶的東夷部族,自周穆王時期開始強盛,多次入侵河南的伊水、洛水流域。周厲王時期,鄂國國君鄂侯馭方,聯合淮夷、東夷,大舉進攻周王國腹地。周厲王調集西六師和殷八師,派虢公長父率領征討,最終將其擊退,俘獲鄂侯,滅亡鄂國。周厲王隨後又與虢公長父親自率軍征討淮夷至角(今江蘇省淮陰市)、津(今江蘇省寶應縣)、桐(今安徽省桐城市)、遹(今安徽省霍邱縣),最終平定了這次叛亂。

此戰之後,淮夷震懾於周王國的威力,不得不臣服,進貢。

周宣王時期,淮夷的一些部族,停止進貢,再次反叛,周宣王命邵穆公率軍征討。邵穆公統率齊、杞、萊等國軍隊,消滅了淮夷的冉、翼、鈴、達四位酋長的部落,俘獲大批俘虜、牲畜及財物。

嬴姓徐國的一些部族,生活於淮水流域,逐漸發展成淮夷中最強的一支力量。周宣王在位時,命卿事南仲和太師皇父,召集週六師,然後,周宣王親率大軍,與太師皇父、司馬程伯休父,一起前往征討。大軍沿淮水東行,經過激烈戰鬥,周軍擊敗徐國。徐國臣服後,四周各方國、部族皆臣服於周。

前810年,南仲派駒父、高父,前往淮夷巡視,淮夷各方國、部族,都奉命迎接來使,進獻財物。

4、楚國

,又稱荊蠻,雖然被周王封為子爵,但是因為地處偏遠地區,天高皇帝遠,經常不上朝不進貢,因而屢次招致周王室的討伐。周宣王時期,派元老重臣方叔為將,率軍三萬六千,進攻楚國,大獲全勝。

晉穆侯墓所出土的楚公逆編鐘,在此戰中,作為戰利品被周宣王獲得後,賞賜給晉穆侯。

西周後期的“宣王中興”

楚公逆編鐘

總之,經過周宣王時期的一系列戰爭,周王國的威望大幅提高,威震四方。

三、分封諸侯

周宣王時期,繼續分封諸侯,楚國降服後,周宣王命老將邵穆公,攻滅了南陽盆地的謝國,建造住宅、宮室、宗廟及都邑,開闢土田,然後,派自己的大舅哥、申國的申伯誠及其部屬,南下謝國故地,建立南申國。

姜姓申國位於關中西部今眉縣一帶,周宣王還親自前往郿,為申伯餞行,賜予他車馬及玉圭,新的申國,是鎮撫南方的軍事重鎮。後來,南申國的後人以謝為氏。與此同時,山西的姜姓呂國(今呂梁山一帶),也奉周宣王命令,派出一批人馬,在南申國以西,建立南呂國。

周宣王加強漢陽

諸姬

的力量,是為了鞏固對青銅戰略大通道的守衛,確保戰略物資運送暢通無阻。

前806年,周宣王封其弟王子友于鄭(今陝西省華縣),建立鄭國;又封其子長父於楊(今山西省洪洞縣),建立楊國;此外,周宣王還封仲山甫於樊(今陝西省西安市長安縣),建立樊國。

仲山甫,名叫樊仲,公亶父的後裔,姬姓,樊氏,字山甫。樊國國君,樊國在今陝西長安縣一帶,後來也在南陽盆地建立了南方新的樊國。

四、鞏固邊防

在軍事上取得一系列成就之後,周宣王命仲山甫前往齊國築城,加強東方的防禦,還命令燕國,為河北韓國擴建韓城,加強北方的防禦。

河北韓國與陝西韓國,其兩個始祖皆為周武王的兒子。

關於河北韓國此次擴建都城,《詩經·韓奕》有記載,關於其位置

,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引《潛夫論》謂:“昔周宣王亦有韓城,其國也近燕,故《詩》曰‘溥彼韓城,燕師所完’”,又引王肅雲:“涿郡方城縣有韓侯城”,又引《水經注》雲:“方城今為順天府固安縣,在府西南百二十里。”按《大清一統志》:“韓城在固安縣西南;《縣誌》今名韓侯營,在縣東南十八里。”細審詩義,今人多從此說。據現行政區劃,

河北韓國當在今北京市通縣之西,固安縣之東北。

為了在政治上提高權威,周宣王還效仿先祖之禮,在東都雒邑(今河南省洛陽市)召見諸侯。

西周後期的“宣王中興”

在雒邑召見諸侯

五、先盛後衰

周宣王大殺四方,使周王國一度呈現“四方既平,王國庶定”的局面。但因連年征戰消耗國力,加劇了社會危機,加上週宣王晚年獨斷專行、不聽忠言、濫殺大臣,“宣王中興”的局面,在後期漸漸衰落。

周宣王後期,志得意滿,日漸驕橫,率性胡為,前817年春,魯武公和長子括、次子戲入朝覲見周宣王。周宣王喜歡戲,想立他為魯國太子。仲山甫以廢長立幼不合舊制勸諫周宣王,周宣王不聽,執意立戲為魯國太子,結果,造成魯國內亂,魯武公去世後,長子括的兒子伯御造反,殺次子戲,自立為國君。前796年,周宣王不得不率軍討伐魯國,殺伯御,並採納仲山甫的建議,立魯武公的第三子公子稱為魯國國君,即魯孝公。

經過此次事件,周王聲望大減,諸侯多有違抗王命之舉。

前785年,周宣王聽說將有女子危害周王江山,於是殺了不少無辜女子,大夫杜伯勸諫,周宣王大怒,無辜殺害大夫杜伯。杜伯之子隰叔,逃往晉國,在晉國大展宏圖,並且其旁系形成了龐大的劉氏家族。

天意不可違,該來的一定會來,周宣王殺了不少女子,可是,後來真正影響周王國政局的女子褒姒,卻成了漏網之魚。

褒姒是褒國公主,褒國,大禹之後,姒姓,位於今陝西漢中。

西周後期的“宣王中興”

褒姒

六、屢戰屢敗

周宣王晚年,繼續多次對周邊部族用兵,但大多以失敗而告終。

前797年,周宣王派軍隊攻打關中以北高原的太原之戎(位於今平涼),戰事不順。

前792年,周宣王派軍隊征討條戎、奔戎(今山西省夏縣西南、中條山一帶),戰敗。

前789年,周宣王派軍隊征討申戎(即姜戎,活動於今陝北米脂縣一帶)獲得勝利。但是,同年,姜戎殺到鎬京附近的千畝,前來報復,

周軍在千畝之戰大敗,曾在當年擊敗淮夷和楚國的“南國之師”,全軍覆沒,周宣王在奄父的掩護下才得以突圍。

西周後期的“宣王中興”

千畝之戰

申戎,亦即姜戎,與申國,同出一源,都起於寶雞一帶,但申國已經華夏化,而申戎則保持野蠻狀態。

七、不藉千畝

周王國實行井田制,土地屬於周王,交給庶民耕種,井田的中間,是國家和周王的公田,收成歸國王和國家,而周邊田地的收成,則歸貴族和庶民。每一年春耕,都由周王帶頭下鋤,舉行儀式,具有鼓勵集體耕作的作用,收穫時,國王、公卿百官還要舉行儀式,這春秋兩套儀式,稱為“藉禮”。西周晚期,經過周厲王的一番倒行逆施,井田制趨於崩潰,很多貴族和庶民去開墾荒田,收入皆歸己有,而井田則越來越少人耕種,王室和國家的收入銳減。周宣王在位時,似乎默認了這種情況,不再進行“藉禮”,虢文公勸諫周宣王,宣王不聽,破罐子破摔,任由情況惡化。

實際上,

井田制的崩壞,可能正是西周後期王室軍隊戰鬥力下降、屢戰屢敗的真正原因。

八、戎人從軍

“南國之師”覆滅後,周王室的關中領地,兵力嚴重不足,當時的國家,不設常備軍,國人平時耕種,戰時作戰,當時的軍隊就是這樣組成的。“南國之師”覆沒,意味著關中的王室領地,損失了大批青壯年,於是,周宣王想在關中以北高原的太原(今平涼),普查人口來補充兵員、徵調物資。但是,太原是西戎之地,戎人為周王室作戰,相當不可靠,因此,仲山甫反對,但周宣王不聽,於是,重建的關中王室軍隊,加入了不少戎人,

後來,周幽王用這支軍隊與反叛的申國作戰,戎人軍隊一鬨而散,周幽王於是只能被殺了。

前782年,周宣王去世,其子宮湦(SHENG,一聲)繼位,是為周幽王。周宣王去世的原因,許多著作記載為周宣王前往東都雒邑,在遊獵圃田(今河南省鄭州市中牟縣)時,杜伯的冤魂乘白馬白車,執紅弓搭紅箭,一箭射中宣王心臟。

當然,亂臣賊子周平王篡改歷史,編造了褒姒和周幽王禍害國家的謊言,而由褒姒牽扯出來的周宣王和杜伯的故事,也很有可能也是周平王一夥編造出來的。

九、總體評價

周宣王的王后姜後是申國公主,大舅哥申伯誠是南申國國君,二舅哥申侯是西申國國君,申侯的女兒嫁給了周幽王,生了周平王,申侯引狼入室,殺了周幽王。

姜後頗有美色,周宣王貪戀姜後美色,經常早睡晚起,大把時間花在床上,疏於朝政,姜後於是檢討,請罪,說,是她讓周宣王起了淫逸之心,使得君王疏於朝政,君王好色必然引起鋪張浪費,長此以往就會天下大亂,這就是她請罪的原因。周宣王聽後醒悟,大為感動,從此改弦更張,勤於朝政。

西周後期的“宣王中興”

姜後

周宣王在位期間,發生旱災,宣王害怕旱災會使黎民受苦、社稷傾覆,於是親自到郊外及宗廟奠酒埋玉、祭祀天地、禱告神明祈求降雨,果然在六月天降大雨。大夫任叔因此事作歌讚美周宣王,即《詩經·大雅·雲漢》。

總的來說,周宣王在位期間,能夠任用賢臣,治理國家,並屢屢發動戰爭,擴大了周王國的疆域及影響力,成為中興之主。

《詩經·大雅》中的《雲漢》、《嵩高》、《烝民》、《韓奕》、《江漢》、《常武》,這些篇目都稱讚周宣王的文治武功,

不過,周宣王雖然締造了“宣王中興”,但在晚年,對外用兵接連遭受失敗,而且不聽忠言、濫殺大臣,中興之世始於他手,也毀於他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