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傷仲永:從天才淪為凡人,只因他父母進入了思維誤區,但願你沒有

作者:由 於浪讀書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1-23

則其受於人者不至其是什麼意思

我們都學過王安石的《傷仲永》,方仲永5歲了還沒入學,突然有一天,他拿著筆寫了一首詩,而且這詩還寫得頗有格局,他還給自己題名,大人們都說他是天才。

當地的大戶人家一聽,都來重金求他寫詩,他爸見這有利可圖,於是便讓他兒子四處給人寫詩,也不讀書了。

等到隔了幾年,王安石再回來時,問仲永呢,他怎麼樣了,當地人告訴他:他已經和普通人沒什麼區別了。

傷仲永:從天才淪為凡人,只因他父母進入了思維誤區,但願你沒有

王安石感嘆道:

卒之為眾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

仲永的天賦是怎麼消失的呢?王安石總結為沒有再受到應有的教育,最後淪為普通人。

真的是如此嗎,我們再來看看方仲永的父母做了些什麼呢?

當方仲永表現出他的天賦時,鄉里有人拿著錢求方仲永寫詩,他的父親發現這中間有利可圖,於是便帶著他四處寫詩賺錢。

從表現上看,方仲永確實是因為沒有再學習而耽誤了,而仔細深思,我們會發現,生活中有很多如仲永一般擁有天賦的人,最後都淪為了普通人。

我記得小時候,我說自己以後想當一個作家,然後就聽到父母說,這事是需要老天爺賞飯吃的,你沒那個天份,算了吧。

傷仲永:從天才淪為凡人,只因他父母進入了思維誤區,但願你沒有

類似這樣的話,相信很多人小時候或多或少都聽過,於是,我們開始相信,天份確實是需要上天給予的。

直到我看了《終身成長》這本書,我才發現,其實是我的父母進入了一個“固定思維”。在這本書中講到,人的思維分為兩種,一種是固定型思維,他們相信成功是由天賦決定的,而一旦你擁有了這種天賦,就不需要努力就能成功了。

如果你還需要為了某件事而努力,那說明你不夠聰明、不夠有天賦,因為你足夠聰明根本不需要努力。

與固定型思維相對的是成長型思維,成長型思維的人認為不存在天才一說,都是後天努力的結果。這種思維認為:

努力可以讓你變得更聰明,更有才能。

很顯然,方仲永的父母,就是固定型思維。

傷仲永:從天才淪為凡人,只因他父母進入了思維誤區,但願你沒有

在這本書中,作者透過大量的調查發現,成功的人都具備成長型思維,特別是在他們遇到失敗的事情的時候,所表現出來的思維模式甚至直接決定了最後的結果。

曾國藩就是典型的成長型思維,他年輕時考秀才,別人10多歲就考中了,而曾國藩考到20多歲,考到第7次才中,最後殿試時,他考了二甲42名,賜同進士出身,你想想全國高考,考到第42名,這得多牛啊。

平時,我們總在背:

“天才=1%的靈感+99%的汗水”,

這其實就是對成長型思維的總結。

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天生奇才,只有不斷努力才能成為天才。

傷仲永:從天才淪為凡人,只因他父母進入了思維誤區,但願你沒有

除了曾國藩以外,在《儒林外史》中,有一個被嘲諷的窮酸書生范進,其實范進中舉也是典型的成長型思維模式。

具備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在面對失敗時,他們展現出來的是不怕失敗,敢於將挑戰進行到底。

世界首富洛克菲勒在《給兒子的38封信》裡提到,有兩種人一定要遠離。

第一種:不能將挑戰進行到底的人。

這種人往往甘於平凡,他們害怕失去已有的,經常掛在嘴邊的話是,你現在已經擁有這麼多了,別太貪心了。他們將繼續挑戰認為是貪心,其實他們真正害怕的是失敗。

不會失敗的最好辦法就是永遠不去參加“比賽”,這樣就不會失敗。

所以洛克菲勒警告兒子,如果你想成就一番大事,一定不要和擁有這種心態的人交朋友,他們只會讓你不敢挑戰。

傷仲永:從天才淪為凡人,只因他父母進入了思維誤區,但願你沒有

第二種:完全投降和安於現狀的人

成功和普通人的區別,在普通人更容易選擇投降,他們安於現狀,深信自己的能力不足,沒辦法改變現狀。

他們或許心理渴望自己能成為某個行業精英,例如彈鋼琴,但他們的固定型思維告訴他創,你沒有這個天賦,所以努力也沒有用。

邁克爾喬丹被稱為籃球天才,而實際上他在高中的時候就被校隊淘汰了,我們現在會嘲笑當年把他踢出校隊的教練。他沒有進入他想要效力的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最初可以選擇他的兩家NBA球隊也都沒有籤他。

傷仲永:從天才淪為凡人,只因他父母進入了思維誤區,但願你沒有

現在看來這些球隊都錯過了一個了不起的天才籃球巨星。

而實際上被高中校隊淘汰後的喬丹非常鬱悶,她的母親讓他回學校好好訓練。於是他真的按母親說的做了,每天早上6點就離開家,在上課以前抽空練習,在北卡羅來納大學的時候,他不斷彌補自己的弱點,他的防守動作,控球能力和投籃。

他的教練對他遠超他人的努力,感到十分驚訝。有一次在球隊輸掉季後賽的最後一場比賽之後,喬丹不斷練習了好幾個小時的投籃,因為他要為下一年的比賽做準備。

即使後來他在公牛隊出名以後,成了別人眼中的運動奇才。但他的艱苦訓練仍然是出了名的,公牛隊助理教練約翰曾經說他是:

一個不斷想提高自己天賦的天才。

傷仲永:從天才淪為凡人,只因他父母進入了思維誤區,但願你沒有

喬丹所表現出來的思維就是成長型思維。很多時候,我們抱怨自己沒有天賦,沒有學會某個技能,其實因為走入了固定型思維的誤區,認為成功來源於天賦,只要有了天賦不需要努力就可以獲得。

每個孩子剛出生時,都是成長型思維,他們學走路,學說話,學用筷子,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但仍然能堅持。

但為什麼漸漸地,有的孩子變成了固定型思維,有的成了成長型思維呢?

每個父母都應該反思,孩子的這些變化是如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