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酒中不言真君子”,後半句有關錢財,聽完佩服古人說的話

作者:由 那樣的歷史挺有趣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2-11

君子之言下一句是什麼

“酒中不言真君子”,後半句有關錢財,聽完佩服古人說的話

老話說,“古人說得好”。我們年輕一輩的,也總是能聽到上一輩的人,用“古話說”來教育我們。雖然有的時候會覺得這種場景看上去有些戲劇性,但這些被搬出來教育人的“古話”當中,不免也存在著許多的道理。

就比如說古人對“君子”的定義,或許“君子”在如今可能並沒有那麼常用了,但在古代,“君子”就是人們定義一個“好男人”的標準。要問到底什麼叫君子、什麼樣的人才算得上“君子”,我們還是得提到周敦頤,在著名的《愛蓮說》當中,周敦頤把“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比作君子。

“酒中不言真君子”,後半句有關錢財,聽完佩服古人說的話

由此可以見得,君子在古人眼中包含了很多“好”的含義。如果說一個人是“君子”,那麼這個人很可能是矜持的、有才華的、有內涵的、正直的端莊的,君子行為處事光明磊落,身正不怕影子斜。雖然一切擁有正面含義的形容詞都可以被拿來形容君子,那為什麼說“酒中不言”的就是君子呢?

其實,“酒中不言真君子”所說的,並不是“喝酒的時候不說話的才是真正的君子”,而是“能夠在酒桌筵席上懂得自持的人”可以稱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酒中不言真君子”,後半句有關錢財,聽完佩服古人說的話

並非“不說話”,而是“懂得該說什麼話、做什麼事”。酒在中華民族的生活當中,佔有很大的分量,自古以來,無論是婚喪喜事、還是帝王宴會,飯桌上都離不開酒的存在。酒能助興,但酗酒亦能敗興,這是古人也懂得的道理。

雖然古代的科學技術沒有如今發達,但是古人對“醉酒”這一生理反應有著明顯的認知。雖然小酌怡情,許多人在少許喝了一些酒之後,甚至可以起到助眠的作用。但是如果大量酗酒,並且是在一些重要場合,在酒桌上的行為舉止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酒中不言真君子”,後半句有關錢財,聽完佩服古人說的話

這句話說的是,如果是君子,即便在所有人都很放得開的酒桌上,也會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不會因為一時的酒精上頭,而把自己所有的心聲都吐露出來。譬如你平時對某個同事或者某個同學有點無傷大雅的小意見,但是在大家都開心吃飯的場合,你卻因為醉酒而對這名同事大罵出口。本只是細微的小摩擦,到最後卻掃了所有人的興,這便是“借酒發瘋”的不對之處。

“酒中不言真君子”,後半句有關錢財,聽完佩服古人說的話

聽完是不是覺得很有道理?那就讓咱們來了解一下“酒中不言真君子”的下一句吧,這句話出自《增廣賢文》,而它的下一句是“財上分明大丈夫”。

財上分明,指的是無論和誰做生意、產生了金錢交易,都應該把錢款往來的賬算清楚,這樣才算是大丈夫。有的人或許會覺得,“大丈夫”在我們的眼裡不應該是直率爽快的形象嗎?如果把每筆賬都算得那麼清楚,不就是錙銖必較的“小氣鬼”了嗎?

“酒中不言真君子”,後半句有關錢財,聽完佩服古人說的話

其實不然,“財上分明”這句古話說的並不是讓人們錙銖必較,而是要把每筆賬算清楚。舉個例子,相信大家都遇到過熟人朋友或者兄弟親人找你借錢的情況,在這種時候,我們通常都會因為義氣或者“面子”而變得不好拒絕,有的時候甚至還不會讓對方打欠條。

這種行為所帶來的後果就是,模糊的賬越算越模糊,找你借錢的人也越來越多。這句古話想要告訴我們的是,如果一味地把親情義氣放在生意上,更多的時候不僅做不好生意,有的時候關係也會因為金錢的原因而變得敗壞。

“酒中不言真君子”,後半句有關錢財,聽完佩服古人說的話

無論是誰,借錢一定要做好憑證;就算是和熟人做生意,也一定不要委屈自己的利益。這樣一來,不僅生意可以做大做好,我們和別人的關係也不會因為模糊不清的金錢交易而變得模糊,這便是大丈夫的處世之道了。這樣看來,古人說的許多話都是很有道理的,不知道你們在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