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繪畫

社群減負的背後……

作者:由 金臺資訊 發表于 繪畫日期:2022-06-27

為什麼說集中精力辦事

182項蓋章證明精簡後就剩5項了,減負讓社群工作者集中精力為民服務。

“我有更多的時間走街串戶了,解決問題快了,群眾很滿意。”北商業巷社群黨委書記嚴紅新說。

西寧市城西區勝利路街道北商業巷社群是個典型的老舊小區,常住居民2497戶7491人。每天來居委會辦事兒的居民很多,其中不少都是來開證明、蓋公章的。

若是在以前,很多章蓋的都是“糊塗章”,甭說工作人員不明白為什麼蓋,就連來蓋章的居民自己也說不清楚,但又得耐著性子花大把時間等候“蓋章”。比如,有居民車剮了,保險公司要求居民來開證明;有的居民被狗咬了,保險公司也要求來居委會開居住證明……社群民政專幹王海玉想起從前就直搖頭……

“社群是個筐,啥都往裡裝”“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曾經社群工作人員的大部分精力和時間都放在應付臺賬、會議、檢查、考核,以及配合各部門的工作上,居委會到底要幹多少事,一數嚇一跳。如今,社群居委會每人手邊都放著一份“蓋章表”,一張A4紙,5項蓋章事務寫得明明白白。

“迴歸服務本位,社群輕裝上陣,我們才有了更多精力去了解群眾的需求、願望,想方設法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事。”說起這幾年的變化,北商業巷社群黨委書記嚴紅新感受頗深。

社群是社會基本單元。過去,北商業巷社群和大多數城市社群一樣,承擔了大量的行政事務。人手有限的社群只能“小馬拉大車”,用力掙扎,服務能力明顯不足。

2018年,青海省出臺了一系列減負檔案,取消177項群眾辦事創業證明;2020年,西寧市民政局明確6大類16項具體措施,依法確定社群工作事項、清理整合社群掛牌、整合報表臺賬、壓縮會議和工作群、嚴格社群印章管理使用等內容,切實為社群“減負增效”。

相比以前,現在社群的行政事務減少了四分之三。嚴紅新說,迴歸服務本位,社群“輕裝上陣”,工作人員有了更多的時間到網格里走一走,發現問題並及時解決,使社群自治功能得以強化。

“減負”後的北商業巷社群,結合實際,因地制宜,著力打造智慧化暖心社群,成立“1+6”小棉襖志願服務隊,為轄區孤寡老人上門辦業務、聊天送溫暖;與聯點單位共駐共建,圍繞群眾需求開展多類文化及培訓活動;建立“政務e家服務站”,線上開展高齡補貼稽核、營業執照辦理等10餘項業務,群眾無須排隊,即可快速完成辦理……

“社群減負不是單純‘瘦身’,而是‘健身’,減的是超出職責的行政負擔,加的是服務居民的主業重擔。”嚴紅新說,“現在我們可以從‘開不完的證明、填不完的報表’中抽身出來,走進轄區樓院為老百姓解決實際困難,真正喚醒了社群治理的內在動力。”

如今,北商業巷社群黨委在上級黨組織的正確指導下,以聯合建或單獨建的方式,成立小區黨支部5個,定期透過黨組織引導開展志願服務、紅袖標巡邏、政策宣傳等黨群服務活動,進一步提升了社群的服務功能,凝聚了民心,居民群眾也越來越認可、信任社群。

為支援社群黨組織“有錢辦實事、有能力辦好事”,西寧市按照每年每個社群20萬元標準落實服務群眾專項經費,社群自治能力顯著提升。

“以前,我們做條橫幅都要外部資助,更別說為轄區居民改善居住環境了。”北商業巷社群黨委副書記王金鳳說,去年社群利用專項經費,在幾個老舊小區建立幸福庭院、打造愛老幸福助餐點,維修改善老年活動室,平整道路、改造坡道、維修健身器械、修剪樹木……解決了困擾群眾多年的“難心事”。

社群是服務群眾的第一視窗,社群廣大黨員幹部同心協力、拼搏攻堅,全力以赴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用心用力服務居民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