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繪畫

(修改稿)《道德經》: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作者:由 諶小平詳細解讀道德經 發表于 繪畫日期:2022-07-10

墨髓魂印怎麼樣

解讀《道德經》21

(修改稿)《道德經》: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眾甫之狀,無生有,有歸於無

〈原文〉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

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註釋〉

孔:大。

德:品德。

容:容顏。

惟:只是。

從:依從。

為物:客觀實際的存在體。物:萬物。

恍:不清楚,飄忽不定。惚:同“恍”。

象:形象,物象。

窈:深遠。

冥:昏暗。

精:精氣。現代科學稱為能量。

信:誠信。

以閱眾甫:意為道不斷的化育萬物,是萬物的總源頭。以:依據。閱:察看。眾甫:各位父老,代指萬物。眾:眾多。甫:通“父”,古代對男性長輩的通稱。

此:指“觀道、悟道”。

〈譯文〉

修道明道的人,一心遵循大道。

道,是真實的,客觀的,實際的存在體,只是無形無狀,似有若無。

恍恍惚惚的,似有物象;惚惚恍恍的,像有物形。

深遠昏暗啊,裡面瀰漫著精氣。這精氣是真實存在的,是能應驗的。

道,從古到今一直存在,並且不斷的化育萬物,是萬物的總源頭。

我是怎麼知道萬物是如何生滅變化的呢?正是我觀道,對道的體悟。

〈解讀〉

本章主要是更加深層次,更細緻地描述道,明確了道是無邊無際,瀰漫著能量的虛空。揭示出道不斷的化育萬物,是萬物的總源頭的科學真相。說明了修心為道,就能了悟生命實相的意義。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修身正心而明道的人,親證實證到道的存在及其特徵,一言一行,遵循大道,順天道而行,與道合一,堅守道心,做個真人。言行信實。

“道之為物”,表達了,道是真實的,客觀的,實際的存在體。獨立於人的意識之外,不是規律規則,不是思想理論,不是哲學觀點等等形而上的東西。

“惟恍惟惚”。表達了,這個客觀的實際存在體無形無狀。看上去恍恍惚惚的,似有若無,不是人們通常所指的道路之類的。

“惚兮恍兮,恍兮惚兮”,表達了道的虛空之狀。

“窈兮冥兮”,表達了道的深邃幽遠,無邊無際之狀。

“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道,看上去深遠無際,但是其中瀰漫著精氣。這個精氣是真實的存在著,不是想象出來的虛幻的東西,也不是文字邏輯推匯出來的理論觀點,精氣是可以驗證到的。精氣就是現代物理學所說的能量。

修身明道的人,深度修煉,內心達到“致虛極,守靜篤”的狀態,整個人處於寂靜入定狀態,這個時候,身體與宇宙的能量是互應互通的,能清晰地體悟到宇宙的能量。

儘管精氣是觀察體悟到的,但是也能從今天的科學得到驗證。科學家藉助現代科學技術,將物質(有)進行逐層級分解:物體(萬物)>分子>原子>(質子、中子、電子)>強子>(夸克、膠子)>“極微粒子”>(能量、虛空)。最後發現物質也是由能量構成的,來源於虛空,整個虛空就是個能量體。

這個無邊無際,瀰漫著能量的虛空,稱為“道”。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道,這個無邊無際、瀰漫著能量的虛空(有的稱為空、空無、上帝),具有獨立性、永恆性、唯一性的特徵。無論天地萬物怎麼變化,道都是獨立而不改,其名不去。

“以閱眾甫”。表達了道不斷的化育萬物,是萬物的總源頭的天地真相。

“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我是怎麼知道萬物是如何生滅變化的呢?正是我觀道,對道的體悟。不是在頭腦裡邏輯推理的杜撰,也不是在書本文字裡的尋找,而是真實的觀察天地自然界,觀道,體悟道。體悟到無生有,有歸於無的奧妙,體悟到萬物都來自於道,終究又迴歸於道,道就是萬物的總源頭的實相。

觀道,體道,悟道,行道,就能了悟“眾甫之狀”,明白生命實相。

(修改稿)《道德經》: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其精甚真

(注:本文為作者原創,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