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繪畫

李豔:響堂山石窟造像的藝術風格研究

作者:由 旃檀君 發表于 繪畫日期:2022-07-11

響堂山石窟怎麼畫

【內容摘要】響堂山石窟是河北省目前已發現石窟中規模最大的一處,其位於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響堂山石窟在學術領域頗受重視,人們在研究中國北朝晚期的佛教石窟時,必然會引入響堂山作參考。響堂山石窟的造型藝術具有鮮明特色,敦厚、結實、沉練,可謂北齊時期佛教文化的代表。文章就響堂山石窟造像的藝術風格進行了研究。

李豔:響堂山石窟造像的藝術風格研究

北齊時期,佛教一度盛行,為傳播和普及佛教文化,很多地區建造了規模較大的佛教石窟,如河北邯鄲的響堂山石窟、河南安陽的小南海石窟、山西太原的天龍山石窟等。北齊時期的石窟既包含了少數民族的文化特徵,同時又融入了漢族文化的部分元素,石窟的造像沉穩、技法嫻熟,藝術風格突出而又獨特,是我國造像藝術中不可或缺的內容。

李豔:響堂山石窟造像的藝術風格研究

一、響堂山石窟的由來

石窟源起於印度,是佛教的一種龕壁式寺院,也是一種傳播佛教文化的重要方式。石窟反映了當時背景下的社會各方面狀況,如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等。響堂山石窟坐落於河北省邯鄲市的西南部,於北齊時期開鑿,後經隋、唐、宋、元、明等時期增鑿。響堂山原為鼓山,是太行山東麓的一條支脈。據史料記載,響堂山上有兩大巨石,南北兩向,其形狀如鼓。傳說從晉朝至北齊和隋朝,兩石鼓常鳴,鳴則不亂,響堂山由此而得名。響堂山石窟建於鼓山當中最優質的石巖之上,人們在山洞中走動、擊掌、談笑等均能發出宏亮的回聲。

李豔:響堂山石窟造像的藝術風格研究

響堂山石窟草創於北魏時期,北齊時期正式建立。當時北齊於鄴定都,以晉陽為別都,處鼓山的滏口陘是往來於兩者的必經之道。北齊視佛教為國教,當時的皇帝及國民非常崇信佛教,他們建寺塔、鼓勵譯經,對僧人恭敬有禮,皇帝高洋更是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於鼓山開窟建寺,禮佛供養,尤其是北響堂寺,更是香火不斷。寵臣高阿那肱隨皇帝出遊見此處香火興旺,且南響堂已初具規模,便主動申請出資進一步擴建南響堂,並將其作為皇帝的行宮,由此,南北響堂山石窟便逐步形成。

李豔:響堂山石窟造像的藝術風格研究

響堂山石窟歷經三次大規模破壞,至今仍儲存著16座石窟,殘存佛像有4300多尊,並儲存著大量的經文與雕刻。上世紀初期,響堂山石窟遭受過一次有計劃的盜鑿破壞,石窟中有上百尊的造像經不法途徑流轉至國外。據《五至十四世紀中國雕刻》記載,響堂山中有一對具北齊風格代表性的石雕菩薩,以石灰岩製成,高 86。4釐米,現藏於英國倫敦的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雖然現學術界仍無法確定其具體的出處,也無相關歷史照片,但依出自原窟的殘存石雕足跡可認定這兩尊菩薩造像應是北響堂石窟中心柱正壁頂部造像龕主尊立佛的左右脅侍。響堂山石窟是東魏與北齊時期佛教雕刻藝術的代表,因佛教源於印度,早期的佛教雕刻也多體現了外來文化的特徵。自響堂山開始,我國的佛教雕刻藝術便逐步走上了中國化的道路。伴隨時代的發展,響堂山石窟的造像藝術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響堂山石窟當中可見很多具有獨特時代特徵的人物、造型、風格等。

李豔:響堂山石窟造像的藝術風格研究

二、響堂山石窟造像的藝術風格分析

據史料記載,南響堂石窟建於公元565年,已有超過1400年的歷史,其山腳臨滏陽河,故又被稱為滏山石窟。南響堂石窟現存石窟8處,7處建於北齊時期,共有造像3588尊,分為上下兩層,從上到下分別為華嚴洞、般若洞、空洞、阿彌陀洞、釋迦洞、力士洞與千佛洞,不同層的洞窟造型有所不同,其中最華麗的當屬千佛洞,此洞窟儲存相對完好,洞壁上大小造像達1028尊,窟頂為浮雕,有飛天、手彈琵琶、吹奏笙管等圖畫,造型婀娜多姿。華嚴洞的規模最大,洞內左、前兩壁刻有《大方廣佛華嚴經》,此洞外壁佈滿了大型雕刻,窟頂雕有飛天,均是現代無法復刻的藝術珍品。

李豔:響堂山石窟造像的藝術風格研究

北響堂石窟與南響堂石窟相對而立,位於鼓山天宮峰的西坡,原屬武安縣,於1950年被劃歸峰峰礦區。北響堂石窟山勢突兀,現存洞窟11座,分別為雙佛洞、大業洞、刻經洞、釋迦洞、三教洞、小天宮、關帝洞、宋洞、大佛洞、隋佛龍洞、九條洞,其中規模最大的為大佛洞,其正面龕為釋迦牟尼的坐像,此坐像造型美觀、敦實厚重,是響堂山石窟當中最大的造像,其裝飾華麗,背部採取浮雕手法,雕飾了火焰與忍冬紋,並於其中穿插了七條火龍,技藝精巧,是北齊時期造像的代表作。

李豔:響堂山石窟造像的藝術風格研究

(一)響堂山石窟造像的獨特性

近些年,學術界在研究中國北朝晚期的佛教文化時,均會將響堂山造像引入其中,並稱響堂山的造像藝術為“北齊造像模式”,可見響堂山石窟造像的藝術價值。

李豔:響堂山石窟造像的藝術風格研究

響堂山的獨特性就體現在其藝術風格方面,其不但是傳承佛教的重要文化遺產,而且還是佛教教徒舉行宗教活動的重要場所。響堂山將雕塑、繪畫與建築等各類藝術形式融於一體,體現了佛教藝術的核心。隨著佛教藝術在我國的發展,石窟藝術也不斷髮展,且其隨佛教的發展而不斷演變。響堂山石窟是北齊時期較大的石窟,其雕塑、繪畫與建築的獨特性主要體現在其是結合印度佛教石窟寺的創作技藝,同時融合魏晉時期的手法所創造出來的獨具民族特色與時代特徵的藝術。石窟的造型、形制與裝飾紋樣均具自身特色,體現了時代特徵與藝術特徵。以石窟的形制為例,不同的石窟其建築空間、形式與特徵均有所不同,同時透過比較不同時代的石窟特徵及影響因素,也可對佛教石窟產生的原因與發展規律進行探索。

李豔:響堂山石窟造像的藝術風格研究

響堂山石窟造像的藝術風格展示了佛教藝術中國化程序,展示了自身對於外來文化的借鑑與應用以及受本土文化的影響。響堂山石窟造像形成了具自身特色的“響堂山風格”,經深入研究可發現,這一風格吸納了很多外來文化,尤其是傳統印度的塔形建制,其與我國的營造方法進行相互融合,形成了極具特色的“塔形窟”。響堂山南北石窟有很多地方都體現出了“塔形窟”的特徵,如南響堂石窟第3及第7窟,窟廊上方雕有大量的覆缽、山花蕉葉、剎杆等花紋。“塔形窟”融合了佛教的石窟寺院形式、印度的傳統塔形建制與我國的木製結構建築形式,形成了自身的特色。

李豔:響堂山石窟造像的藝術風格研究

(二)響堂山石窟造像的原創性

響堂山石窟之所以聲名遠揚,不僅因其造像藝術風格的獨特性,原創性也非常鮮明,尤其是雕塑雕刻技術更是前所未有。響堂山石窟是北齊皇室所開鑿的佛教大窟,在進行佛教造像時,其改變了前朝的遺風,這主要表現在佛像的造型上不再以瘦削為美,此時期的佛教造像渾圓雄厚、高鼻長目、兩肩較寬,整體結實、敦厚,體現出了北齊人民的強健與豪邁;服飾也不再是原來的重層披掛,而是更加柔軟、輕薄、舒適,坐像的袈裟衣裙長度有所縮短,且緊裹於雙腿並覆蓋在佛座上。

佛像的風格亦有了明顯的變化,菩薩整體造型相對厚重,線條圓滑,顯得佛身渾圓、衣著輕薄、衣紋簡單、面相圓潤,整體體態健壯而腹部略微隆起,上身著披帛,下身著大裙,裙裾緊裹下身,頭戴寶冠,寶繒下垂。立於菩薩身旁的弟子面型類似菩薩,整體體態圓潤,衣著簡單,所著袈裟與佛像相同,下身衣著同於菩薩,身型比例上長下短。總體說來,石窟中的造像藝術風格美觀、大方、大氣,樣式既承接了前代的風格,同時又有自身創新的風格,是我國研究佛教建築、雕刻、繪畫等藝術的重要參考。

李豔:響堂山石窟造像的藝術風格研究

響堂山石窟中的裝飾紋樣種類繁多,如龍紋、卷草紋、獅子花紋、火焰紋、聯珠紋等,異域紋樣與傳統紋樣相結合。響堂山石窟當中應用了大量的龍紋,其主要刻於門拱、窟口等處,部分於門楣處雕刻了龍的上半身,並於龍頭中間增飾火焰寶珠紋龍與忍冬紋,使其更加有氣勢。造像上多有火焰紋,火焰被稱為佛光,是指佛像頭部與背部所顯現出來的光芒,以火焰紋裝飾造像,主要襯托佛像的尊嚴,使佛像更具生命力,此源於古印度藝術。響山堂石窟中很多佛像的背光、頭光等均以火焰為主要裝飾圖案,火焰的形態豐富,並以連線狀的三瓣葉或是波浪紋路將其淡化,以體現火焰的飄逸感。背光處的火焰紋形式連續、紋路簡單,顯得沉穩、大氣。

李豔:響堂山石窟造像的藝術風格研究

此外,響堂山還有很多具較高藝術價值的洞窟,如刻經洞。刻經洞是北響堂石窟的另一重要洞窟,其於北齊天統年間開鑿,外形呈覆缽塔造型,是受印度犍陀羅風格影響而建成,內外壁均刻滿了經文,旁有唐邕所書的4部經文,筆鋒犀利,筆劃剛勁有力,這也體現了北齊時期的書體文化特徵。北齊時期的書法還汲取了南北朝書派的楷書字型,從而形成了具自身特色的隸書寫經體。響堂山石窟中很多刻經即是以隸書與楷書作意象,筆法以方為主,融合了部分的圓體,筆勢相對溫婉。

李豔:響堂山石窟造像的藝術風格研究

結語

北齊時期的造像模式主要以文化為基礎,其造像的理想性偏弱,而更偏重寫實,其靈感源於人們的實際生活,且更貼近人們的日常,這也是後期隋唐造像藝術當中現實主義風格發展的基礎。北齊時期響堂山石窟造像的表現手法較之過去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不再像原來一樣重視線的藝術,而更多地關注表現物件,尤其重視造像的結構,重在表現造像的立體感,這雖然會顯得造像上大下小,卻體現了我國佛教造像質的飛躍,併為後期盛唐時期多姿多彩的雕塑奠定了重要基礎。

楷書通用教程

鄒優持書法課堂

購買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