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繪畫

袁潔:如何著手做一個攝影實體展覽

作者:由 悅文天下 發表于 繪畫日期:2022-08-11

如何裝裱照片

「來源: |吞像攝影 ID:eatfoto」

專欄

袁|潔|原|創|文|章

袁潔:如何著手做一個攝影實體展覽

紀錄片《安妮。萊博維茨》中著名的時尚攝影師安妮。萊博維茨正在挑選自己的作品。

在網際網路時代還沒到來之前,實體展覽是呈現攝影作品的最佳方式。和畫冊相比,掛在牆上的攝影作品更符合平面藝術的經典屬性,一幅或者一組攝影作品透過裝裱和懸掛方式的助力,能夠很大程度上增強攝影作品的主題表達,看展覽獲取的觀看感受也是無法比擬的。

很多初學攝影的愛好者認為做一個攝影展覽很專業,想要舉辦一個自己的實體攝影展覽完全沒有頭緒,也沒有策展人能夠提供幫助,缺乏經驗又不知道該如何入手。其實,換個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

一個展覽需要符合三個基本屬性:現場性、互動性、裝飾性

,想要實現這三點並不難,你只需要逐一做好下面這七點基本的工作即可

一、

照片的數量和列印尺寸的選擇

首先你要大概測量一下展

線的長度

,除此之外展牆的高度也很重要,如果展線較短,展牆也不高,那麼照片的列印尺寸不宜過大。要注意,照片的列印尺寸指的是畫心尺寸,最後加上四周裝裱的白卡紙和外框,實物照片可能會大很多。因此,最好是先手繪出一個展覽效果圖,先大概模擬一下空間佈局(圖1)。

袁潔:如何著手做一個攝影實體展覽

【圖1】可以於展覽前在電腦上先簡單模擬製作一個展覽空間磷鉛量佈局圖。在佈局圖中需要提前預測作品的擺設方式、照片大小等。到布展噴把有現場後,再根據這個佈局圖來進行布作機展。這是我曾經為自己的個展製作的布展方案。

其次,一組上牆的照片尺寸不一定都要一樣的。

傳統排成一排的展示方式已經太老套了,很容易讓觀眾昏昏欲睡。觀展的節奏很重要,對於一組作品而言你可以挑選幾個非常重要的作品讓它們的尺寸和其他普通照片有所區別。在選擇照片數量上我的個人經驗是,

展覽數量多不代表就是好的。

記得一次在一個攝影節上遇到一位拍攝黃山風光的攝影師在佈置自己的展位,他太渴望把自己的所有作品都展示出來,以至於在一個非常有限的U形空間裡照片被密密麻麻地排滿了一串,照片之間連個空隙都沒有。

他的照片都是各種角度的黃山特寫,如此無技巧的堆砌展示不但沒有給他的作品加分,反而暴露出該專題有過度重複的問題。當時我建議他從25張裡拿掉10張,讓照片和照片之間留點空間,他一開始捨不得撤下任何一張照片(這種心情可以理解,攝影師看自己的作品就和父母看自己孩子一樣,哪張都覺得好),但最後發現展出15張的效果比25張好多了。

有時候照片排得太密,會讓照片顯得有大賣場的廉價感,

求多的心理是要不得的。

二、

列印工藝

目前對於數碼攝影而言,

最常見的輸出工藝是數碼藝術微噴,

這種數碼影像的輸出模式為目前攝影作品的高品質輸出、展示、收藏、儲存都提供了卓越的品質保證。除此之外,搭配具有收藏級別的紙張,會讓你的作品和那些路邊快印店製作出的照片瞬間拉開差距。

說實話,列印工藝對畫面的品質影響太大了,當你盯著印表機看到噴墨機頭左右一點點吐出自己的作品,那種欣喜和期待是無法描述的,或許就和當年看相紙在顯影液裡顯出影子一樣。對於畫面有高要求的攝影師和攝影愛好者可以嘗試用

藝術微噴的方式

來製作照片。

藝術微噴並不是按照片數量來收費,而是按照列印的面積(平方米),列印好後裁切成一張張照片。為了保證成功率,你需要

提前列印小樣,

不要貿然直接列印成品。

除了藝術微噴以外,還可以選擇傳統暗房的手工放制,有些傳統工藝的精美度是數碼列印所不能及的。

三、 裝裱工藝

這幾年攝影作品的裝裱工藝日漸成熟,不再只是把照片簡單裝在黑白框子裡,

裝裱工藝的選擇需要與你的作品風格對接,這是攝影師選擇裝裱方案的核心原則

(圖2)。

袁潔:如何著手做一個攝影實體展覽

【圖2】2014年法國阿爾勒攝影節現場。這組作品沒有直接掛在牆上,而是平行鑲嵌於牆面,這種布展方式非常獨特。照片由朱炯老師提供

如果你拍的這組作品是一組

開放式構圖的街頭抓拍,或者新聞攝影,

整個畫面風格追求突如其來的張力,彷彿延伸在畫面之外有意打破傳統經典式的審美,那麼這類攝影就不適合四周裝裱白卡紙,甚至都不適合裝裱在有邊框的畫框內,可以考慮直接用鋁塑板或者PVC裝裱。或者連裝裱都不需要,照片從印表機打印出來,直接四角釘釘子上牆,或者夾子一夾就可以懸掛展示。如果你的作品是類似現代主義純影派那樣的作品,本身極具畫面的穩定感,經典雋永,這類照片就應該像一個婉約的淑女一般,四周用白卡紙襯托,實木相框來呈現。

我記得有一次看到一個展覽,拍的是藏區的人文紀實,但卻裝裱成中國山水畫的卷軸風格,給人的感覺非常彆扭。我問攝影師為什麼要這麼裝裱,攝影師的回答竟然是:一卷就走,很方便攜帶。

如此與畫面風格不匹配,只是考慮攜帶成本的裝裱方案對於攝影作品而言是毀滅性的。

當然裝裱工藝會直接影響到你的預算,運輸成本的確也是要考慮的,但運輸成本的降低不能以剝奪畫面呈現效果為代價。

四、 懸掛方式

把照片掛到牆上既美觀又不讓其掉下來,這看似再簡單不過的問題其實也頗有學問。你會說在牆上釘釘子唄,如果剛好那面牆是水泥牆,釘子完全扎不進去怎麼辦?或者,有的作品自重很重,釘子根本吃不住其重量怎麼辦?很可能你的新家牆面剛粉刷過,你不捨得在上面釘幾個窟窿眼兒怎麼辦?

自從做展覽後我就一直備受這個小問題的困擾。

個人認為目前最好的照片懸掛方式還是掛鋼絲,從高處一點懸掛照片既美觀又能避免展覽的牆面被釘得亂七八糟。

不過,這幾年西方的很多攝影展覽流行把照片直接立在地上(圖3)。照片的懸掛方式其實有非常多的可能性,有的時候甚至照片可以脫離一面牆的束縛,垂幕在空中。

袁潔:如何著手做一個攝影實體展覽

【圖3】這幾年較為流行直接把作品放置在地面上。這種方案非常適合那些作品體積較大,自重較重的作品。照片由朱炯老師提供

不過,還是不要讓你的作品自重太重,太重的照片怎麼懸掛都會是個難題,你需要提前考慮好這一點。

五、 牆面佈局與光照

請再也不要只是把照片掛成一條水平線了,這種最傳統的方式早就不流行了。

哪怕是對於家庭牆面的裝飾而言,一條線的佈局太沒有創造力了。

你可以把照片分為幾個單元,比如將20張照片分成三個單元,每個單元內部照片被錯落有致地擺放在一起,單元和單元之間留有空隙來進行區分。牆面佈局這幾年越來越流行輕鬆化和隨意感,甚至還可以在一張作品上面再疊上一張作品,請大膽一些,佈局方案沒有固定的模式,它與攝影師想要如何傳遞作品有關。

記得一次我在現場看日本攝影師山本昌男的個展,一面非常高大的牆,只有巴掌大小尺寸的照片被掛在非常高的地方(圖4)。誰也看不到那張照片拍的是什麼,作者這麼佈局照片顯然並不是從單一畫面來考慮的。在山本昌男看來,一面牆也好似一張攝影作品,把作品放在沒有閱讀可能的地方是因為照片的擺放佈局本身也是攝影創作的延續,是與主題表達息息相關的。

袁潔:如何著手做一個攝影實體展覽

【圖4】日本攝影師山本昌男的展覽一直以布展方式獨特而著稱,非常別具一格。

設計展覽的佈局,還要

考慮觀看的入口是哪裡,出口在哪裡

觀看者如何能夠有效地被引導完成觀看流程。其次是展

出空間的縱深感

也非常重要,如果在一個太小的空間裡展出作品,會受到牆體的制約,觀看者無法退遠觀看,因此這類空間的照片尺寸不宜過大,否則很影響觀看效果。

在設計牆面佈局方案時,建議要特意關注一下牆面的高度,

往往牆的高度比長度更為重要,如果牆面很高則可以考慮多排花式的佈局。

展覽

燈光也是佈局非常重要的方面

,現在展覽級別的燈可以根據畫心來調整投射面積,能夠把一張普通的照片照射成燈箱片的效果。一個有燈光的展覽和沒燈光的展覽,在觀看感受上會給人最少三個檔次的差距。如果你想讓你的展覽更出色,給照片打燈是必選項。如果出於預算的考慮而沒辦法給作品單獨安裝展覽燈,你可以有效利用自然光,選擇在陽光照射到的那面牆上懸掛你最好的作品。

六、

小標籤的製作

每一張作品都應該

配有獨立的小標籤。

一個合格的小標籤不應該只是作品資訊的標註,它還應該包含以下幾點內容:

1.照片的標題

2.作者姓名

3.創作的時間與地點

4.列印輸出的工藝

(是手工暗房製作還是藝術微噴等)。

5.版號

(如果你的作品進入了專業的收藏領域,那麼就是一個商品了,為了商品的價值最大化,你需要限量出售,在小標籤上就需要標上本張作品的版號)。

6.本張照片的出售價格

七、

觀看者反饋

一個完整的展覽還需要有互動環節,除了作品需要列印,你還要

列印展覽的前言(有的是作者闡述),你的個人簡歷,展覽的展覽目錄(小摺頁),

你還可以找一張桌子,在桌子上擺放一個留言本和筆,或者放上自己的名片、可供觀眾拿走的紀念明信片或者卡片等。

文字部分的都只是照片的補充,我個人的經驗是不要字數太多,不要搶了照片的風頭,讓人覺得我們寫的比拍的好,那就不太好了。

如果能夠安排好上述這7點,一個合格的攝影展覽就差不多完成了,在開幕後記得多和大家現場互動,隨時用一種包容的狀態收取大家的反饋。

— THE END —

本文摘自《來!這樣學攝影》之“第五章 呈現與傳播作品”

袁潔/著,中國攝影出版社

作者介紹

袁潔

袁潔:如何著手做一個攝影實體展覽

攝影教育從業者,攝影寫作者

本碩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和北京電影學院

著有《光的喜劇》《來!這樣學攝影》

現為吞像攝影教育品牌Eatfoto創辦人。

購買書籍

袁潔老師的著作《來!這樣學攝影》有如下兩個版本可供選擇:

01.簽名版

袁潔:如何著手做一個攝影實體展覽

袁潔:如何著手做一個攝影實體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