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繪畫

藝術研究·訪談 | 黃意明:依託中華優秀文化積澱,啟用藝術創造文化因子

作者:由 上觀新聞 發表于 繪畫日期:2022-10-20

舉例說明什麼是藝術思潮

藝術研究·訪談 | 黃意明:依託中華優秀文化積澱,啟用藝術創造文化因子

藝術研究·訪談 | 黃意明:依託中華優秀文化積澱,啟用藝術創造文化因子

訪談嘉賓:

黃意明

上海戲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華東師範大學文學碩士,南京大學哲學博士。上海美學學會理事,上海周易學會理事。西北工業大學客座教授,河南平頂山學院客座教授。曾在美國北卡羅來那大學和波士頓學院做訪問學者。在上戲長期擔任文藝美學的教學工作和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工作。出版的著作有《符咒》、《道始於情》、《古兵器》、《菊文化》、《掬水月在手:中國古代詩歌的文化解讀》、《與時偕行:中國傳統節俗的現代轉化》等。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與思想比較》等數十篇,並主編過多種藝術人文教材。

採訪記者:

王多

解放日報高階記者、博士

今天,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認識,正在形成積極共識。但是,目前這種共識,大多集中在就傳統文化論傳統文化,就優秀論優秀,這其中尤其存在傳統與現代之間關係的某種機械化認識,我們應該清晰地認識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僅是在中華五千年文明傳承中積澱下來的各種優秀“沉積物”的整合,更重要的,它能夠影響現代,波及當代,並在這種影響與波及中,發揮著彌足珍貴的積極作用。在這方面,目前我們的認識尤其需要深化並完善。中國傳統藝術包括書法、繪畫、戲曲、民族音樂、民族舞蹈等門類,寬泛點說,文學也可看作藝術之一種,故文藝常合稱。在某些論者眼裡,傳統藝術觀念針對的是傳統藝術,因此這些觀念對當代藝術實踐的價值不大;甚至有些論者認為中國現代藝術主要是反傳統的;當然也有不少藝術理論家認為傳統藝術的某些觀念和藝術形式對今天的藝術理論建構和創作實踐仍有較大借鑑價值。這個問題在今天應該怎麼看,讓我們聽聽上海戲劇學院黃意明教授的觀點與見解。

傳統藝術的審美共性

問:傳統藝術的歷史遺產相當豐富,我們在今天仍然能透過傳世的碑帖、畫冊、戲曲劇本、壁畫、文學作品以及出土的工藝品等了解中國傳統藝術的基本風貌,中國傳統藝術的門類較多,那麼,它們之間有沒有一些共同特點或者共通的審美觀念呢?

答:

中國傳統藝術確實有一些共同的審美追求,比如像“妙造自然”“中庸和諧”“氣韻生動”“象外之象”“空靈神妙”“當行本色”“至誠無偽”等。

舉例來說,中國傳統文藝,受到道家“道法自然”思想和儒家《周易》“風行水上”、自然成文觀念的影響,皆強調“自然”。但藝術創造本身是一種人工的行為,因此希望能夠達到“雖有人作,宛若天開”的效果。這樣,“妙造自然”就成為各門類藝術共同的理想。

另外中國傳統哲學思想中也特別強調中庸和諧,主張無過無不及,凡事不走極端。但中庸並非守中不變,拘泥固化,而是所謂“時中”,是一種動態平衡。在不同的時空環境中找到最好的位置與組合。這一點在藝術中也有很好的體現,如書法就強調“平正”,平正有平衡中正的意思。唐代書法理論家孫過庭說:“初學分佈,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但平正並非指四面八方完全平衡,而是強調虛實相應,所謂“虛處能走馬,密處不透風”,甚至有“做書不作正局”的說法。對於文章寫法,劉勰《文心雕龍》強調要奇正結合,正就是規矩,是原則;奇就是變化,是靈動。清代畫家秦祖永《桐陰畫訣》論繪畫說:“章法位置總要靈氣往來,不可窒塞。大約左虛右實,右虛左實,佈景一定之法,至變化錯綜,各隨人心得耳。”有“一定之法”而“錯綜變化”就是不固守平衡而追求恰到好處。潘天壽《聽天閣畫談隨筆》說:“靈活之平衡,須先求其不平衡,而後再求其平衡”,都強調了規矩中的變化,或者說動態中求平衡的意思。

又比如詩畫中常說的“象外之象”也可叫“象外之意”,也幾乎是中國各門類藝術共同的審美旨趣。“象外之象”認為文藝作品透過文字或筆墨等所營造的形象,以及與色彩、聲音結合組成的景物,應該有超越景象畫面本身界限,創造出更為廣闊的“意象”和意境的能力,以有限的景接通無限的意,要達到“狀難寫之景於目前,含不盡之意於言外”的效果。

以上這些共同的藝術觀,可以說是中國各類藝術的共同審美追求。我們今天仍有深刻理解的必要。

傳統藝術審美觀的創造性轉化

問:以上這些傳統藝術觀念確實很有典型性,但這些觀念或範疇,在歷史上往往缺少明確的定義,因此翻閱古代的典籍,往往會發現流於各說各的狀況,看似在討論同一個問題,但也難免有郢書燕說之嫌,比如對於繪畫和文學中“氣韻”的理解,據我所知就有不同的看法。對於這個問題您怎麼看?

答:

這個現象確實存在,比如“氣韻”和“氣韻生動”,在書法、繪畫和文學理論中都有提倡,但學者和藝術家對此的理解並不完全一樣。有人認為“氣韻生動”是指藝術作品要傳神,也有人認為“氣韻生動”是藝術作品要表現宇宙的生命力和作者的個性精神,或認為是要求藝術的美應具有和生命運動相通一致的形式。發生同一概念各自表述的現象,固然和中國人言不盡意的模糊思維有關,但也應該看到,中國思想家和藝術家並不像西方哲人那樣喜歡不斷創造新的概念,中國的很多哲學概念或藝術命題,往往是生成性的,是在前人的基礎上,不斷賦予舊概念以新的內容,今人對“氣韻生動”觀念的運用,除了保留了傳神和生命感等原有內涵外,主要是就如何把握作品的節奏感和如何在有限中體現無限、現象中體現規律來談的,這與南朝謝赫提出“氣韻生動”時的認知明顯不同。此外像“自然”、“本色”等觀念,如果考察其歷史演變,最初的看法和後來的認識往往有較大的差異,這是我們研究傳統理論的人必須注意的現象。但進一步看,這些內涵的演變也反映出傳統藝術觀念的巨大包容性,可以與時偕行,進行創造性轉化。

如何看待中國現當代藝術的西式影響

問:百年來的中國藝術界,受到了較多西方藝術思潮的衝擊,這些西方藝術思潮既有西方古典主義的,也包括各種西方現代藝術思潮,在這樣一種背景下,中國的傳統藝術應該何以自處,又應怎樣看待西方觀念的影響?

答:

自從19世紀末以來,西風東漸,隨著西方思想的傳入,很多西方藝術觀念也逐漸影響到我們,比如說再現和表現、模仿說和遊戲說、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等西方傳統藝術觀念,再加上現代西方藝術的各種思潮,對中國藝術界和理論界的創作實踐和理論構建均造成重大影響。西方觀念的引入,對於國內的藝術界雖然造成了一定的衝擊,但總體上看,是利大於弊。這表現在觀念上,就是一方面我們對西方的觀念和理論進行了借鑑,豐富了我們的理論體系;另一方面我們對傳統觀念也進行了重新的審視,從而發掘出這些觀念中隱含著的深刻意蘊。例如中國藝術強調妙造自然,西方古典藝術則強調模仿自然,隨著模仿說和自然主義的被介紹,我們對中國文藝中的自然觀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我國藝術家眼中的自然,並不僅是純客觀的自然,也不僅是自然界的外在形態,而是或者指自然萬物中和人類共通的生命形式,或者指藝術家對創作個性的尊重,所以中國藝術中的自然是一種人化自然,是一種自由的呈現方式。需要“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自然還包括自由的心靈,無功利性的凝神體驗等方面,這與西方模仿自然的觀念差異明顯,由此就深化了我們對原有觀念的認識。

從歷史上看,印度佛教思想和佛教藝術的傳入,曾經也對我們的世界觀和藝術觀形成過巨大的挑戰,但最後的結果,思想上出現宋明理學,文藝上出現了戲曲和繪畫等新形式,對中華民族的思想發展是有益的。英國曆史學家湯因比說文明的發展需要挑戰和應戰,今天我們可以藉助中西文化交流的契機,重構發展我們的傳統藝術理論體系。

中西方藝術的平等對話

問:我們在比較中國哲學和西方哲學,尤其是比較西方的現代哲學時,常常會發現人類的思想有“東海西海,心同理同”的現象,比如康德的無目的的合目的性,非功利的思想常常讓人聯想到莊子的自由精神和“遊”的思想。讀海德格爾,又常會讓人聯想到老子。這一點,在中國傳統藝術觀念和西方當代藝術觀念上是否有所表現?

答:

一定的藝術觀念總是和一定的思想存在著聯絡。中國傳統藝術思想講究“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在藝術的表現上和審美過程中特別強調“感應”和“體悟”。所謂“感而遂通”“應物斯感,感物吟志”“物色之動,心亦搖焉”等都是中國傳統美學對“感應”和“體悟”的描述。從這些描述中不難看出,審美活動是人與世界的感性與知覺互動。在西方現代哲學中,現象學又將身體從古典時期的桎梏中解放出來,胡塞爾在“生活世界”中已經開始重視“感知”,而梅洛-龐蒂更是將“知覺”“肉身”作為一切認識活動的根基。“知覺”在西方現代哲學的討論中,也包含感覺的成分,強調內在性和超越性的辯證關係。一方面,一切知覺行為都是知覺主體與知覺物件之間最為密切的聯絡,知覺活動無法脫離知覺物件而成為理智的絕對構造;另一方面,知覺物件無法被知覺主體徹底窮盡,就像我們看到眼前的風景,一些物體總是隱藏在另一些物體的後面,物體和物體之間也充滿著彼此交疊的部分,完整的知覺世界無法被我們瞬間窮盡,我們可以透過運動和知覺角度的變化來呈現那些背景,所以知覺也具有超越性。這一點令人聯想到中國藝術中的“象外之象”。而梅洛-龐蒂晚年的身體觀是將身體與世界的“互動性”以“肉身”作為基礎的,他認為畫家的觀看行為之所以能成為事物的自我觀看和畫家觀看的統一,是因為“肉身”奠定了兩者溝通的基礎,身體是顯現藝術家之內在精神的重要媒介。同樣,身體與心靈的關係在中國傳統藝術觀念中伴隨著審美互動也有所展開。莊子說“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氣可以理解為虛靜的身體和心靈,而郭熙的“身即山川而取之,則山水之意度見矣”,即藝術家在直面自然萬物時,身體的感知和心靈的震撼同時被激發出來,或者說身心兩者是相輔相成的統一體。由此可見,中國藝術觀念暗含的現代性完全可與西方現代觀念進行平等對話。

挖掘中國傳統藝術中的現代元素

問:現在很多學者喜歡討論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問題,因為思想觀念的產生往往有其特定的土壤和歷史背景,過去的觀念和方法經過轉化才更有現代價值。有鑑於此,傳統藝術觀念是否也面臨這樣一個問題,又應該如何進行創造性轉化?以指導今天的創作實踐。

答:

確實,中國傳統藝術和中國傳統文化有著密切的關係,也和中國傳統農業社會的思想土壤有相關性。今天,整個社會結構和社會思想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讓傳統觀念進行現代性轉化,並進而指導當代實踐,就顯得相當重要了。以我的思考,第一是需要語詞與概念的現代化,比如傳統藝術的概念“氣韻”,宗白華先生用“節奏”來加以說明,西方也有學者翻譯為有節奏的生機,雖然未能窮盡“氣韻”的內涵,但無疑增加了音樂性和現代感,提高了詮釋力。使得“氣韻”這一觀念變得更易為現代讀者所把握。其次是在深刻理解傳統觀念基本內涵的基礎上,挖掘其深層意味,例如“空靈”的背後暗含著流動,把握了流動就知道怎樣體現空靈了。還有中國文學中的“本色”觀,也具有相當的典型性,在詩詞和戲曲中有多方面的意義,並不能簡單理解為泥土氣息或音樂性,這一概念還隱含著藝術作品應該反映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和言行的意義,因此傳統的本色論經過現代轉化,就可以用來說明現代藝術觀念中人物性格塑造等相關思想。

藝術理論必須與時俱進

問:一般而言,藝術理論和創作實踐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理論來源於實踐,又對實踐起著指導和規範的作用,但在當今全球藝術界,似乎均存在著理論和實踐嚴重脫節的問題,這一點中國藝術界似乎表現得更明顯。有一段時間,創作表現得異常活躍,但理論卻顯得相對沉寂,未能對各種藝術現象做出說明和總結,提供新的觀念和思路。那麼在歷史上,中國傳統藝術觀念和創作實踐之間是一種怎樣的關係?

答:

從歷史上看,理論的指導意義還是非常強的。現在我們以戲曲和傳統繪畫為例,來說明這一問題。前面提到中國藝術注重“自然”,但由於對自然的理解不同,形成不同的自然觀,最後造成不同的創作觀。老子認為道法自然,道具有質樸、沖淡的特點,受其影響,一些詩畫就喜歡錶現簡淡、枯拙的意境。另有些人將自然理解為反映客觀真實,表現在詩歌寫景中,就會強調“即目”所見。在繪畫中,就會重視寫真,宋代的院體花鳥畫就具有描繪細膩的特點。還有些人將自然理解為自由意志的抒發,因此在創作中喜歡遺形取神,逸筆草草,貴在自我性情的抒發,文人畫就是這種觀念的產物。若從戲曲方面看,在元明戲曲中,理論家和創作者都追求“本色”,有人認為本色在於音樂的協調和律,這就形成了明代“吳江派”的創作;也有人認為戲曲的本色在於有真性情,這就形成了明代“臨川派”的創作。還有其他本色論,則形成了另外的理論和創作實踐。

總之,在歷史上,理論和實踐是密切結合的,今天的理論家應該密切關注創作,研究藝術現象,避免理論和現實相脫節的情況。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

問:當今出現了一些傳統藝術觀念與現代藝術表現手法相結合的藝術作品,其中有沒有比較成功的範例,這些藝術作品是否屬於文化創新,應該怎樣評價這一現象。

答:

現在一些藝術家將傳統的藝術觀念和現代藝術表現手法相結合,創作出了一些較有影響的藝術作品,其中尤以舞蹈為突出,如《洛神賦》《洛神水賦》《只此青綠》等。從這些實踐中,理論家可以獲得較多的啟示。以另一種媒介來表現原來的作品,古代就有,比如晉代顧愷之的名畫《洛神賦圖》就是以繪畫來表現曹植的文學作品《洛神賦》,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當代藝術家以富有動感的舞蹈來表現文學作品《洛神賦》和繪畫作品《千里江山圖》等,也是一種可貴的嘗試。這些舞蹈作品美輪美奐,其中不乏有中國傳統藝術觀念中的“氣韻生動”“寫意抒懷”“虛實相應”等審美原則,因此是一種有益的傳統理念與現代藝術手段結合的實踐,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說是一種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的嘗試。這些藝術作品給藝術理論家提出了挑戰。以我對中國傳統藝術的研究來看,相較於詩論、畫論等,古代舞蹈理論的部分在古代是較少的,中國古典舞的產生時間不長,有些表現理論來自戲曲等藝術。今天的舞蹈創作實踐已經在追問,中國古典舞和民間舞的獨特表現理論和觀念有哪些?這些理論觀念和其他門類藝術有何共同的審美追求?評價一部作品成功與否有沒有具體標準等。理論需具備指導實踐進一步提高的作用。參考中國臺灣省舞蹈實踐者林懷民先生的作品,其創作是借鑑了其它傳統藝術門類例如書法甚至是哲學的觀念的,但林先生是實踐者,他有理念卻不一定去總結成理論。由此可以說,時代在呼喚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新的藝術理論和觀念之誕生,而不僅僅是舞蹈這門藝術。

本文作者:王多

題圖來源:新華社

圖片編輯:邵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