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繪畫

黃永玉:橋上美術館

作者:由 華聲線上 發表于 繪畫日期:2023-01-17

哪裡能買到黃永玉的畫

黃永玉:橋上美術館

吉首市美術館橋 田方方 攝影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曾衡林

美術館建在橋上

耳邊是汩汩的流水聲,周圍是古舊的青瓦磚房,從吉首市乾州古城正門進入,沿著青石板路前行,便能看到一座奇特的橋——美術館橋。

美術館橋的東側入口,隱藏在尋常巷陌之中,乍一看,還以為是一戶普通人家。正對入口的沐月客棧老闆姓龍,是一位40來歲的精幹婦人。她告訴筆者,這座橋是黃永玉捐建的,連線著新舊兩個城區,對面是乾州古城的老城,這邊原來是郊區,是近年來才開發起來的。乾州曾是吉首的古縣城,是明清時期朝廷的堅固要塞,也是南長城的大本營。現在,這座吉首市美術館橋則是湘西民族風情、地域文化和工藝精品的展示視窗。一位過路的鬚髮斑白的老人聽見我們在聊起這座橋,走上來說,這個建築好看,開放後,一定會吸引更多人來參觀。

為家鄉捐建了十座橋

今年已95歲高齡的黃永玉,人稱“一代鬼才”。12歲開始,他在戰亂之中流浪異鄉,為了謀生,做遍苦差,幾成“百匠”之人。32歲,黃永玉終於以畫博得盛名。他50歲考取駕照,95歲仍開著法拉利四處兜風。他寫詩,寫小說,出書,辦畫展。他的畫,往往著墨不多,或素簡或絢爛,他的人生,則筆酣墨飽、酣暢淋漓。

黃永玉有著濃郁的家鄉情結,一直為人所稱道。為家鄉修橋更是他熱愛、支援家鄉的表達方式之一。2010年,他在鳳凰沱江捐建的四座橋分別被命名為“風、雪、雨、霧”橋。出於對家鄉經濟欠發達和文化旅遊事業的關心,完成了在沱江上修建四橋後,黃永玉又提出在吉首再建四座橋的想法。2012年,他捐資超過2000萬元,在吉首市峒河上建成了“肥、愛、花、醉”四座橋。2013年,黃永玉再次出資500萬元,在吉首乾州古城修建了一座“喜橋”。這九座橋都由黃永玉親自選址並進行藝術設計,其設計新奇別緻,建築精美,姿態各異,古色古香。這些體現著中華文化的橋樑,不僅讓居民生活更方便,也為家鄉的文化旅遊事業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

2013年,黃永玉又想捐筆錢給吉首蓋美術館。他找來了建築設計師張永和為他的美術館做設計。今年63歲的張永和,是中國當代知名的建築師,也是有建築界奧斯卡之稱的“普利茲克獎”的第一位中國評委。張永和的父親張開濟,更是新中國的第一代建築大師之一,曾被人們稱讚“設計了半個北京城”。

在作者成卿的一篇文章,記載了張永和的述說:一開始黃永玉沒想到要捐橋,只是想捐建一個吉首市美術館。他代表黃永玉去為美術館選址。在吉首看了幾塊當地政府推薦的地後,覺得這些地都在城外開發區,離人們的日常生活很遠,而一個文化設施應該放在城裡。於是就回到城裡轉悠。最後他決定,乾脆在流經乾州古城的萬榕江上建一座橋,把美術館建在橋上面。這個想法得到了黃永玉的支援,於是便有了這座奇特的美術館橋。

而這,也是黃永玉繼鳳凰沱江四橋、吉首峒河五橋之後,為家鄉捐建的第10座橋。

黃永玉:橋上美術館

黃永玉90歲畫像

美術館橋屬亞洲首創

從美術館橋東側入口進入第一層,是一座鋼桁架步行橋。幾個市民在橋上悠閒地散著步,橋下,有人在釣魚。

步行橋的跨度約60米,鋼桁架用的是耐候鋼,看上去紅裡面透著點黃。橋架設的位置,按照萬榕江50年一遇的洪水警戒線設定。如果遇上洪水,桁架橋兩側的腹杆有切斷大水中樹枝的作用,防止河道淤塞。橋面臺階上,未來還會再安置些板凳。張永和說:“最希望看到的是,以後小販們可以來這裡擺個攤賣東西,夏天居民們吃完晚飯,溜達溜達來這座橋上乘乘涼,買根冰棒吃。”

橋的第二層是上下兩座橋圍合出的大展廳。展廳的整個外立面上,瓦片縱向排列,可以調節室內光線。除了用瓦來遮陽,室內還會裝上窗簾,窗簾關上後就是一個半透明的介面,光線會非常柔和、均勻。大廳裡安裝了不少可升降移動的展牆,這在國內也是一種比較新穎、先進的展覽方式,能夠極大地利用展館的有限空間。

橋最上面一層,是混凝土拱橋承載的細長展廳。屋頂有若干個天窗,這是一個專門展畫的空間,天窗的光並不直接照下來,而是自然光和人工光的結合。

整個美術館橋結構為底部的鋼桁梁拱橋與上部系杆拱橋的疊合,形成上中下三個功能分割槽。這種結構,在亞洲還屬首創。這個館橋已經獲得了2018·全球華人金創獎等多個大獎。

既老又不老,既新又不新

張永和說,構想一座橫跨江面、兼做步行橋的美術館,是希望人們不僅會專程去欣賞藝術,也可以在上班、上學或者購物的途中與藝術邂逅。

兩岸的橋頭部分與萬溶江畔的排屋緊密相連在一起。這些排屋包含了店鋪、餐館、小旅館等,樓上通常便是屋主的居所。因此,美術館橋位於河兩岸的入口都可以被視作混合功能街道介面的一部分,從而融入當地人的日常生活。如今,許多博物館和劇院等當代文化設施都被當作獨立的紀念物而遠離社群。而張永和認為,美術館不應該從區位上脫離受眾,應將其嵌入到現有的城市肌理中,儘可能地方便居民使用。

被稱作風雨橋的廊橋在我國山區有著悠久的歷史。除了跨越河流或山谷的功能,它們也是供旅人休憩、商販擺攤售賣的公共空間。作為對這一古老建築型別的當代詮釋,張永和們的設計在保持傳統廊橋交通與歇腳功能的同時,引入了新的藝術內容,並將風雨橋的形式語言加以現代化。從氣質上,張永和想跟傳統建築有一種對話。圍合橋頭的高牆,都是當地的水刷石和片岩。外形上,整個建築有點像吊橋的旋轉橋,上面有個弧度,兩頭微微翹起,像傳統民居的簷角。其室內設計的創意則來源於當地晾曬扎染土布的印象,透過伸縮與位移的展牆,可使空間產生不同的變化與趣味,在滿足多功能全方位的藝術展演需求之餘,也可讓人充分領略設計的本土化與室內外的關聯度。

“它看上去既老又不老,既新又不新,有一種特別融合在一起的效果。”在張永和看來,這個建築不是一個精緻的建築,可是它的空間、結構、光跟環境的關係,又完成得很準確。

黃永玉:橋上美術館

4月4日,黃永玉在美術館橋。彭偉 張術傑攝影

一座精美建築,凝聚了無數人心血

5月9日,竣工驗收;7月17日,透過夜景亮化驗收。這座吉首市美術館具備了正式開館的條件。

從2013年開始選址、設計,2016年施工進場,幾年來,這座美術館橋凝聚了無數人的心血。

吉首市美術館橋專案總用地面積約3199平方米,建築佔地面積206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3685平方米。總投資1。2億元,其中黃永玉個人捐贈2000萬元。

黃永玉對此專案十分關心和支援,館橋最初的外形設想是黃永玉親自設計的。據看過他設計草圖的人說,黃永玉的設計雖然只有寥寥數筆,頗有點中國水墨畫的味道,與現在已竣工的館橋比較像。

今年4月4日,黃永玉不顧高齡和舟車勞頓,又一次來到美術館橋建設現場,對建設和裝修過程中的一些問題提出了具體的整改意見。如美術館的門套與片岩外牆有兩釐米的間隙,黃老認為過寬,要求施工方進行調整;要求內牆踢腳線加裝瓷板,等等。

吉首美術館橋由張永和主持、北京非常建築工作室和湖南省交通規劃勘測設計院聯合設計。張永和為了這個專案也煞費苦心。從選址、創意、設計到施工,他傾注了無數的心血。5月16日,張永和又來到吉首,稽核美術館橋專案建築室內外裝飾方案。

專案施工方為中鐵二十五局,該局吉首美術館橋專案部是一個年輕團隊,剛進場時,平均年齡才27歲。專案經理李江波說,這個專案由於施工場地狹小、無同類型施工可以借鑑,很多東西按常規是做不到的。他們克服了很多困難,想了不少辦法,保質保量按期完成了任務。

今年3月9日,美術館進行了試展。當地的書畫家們組織了100多件字畫無償提供給主辦方,檢驗美術館的功能性。一些藝術家還對美術館提出了一些專業性的建議。

2018年11月,吉首市政府為了管理和運營好這個美術館,專門成立了吉首乾州展覽展示有限責任公司。公司執行董事吳垣告訴記者,美術館未來肯定是公益性的,現在工程雖已竣工,但整個館橋還只是個空架子,究竟怎麼搞?還希望得到黃永玉老先生的進一步指導。

入夜時分,山城吉首籠罩在薄薄的煙霧之中,而美術館橋,就像藏在這片湘西大山煙霧裡的一位曠世佳人。人們正期待著她走出大山、撩開面紗、驚豔世界的那一天。

[責編:劉瀚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