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繪畫

一波回憶殺 電子遊戲集中營 有誰還記得嗎?3

作者:由 囧王者 發表于 繪畫日期:2021-12-17

欶昌星和誰關係特別好

接上期,我們繼續

轉載自網路,侵權私信刪

回顧歷史是件很有趣的事,創造歷史的當事人通常在當時都不會有那種帶著某些使命感的自覺,而他們面對充滿不確定的前途時所做的努力卻會被很多人傳誦和銘記。在這裡我們將要回溯的,並不是什麼特別了不起的內容——實事求是地說,電視遊戲直到今天,在國內也還沒有成為一個成熟的、可以為國家經濟創造可觀效益的產業,若要展望前景,短期內也是乏善可陳——但是,報道電視遊戲資訊的媒體,至今在中國確實已經走過了十餘年的歷程。在這裡,我們將一起回顧的,就是在這十餘年中,中國電視遊戲的資訊媒體,是怎樣從誕生之初的嬰幼兒時期開始,走過了清澀而洋溢激情幻想的童年,步入充滿希望、走向成熟的少年階段。

孕含希望的胎動——中國電視遊戲資訊的史前時期(1990-1993)從電子遊戲這玩意進入中國以來,整個八十年代間以其巨大的魅力俘虜了無數青少年的心,也因此不止一度被當作洪水猛獸來看待,不止一度遭到電子海X因等說法的打壓……不過,正如當年甚至連《編輯部的故事》這種輕鬆搞笑的單元電視劇也會被人評價為毒草,還需要廣電部領導頂著風險,力排眾議才允許播出,而在今天“毒草”這種說法只會被人們拿來當笑話聽一樣,電玩的存在意義被社會認同和接受是大勢所趨,是歷史發展和社會成長的必然,但這絕不意味著搞起這一行的人便可以順順當當地創業打江山,而正相反,直到今天,從事電子遊戲開發和資訊的人,大多數也仍要面對著來自社會和家人的偏見與阻力。所以,在這一行業第一線奮鬥過的前輩們,才更值得我們去紀念,去尊敬。若要回顧整個國內電視遊戲資訊的歷史,那麼在公認的中國大陸電視遊戲第一刊《電子遊戲軟體》之前,比較有必要提到的兩本讀物,是福州傅瓚編纂的《電子遊戲一點通》,以及上海葉偉張弦編寫的《電玩迷》。

一波回憶殺 電子遊戲集中營 有誰還記得嗎?3

說起福州這地方,著實和早期國內電玩圈子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想當年FC《坦克大戰》的加強版,便是福州十六中電子遊戲開發部研發的,而後來以在紅白機上推出了大量國產原創和改編的中文RPG而著名的外星科技公司,也是在福州誕生的高科技企業,電軟著名的編輯特工黃在一度離職回到福州期間,也曾受邀擔任過該公司的顧問。傅瓚便是在這樣的土壤上出身的一條好漢,在90年代初期,他策劃編纂了涉及各類遊戲的綜合攻略本《電子遊戲一點通》系列叢書,發行遍佈全國各地,成為玩家們的必備手冊。後來進入《電軟》的時代,《一點通》不再繼續推出,而傅瓚的雙先貝科技公司則專心致力於各種商業用娛樂產品的軟體和晶片的開發,但對於每一個從80年代後期紅白機時代走過的老牌玩家而言,《一點通》都會是令他們難忘的啟蒙讀物之一吧。

《一點通》之後,另一在當時有較大影響的電玩攻略及資訊系列讀物,便是誕生在上海的《電玩迷》。《電玩迷》因為主要以編者和一些高水平玩家供稿,所以比起主要靠翻譯國外書籍和收集港臺資料而成書的《一點通》,在文章水平和實用性上均要高出甚多。

不過可惜的是,《電玩迷》的運營者們在很長時間內一直沒有爭取到書號或者刊號來確立其作為正式出版物的身份,所以未能給自己創造長期的穩定生存和發展的條件,因此,在《電子遊戲軟體》登場後,《電玩迷》終於作為過渡時期的讀物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消失在玩家們的視野中,但作為《電玩迷》締造者的葉偉和張弦,並沒有隨之從這個圈子淡出,在以後的歲月裡,他們以《電子遊戲軟體》的撰稿人身份而活躍,撰寫了許多攻略、遊戲評論和業界展望的文章,這是後話了。

葉偉和張弦這兩位,實在都均非等閒之輩,若論寫作和編輯的資歷,可以說比起電軟初代的編輯們還要深,在《電玩迷》之前,他們便聯手做過不只一本電玩題材的讀物。憑藉這些印刷品和書籍的基礎,他們在以上海和江浙為中心的玩家圈子中很早便享有盛名。張弦多年來從事影視劇編導的工作,結合影視理論而撰寫遊戲攻略與評論,自有其獨到的見地,而他的搭檔,後來進入著名的外資遊戲企業——上海育碧(UBI SOFT上海公司)成為遊戲製作人至今的葉偉,更是國內由玩家成為業內人士的人群中的翹楚。總之,無論廣大讀者和玩家們是否贊同他們發表過的見解和言論,誰也不能否認這兩人是值得紀念的前輩強者,也不能否認他們在國內電玩資訊界曾做出的貢獻。尤其是葉偉,在後面我們將要回顧的《電軟》歷史中,此公亦將繼續作為重要人物出現。然而,儘管南國的英傑們先行一步,但最終培養起了作為正式雜誌身份的出版物並令其穩定成長的土壤,卻是在北地形成的。在這裡將要提到的,便是今天眾所周知的《電子遊戲軟體》這本刊物了,這本刊物的誕生,令中國真正得到官方認可的電視遊戲資訊媒體邁出了從無到有的第一步,也引出了無數日後在電子遊戲媒體和製作、運營圈大名鼎鼎的人物登場,多年來時常有人把《電軟》的創刊當成電子遊戲在中國進入一個新時代的標誌,客觀地說,這話並不算十分誇張。

用熱情書寫歷史的日子——中國電玩開發業和資訊業的起步(1993-1994)

提起《電軟》的誕生,不能不說到的是建立於九十年代初的先鋒卡通公司,如今對這個名字有印象的人大概已經為數不多,但若提起後來曾一度被視為中國遊戲軟體研發行業宗主的前導軟體公司,相信只要是稍微有點年紀的遊戲愛好者都不會忘記。而這家叫做先鋒卡通的公司正是前導軟體公司的前身,同時,也是令名叫《電子遊戲軟體》的雜誌誕生的搖籃。在先鋒卡通成立之初,如同其公司名稱那樣,是以動畫為主要方向來做業務拓展的,但是在這方面卻並未能獲得預期的成績和效益,為此,公司需要做一次全面轉型以帶來新的生命力。幾經討論後,他們選擇了電子遊戲作為新的業務方向,這是1992年的事。

儘管決定了轉型,但此時的先鋒卡通還並不是前導軟體,還並沒有成熟的關於經營方向與管理體系方面的策略,連基本的遊戲公司運營概念和流程也不是完全清晰——在當時的國內,可以說根本沒有人是對這些完全清楚的——因此,先鋒卡通嘗試了很多方向和方法,而領導著拓荒之路的公司管理人之一,便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前導公司總經理邊曉春,從那時開始的很多年裡,他以真正的對遊戲的熱愛,為中國的遊戲研發和傳媒事業做了許多有重大意義的事情,當然也包括這裡馬上便要提到的這些事情中的一件,就是《電軟》的誕生。

一波回憶殺 電子遊戲集中營 有誰還記得嗎?3

在先鋒卡通的時代,電腦和電腦遊戲尚未在國內得到充分普及和擁有廣泛的市場,因此,當時的很大一部分資金和人力投在了以簡稱FC的任天堂規格家用主機FAMICOM為平臺的遊戲軟體開發上頭,而這段時期最主要的產品專案,是對四款日本FC遊戲的中文化工作。說起來那四款遊戲的名字,也都是至今讓老玩家們想起來也會記憶猶新的非常優秀的大作,分別是《吞食天地2·諸葛孔明傳》、《最強裝甲MATEL MAX》、《第二次超級機器人大戰》以及《賭神·雙六》。但說來有些無奈的是,因為當時該公司沒有足夠的營銷力量,那時的整個國內市場也沒有合適的運作環境,所以這幾款遊戲推出後的成績都不大理想,甚至其中兩部最終賣給了別的公司去行銷。不過,研發經營FC遊戲專案的開動,卻也促使先鋒卡通的領導者們產生了“做一本自己的遊戲資訊雜誌,在填補國內此方面資訊讀物空缺的同時也可以宣傳推廣自己公司的產品”的意向,這樣,便有了電子遊戲資訊叢書《GAME集中營》編輯部的組建,創造歷史的人們,也就在這時開始陸續登場了。組成《GAME集中營》最早編輯陣容的,是薰風、田松、龍哥和老D。

直到今天,在做遊戲開發和遊戲資訊的圈子裡,年紀在四十多歲的人,給人的印象通常都是懂得經營懂得市場,但是對遊戲本身的認識卻並沒有多少的管理層人士。在九十年代初更是如此,但那時至少有兩位經理人雖然處在這種大叔的年紀,但對電子遊戲的瞭解卻比多數年輕人更深入。第一位是真正對電子遊戲抱著熱情和理想而經營公司的先鋒卡通公司——也是後來前導的總經理邊曉春先生,第二位便是深諳經營和管理之道,同時對玩家和讀者們的心理有很充分研究的《GAME集中營》——也是後來《電軟》雜誌主編的薰風先生。

薰風本名劉文雨,北京社會科學研究院哲學所出身,他憑著豐富的人生閱歷和文史哲學知識,成功地調動了從編輯們到讀者們的熱情,使《電軟》得到了成功。雖說比起在第一線的責任編輯,主編往往給人“坐在幕後伸手指指方向,然後便和股東們一起數錢的人”的感覺,但《電軟》能夠快速崛起並且多年來經歷風雨,保持強勢穩佔著國內電視遊戲資訊雜誌第一位,確實全是靠著薰風作為主編的清醒而明快的決斷換來的。而對於田松,大概很多人會感到十分陌生,因為此君在編輯部只待到了《電軟》正式創刊之前就離開了,後來走的道路和電玩關係不大,如今已是北大哲學系博士。不過,若回去翻翻《GAME集中營》第一輯,還是能在很明顯的地方看到他寫的編者話,這說明當時他在編輯部中的地位還是頗為重要的。

接下來要提及的,就是在後來的《電軟》歷史上最有名望的編輯——龍哥邱兆龍了,在這時的編輯陣容當中,他是最年輕的一位,同時也是從心底對遊戲抱著真正熱愛的一位。在King和特工黃等人還未正式加入之前的《GAME集中營》時代,龍哥是編輯中唯一不需要查閱資料而能夠準確回答攻略問題的玩家型人物。他在《GAME集中營》時期撰寫的綜述性文章《十年輝煌任天堂》,也是讓後來無數讀者懷念的名篇。

一波回憶殺 電子遊戲集中營 有誰還記得嗎?3

然後就是北師大出身的老D,這位勤懇踏實的編輯本名劉儒德,也是後來《電軟》早期的中堅之一,他對遊戲方面的知識並非特別突出,但在一些編輯事務性的工作上非常認真負責,因此雖然離開編輯部較早,但有很多老讀者至今也還記得他的名字。

除幾位正式編輯以外,也有很多青少年為《GAME集中營》獻出了自己的一份熱情,基本都是在先鋒卡通公司兼職的大學生,而日後他們中的多數人成為了活躍在國內業界各領域的重要力量,這裡麵包括後來去了美國留學的葉展、葉丁兄弟倆,以及日後在不同時期加入《電軟》陣容的特工黃、King、軟體動物、赤軍等人,今天他們都已經在各自的圈子中成為了赫赫有名的人物。

說到電軟的早期編輯,可能很多老讀者都會想起無類這個名字,關於這位脾氣有少許古怪的神秘編輯的身份有種種猜測,但除了“應該是個有趣的人”這點之外,連性別卻也沒人能完全確定。

筆者就此事做過一回八卦娛記,向龍哥阿King等昔日的編輯求證,得到的比較可信的答覆是“最初時是有人專用這個筆名,但比較早就離開了,而後來就成了不少人都拿來用過的名字”。這樣的話,因為後來不止一個人用這個名字,表現出個性不統一而給人以脾氣有些怪的印象也就可以解釋了。但關於初代無類究竟是誰的問題,卻並未得到確定的說法,筆者個人猜測可能性比較大的是田松,不過也不好斷言。……當然,這段完全屬於閒談。

《GAME集中營》第一輯推出於1993年的夏天,封面是“龍之戰士”海報畫。內容**了數篇無論選題還是內容,即使放在今天也都足以作為雜誌重頭特輯的文章,包括《勇者鬥惡龍5完全攻略》,幻想MUD小說《死亡遊戲》,以及前面提到過的《十年輝煌任天堂》等等。強有力的內容,加上有別於當時其他所有攻略讀物的特有的文化性,使《GAME集中營》一下子抓住了全國上萬讀者的心,對所有讀到這本專輯的玩家來說,簡直如同遇到了一位一直在期待的知音,就這樣《GAME集中營》大名不脛而走,很快便成為廣大遊戲迷家期待的讀物。但是,雖然有了一定的口碑和影響力,實際市場成績卻並不是很理想,客觀地說,應該主要是當時的先鋒卡通在銷售渠道方面運營不力造成的。而且由於編輯部的搬遷,聯絡電話和地址也不只一次改變,造成很多讀者想買卻不知道哪裡有,而先鋒卡通卻堆著很多存書,無法變成回收的現金……94年初春面世的《GAME集中營》第二輯在發行中也遇到了相同的狀況。所以,在《電軟》創刊之前,《GAME集中營》若要算利潤的話其實非常有限,不過先鋒卡通的經營者們也清楚地認識到這主要是在於發行跟不上而並非沒有市場,故而還是決定向前一直走,轉為正式的期刊。而他們也並沒有想到,在轉成《電軟》期刊後,隨著渠道問題的解決、電軟的熱銷和通訊地址的確定,之前庫存的兩輯《GAME集中營》的存書也很快被訂購一空,並且至今也作為傳說中的收藏品而被炒作。正式刊號透過審批,大致是1994年2月左右的事,因為在3月發行的《GAME集中營》第二輯中,已經可以看到將於5月成為正式期刊的啟事。而事實證明他們沒有食言,1994年5月,《電子遊戲軟體》創刊了。

一波回憶殺 電子遊戲集中營 有誰還記得嗎?3

《電子遊戲軟體》創刊號的封面是“半熟英雄”的海報。成員方面,除了原先的幾人外,又有一個名字正式進入了編輯的名單,這就是後來因叛離《電軟》自立門戶,並將《電電》做到幾乎與《電軟》分庭抗禮而得以名動四方,但同時人們對其評價也是譭譽參半的阿King。本名叫做索冰的King,若純以對遊戲軟體的見識而言,可能是《電軟》歷代編輯中最廣的一個,而他除了電玩之外的興趣和經歷相當之雜:工藝美術專科出身,也做過流行歌手,在離開《電軟》後除了拉起《電電》的隊伍與老東家電軟對抗之外,還開起了酒吧和遊戲廳……這種有衝勁的性格,註定了他在《電軟》這列快車早期的開拓之旅中成為幾乎可以和龍哥並稱雙璧的重要動力,也註定了他將成為《電軟》日後的不安定因素。除了新編輯外,雜誌半數以上的重要作者也在創刊號時便基本得到了確定,裡面包括了主持每期電腦遊戲綜述欄目“電腦遊戲月旦評”的軟體動物(汪寅);撰寫專欄“三國遊戲縱橫談”的赤軍(王歆)與先鋒卡通老總邊曉春;還有負責硬體知識欄目的特工黃(黃昌星)——他們在那時發揮的作用已經不僅是作者,而是接近兼職編輯的程度——在這些強力作者主持的專欄以外,再加上龍哥和King兩人負責的世嘉MD和超任SFC遊戲攻略與國內外新聞作為填充雜誌實用資訊量的主體,以及薰風主編親自翻閱資料書並執筆的重頭連載《電子遊戲十年》,一本內容充實的雜誌就這樣開始了它光輝的歷程。這時的《電軟》還是雙月刊。

到了7月,隨著《電軟》第2期出版,雜誌社搬出了先鋒卡通公司,在北京地安門附近確定了住址,這標誌著雜誌社已經從先鋒卡通公司獨立出來,開始了完全自主的運營。與此同時,後來被通稱為“S·P”的ShadowPhoenix(蕭騰)來到《電軟》就任編輯,此君頭腦靈活,十分擅長髮揮雜誌商業性和娛樂性並重的風格,主持的欄目生動活潑,很快便贏得了讀者們的廣泛歡迎,加上他在處理雜誌日常運營的各種事務方面也有著相當出色的能力,就這樣確定了他在《電軟》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雜誌社內部人才濟濟的同時,《電軟》的發行方面也出現了可喜的局面,這應該說主要拜薰風主編決定與二渠道書商展開全面合作之賜。有了二渠道發行的強援,雜誌在全國市場的覆蓋面迅速擴大,雜誌社從上到下每一個人都在欣喜地看著,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一期期地發到越來越多的讀者手中……

值得紀念的發展時期——《電軟》也好,整個業界也好……(1994-1995)創業之初的《電軟》,基本是一帆風順地在穩步發展著,發行方面已經順暢地開通了道路,內容方面也有龍哥、King、S·P、老D等勤奮可靠並且時有精彩表現的小編和一批優秀的作者們在保證著質量。當時的《電軟》除了從創刊時便一直持續的幾大招牌專欄之外,還有一個每期放在卷尾的很小的欄目叫做“電刑室手記”,專門登載編輯部裡的各種趣事,原本只是個消遣的小東西,但卻意外地受到了廣泛的好評,也為雜誌多聚集了不少的人氣。那個時期,同樣在做電視遊戲資訊的也並沒有幾家,一是比電軟稍後一點創刊的《家用電腦與遊戲機》,該刊內容是以PC遊戲和軟硬體資訊為主,原本側重點便不在家用機遊戲上面;再一家相對有點氣候的,是一名書商做的叢書《電玩一族》,但因為沒有強有力的編輯和作者,在資訊的充實度和文化性的競爭力方面終究無法和《電軟》一爭高低。應該說對《電軟》而言,那時是即便不求快速擴張,也足以穩守陣地的局面。然而薰風畢竟不是尋常的經營者,他十分了解居安思危的道理,一方面絕不能只憑著短短几個月的銷量上升就認為已經雜誌已經在市場上站穩了腳跟,必須時刻調整發行策略,寧可每期印數少於各地銷售商發來的定單數量,也不能頭腦發熱地貿進;另一方面在雜誌本身,必須一邊增加頁碼一邊為刊物的內容增添新的元素。而在薰風的密切留意下,這帶來新鮮活力的血液,到來的比預想中更快,而且比預想中效果更好。首先注入的新血,便是前文曾提及的《電玩迷》編者葉偉和張弦,在1994年接近尾聲的時候,加盟成為《電軟》的特邀作者。關於葉偉和張弦加盟一事,在幾年前世紀之交時,薰風曾在《電軟五週年紀念特輯》中的雜誌回憶錄中有所提及,在此筆者摘錄如下,一來是偷個懶,再來也是為了讓歷史不至於在轉述中走樣:

To be continue。。。。。

一波回憶殺 電子遊戲集中營 有誰還記得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