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繪畫

芥川龍之介,在書籍中經歷人生,看透人性,還有誰比他更清醒

作者:由 歐陽欣 發表于 繪畫日期:2022-01-09

秋山圖芥川講的是什麼寓意

文/歐陽欣

看了黑澤明導演的《羅生門》,感慨於導演將人性剖析得如此明晰,透過對每個人物的刻畫,將人性的自私,貪婪和偽善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不禁毛骨悚然。

為此,我又去看了原著作者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集《羅生門》。看罷此書,不禁感慨,原來黑澤明對於人性的剖析是建立在芥川龍之介對於人性的認知的基礎上的,於是,便對作者芥川龍之介有了興趣。

這個生於東京,死於東京的日本本土作家,有著異於常人的悲苦的身世,也有著如利刃一般的眼睛,削肉剔骨,看透人性根本的醜惡與良善。

芥川龍之介,是一個真正把人性摸透的短篇小說家,他不遺餘力地把自己看到的,體會到的一切化為文字,寫成小說展現給世人,告訴世人如何避免人性的醜惡,如何保持良善的內心。

芥川龍之介,在書籍中經歷人生,看透人性,還有誰比他更清醒

芥川龍之介35年的人生,只用“悲劇”二字形容足矣

芥川龍之介的一生顯然是悲慘的,他的悲劇從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了。他的原生家庭經營著牛奶業並且擁有牧場,生父叫新原敏三,母親是芥川富久,家庭還算富足,但這一切卻與他無關。因為他的舅父沒有兒子,而父親並不是很喜愛這個兒子,所以龍之介被舅父收養,改姓芥川。

母親在生下芥川龍之介八個多月後便突然精神失常,發了瘋。此後,芥川龍之介陪著瘋母過了長達10年的非正常生活。芥川龍之介在自傳裡說,

自己一次也沒有從自己的母親那裡得到過母親一樣的關懷

一個發了瘋的母親,哪裡還能夠給孩子足夠的母愛呢?從小就缺失母愛的芥川龍之介,也一樣缺失父愛。在芥川龍之介生母去世後,父親很快就廢棄了他長子的繼承權,並銷去他在新原家的戶籍,於是龍之介正式成為芥川家的養子。

芥川龍之介,在書籍中經歷人生,看透人性,還有誰比他更清醒

本以為被舅父收養是逃離了一個火坑,但實際上不過是又跳入另一個火坑罷了。

按照芥川在《大導寺信輔的半生·貧困》中的自訴,養父家屬於

“中產階級的下層,為維持體面,不得不格外苦熬

”。面對養父家教嚴格,注重繁文縟節的家庭,只是養子的龍之介便要學會隱忍,學會隱藏自己的情緒,學會討人喜歡。

芥川龍之介在遺書中寫道

“我是個養子。在養父家裡,從未說過任性的話,做過任性的事兒。”

可見他對自己的隱忍其實是不滿的,他缺失了一個孩童該有的歡脫和任性,早熟給他的性格蒙上了一層灰紗,為他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童年缺失母愛,少年壓抑內心,而成年後的龍之介也未必能夠事事順心。初戀遭到養父一家人的反對,終不得果,龍之介甚至為此和一度分外疼愛他的大姨母反目成仇。此外,生父和養父事業的失敗讓他不得不扛起養家餬口的重擔,一個人養四個老人(生父,繼母,養父,養母),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芥川龍之介,在書籍中經歷人生,看透人性,還有誰比他更清醒

被生活的重擔壓得喘不過氣來的芥川龍之介患上了嚴重的神經衰弱症,失眠症,要靠安眠藥才能夠入睡,後來又由於過度服用安眠藥,得了幻想症、胃病、痔瘡等雜七雜八的病。他不僅受著肉體疼痛的折磨,還承受著心裡疾病的蹂躪,他就像一隻已經精疲力盡的駱駝,在等待他的最後一根稻草。

35歲那年,芥川龍之介迎來了那根稻草。他的二姐家被一場大火燒得乾乾淨淨,由於二姐一家早前為家宅投了鉅額保金,所以,二姐夫被懷疑故意縱火騙保,為此,二姐夫臥軌自殺。二姐家借的高利貸便落到了龍之介的肩頭上,為了姐姐四處奔走的他終於熬不住了。

芥川龍之介在家中臥室吞下致死量的巴比安自殺,他眾人留下遺書,還留了最後一篇文章《給老朋友的信》,文章裡提到“

自殺者也許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自殺。我們的行為都含有複雜的動機,但是我卻感到模模糊糊的不安,為什麼我對未來只有模糊的不安呢?”

從這段文字,我們便可以看到,去意已決的龍之介是因為看不到未來的希望而選擇去死的。身世的悲慘,加上成長過程中的孤獨,和長大成人後的巨大無力感讓芥川龍之介沒有了繼續活下去的勇氣。

一個從小就沒有父母疼愛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要處處壓抑自己的慾望,謹言慎行,這樣違背天性的成長很大程度上會引起孩子性格的扭曲,造成心理畸形。有的人會因此成為報復社會的危險分子,而有的人則會成為傷害自己的精神病人,芥川龍之介是後者,他無處宣洩的情緒壓抑在內心裡,無法在沉默中爆發,便選擇在沉默中滅亡。

芥川龍之介,在書籍中經歷人生,看透人性,還有誰比他更清醒

在書籍中經歷人生,看透人性,芥川龍之介的創作秘籍就藏在閱讀裡

芥川龍之介大小就身體孱弱,再加上家教之嚴,所以他很少有出去玩耍的機會,養父一家雖是沒落世家,但依然注重傳統教育,所以他很早就接觸到了中國和日本的古典文學。

據說芥川在小學四年級便能夠寫出“但將落葉焚,夜見守護神”的俳句來,可見其文學天賦有多高。到了中學,芥川的漢文修養在學校裡已經嶄露頭角,他除了熱衷於中國和日本的古典文學,也開始涉獵歐美文學。大量閱讀給芥川龍之介的寫作之路打下了堅實基礎,傳統文學的薰陶讓他對人性有了敏銳的認知。

芥川在閱讀的過程中加入自己的思考,在思考之餘擴充故事,改編故事,在書籍中經歷人生,收穫啟迪,甚至揣摩人性。芥川獨闢蹊徑,直接從傳統文學中獲得靈感,創作出屬於自己的作品。是的,芥川龍之介的許多創作靈感來源於中國和日本的古典小說,他本人也直言不諱,曾在《我與創作》中承認自己的小說素材“大抵得之於舊書”。

芥川龍之介,在書籍中經歷人生,看透人性,還有誰比他更清醒

在芥川龍之介的文字裡,我們確實能找到古典文學的蛛絲馬跡。芥川1915年發表在《帝國文學》上的《羅生門》,1916年發表在《新思潮》復刊號上的《鼻子》,以及後來被黑澤明拍成電影的短片小說《竹林中》都取材於日本十二世紀的短片小說集《今昔物語》。

而以上三部作品可以說是芥川的代表作,也是文學界人士提到芥龍之介必須會討論的作品。這三部作品雖然取材於《今昔物語》,但芥川卻給他們賦予了新的生命。

《羅生門》篇幅短小,不到五千字,但卻把門丁在道德和邪惡的邊緣來回試探的抉擇之艱難寫的跌宕起伏,耐人尋味。《鼻子》一文,芥川龍之介用他帶著嚴謹認真的文字講了一個詼諧卻意味深長的故事。透過內供本人對鼻子的煩惱以及他人對內供的嘲笑將“旁觀者的利己主義”和幸災樂禍寫得深入淺出。日本著名小說家、劇作家久米正雄說:

《鼻子》既是芥川的處女作,也是他“最後”的作品,最為完美,最為成功

。而《竹林中》更是透過一起命案表現人性的自私和無知,從多個角色,多角度講述同一件事情,錯綜複雜卻不給出結果,讀完後卻讓人慾罷不能,感慨作者的文學功力之雄厚。

芥川龍之介,在書籍中經歷人生,看透人性,還有誰比他更清醒

除了這三篇小說,芥川還創作了許多中國題材小說,如《女體》《黃粱夢》《秋山圖》《南京的基督》等等,讓人不得不欽佩芥深厚的漢文學功底。此外,對宗教分外上心的他還寫了許多與基督教有關的小說,如《基督徒之死》《聖·克利斯朵夫傳》《基督徒之死》等。

芥川深厚的文學功底是他在閱讀中錘鍊自己的結果,同時強大的思考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給了他剖析人性的可能,所以才能創作出如此深入人心的作品,讓人們看到了人性的本質。

在人性陰暗的地方,發掘攝人心魄的美

看過芥川龍之介文字的人,如果沒有好好思考其文字裡所傳達的意思,很多人會認為芥川是魔鬼,他把人性極致的黑暗描寫出來,釋放出來,讓原本有希望好好活下去的人,頓時失了活著的樂趣。但其實,仔細去閱讀芥川的文字,你就會發現,他的文字雖然寫了許多人性黑暗的一面,但卻在這黑暗裡為我們找尋一道光明。

芥川龍之介,在書籍中經歷人生,看透人性,還有誰比他更清醒

著名翻譯家高慧勤這樣評價芥川的文字:“芥川的小說,因探求人性,而揭露人性之惡,但並非為揭露而揭露,實是他對人性善的一種嚮往,對美好追求的一種折射。”

魯迅先生說,芥川的作品所用的主題多是希望之後的不安,或是正在不安時的心情。

他還說過,真正的猛士,敢於面對淋漓的鮮血,敢於面對慘淡的人生。

而芥川龍之介正是猛士,他不僅僅敢面對慘淡的人生,他甚至敢直視人性的黑暗,毫不畏懼地去揭露它,去譴責它,去抵抗它。越是黑暗可怖的地方,越需要揭開來曬一曬陽光,去一去陰暗。

有句話說,凝視深淵,深淵也在凝視你。最難能可貴的是,在凝視深淵之時不被那深淵的凝視所震懾,芥川是一個從不怕凝視深淵的人,在深淵邊上行走,是他文字所表達的一種謹慎,換句話說,就是他用短片小說警示世人,人性良善的另一面是罪惡無比的深淵,人時刻要警惕自己腳下的路,不要一不小心掉落深淵。

芥川龍之介,在書籍中經歷人生,看透人性,還有誰比他更清醒

雖然芥川的《羅生門》《鼻子》《竹林中》等諸多作品都揭示人性的黑暗和世道的恐怖,都是芥川對人性黑暗深淵的揭示,但芥川從不曾放棄過對人性善的探索,在寫惡的同時,他也塑造了很多至善之人。

在《南京的基督》中描寫了一個身處陰暗世道之中,卻儲存良善之心的妓女的故事。那個為了生存出賣皮肉不幸染上梅毒的姑娘,雖然聽說把梅毒傳染給別人,自己便能治癒,卻依然堅定地拒絕做這樣醜事,為此一天天消瘦,幾乎快要餓死。芥川顯然是看不了好人餓死的,又安排了一個所謂的“基督”騙子去拯救她,讓她得以痊癒。

而在《基督徒之死》中則寫了一個至真至善的基督徒被人誤會,最後慘死的故事,在這個故事裡雖然好人不得善終,但在最後我們看到那些愚昧之人的醒悟,看到好人依然在堅持自己的立場,沒有因為世人而變壞。

芥川在《基督徒之死》的最後發出感慨:

“人生剎那間的感明,實千金難求,至尊至貴。好有一比,人之煩惱心如茫茫夜海,當一波興起,明月初升,能攬清輝魚波上,豈非生命之意義?如此說來,知羅連卓之最後,亦足以知其一生耳。”

芥川龍之介,在書籍中經歷人生,看透人性,還有誰比他更清醒

芥川對羅連卓的肯定和敬意,讀者均能在字裡行間捕捉到,“人生剎那間的感明”“千金難求,至尊至貴”,對於芥川而言,良善是最尊貴的禮物,是明月出升的溫柔,是生命最初的意義。在暗夜裡摸索前進,就等一盞燈或是一輪明月,無論是多微弱的光,都能夠照亮人生前進的道路。

在人性陰暗的地方,發掘出攝人心魄的美。

這是芥川龍之介短暫一生的使命,也是他為世人留下的光榮。

我是歐陽欣,一個熱愛閱讀的妹子,歡迎關注我,一起閱讀,一起收穫,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