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莊子:徐無鬼兩次拜訪魏武候,討論了心性與自由,也是無為的道理

作者:由 國學書舍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2-08-12

請比上古無為代,老去何妨從笑傲

《莊子》:徐無鬼兩次拜訪魏武候,討論了忘我的心性,也是無為的道理。

莊子:徐無鬼兩次拜訪魏武候,討論了心性與自由,也是無為的道理

在《莊子》之中,有這樣一個篇章,叫做“徐無鬼”,是莊子中的一個長篇,透過其中的故事,來倡導了一種無為的思想。

在這個篇章之中,對於現實生活的體驗,以及莊子思想對於人生的感悟,在其中展現的淋漓盡致。

徐無鬼是開篇的人名,以人名作為這一篇章的名稱。在這一篇章的文章中,就從徐無鬼兩次拜訪魏武候的事情展開討論。透過與魏武候的對話,闡述的是一種去除好惡之心,秉持無為而治的一個道理。

在世俗之中,因為很多人對於物慾都有一份執念,沉浸在物質的瑣事之中時,少了一種明心見性。而徐無鬼所說的道理,正是提醒我們要懂得適當平衡內心心性的道理。

莊子:徐無鬼兩次拜訪魏武候,討論了心性與自由,也是無為的道理

徐無鬼拜訪魏武候,講述忘我的智慧

有一天徐無鬼透過女商的介紹去見魏武侯,魏武侯就對他說:“先生受苦了,你是不是在山裡面太過於辛苦,所以才肯來見我。”

徐無鬼就說:“我是來慰勞你的,你總是追求嗜好和慾望的滿足,強化自己的價值判斷,那麼生命本質就受到傷害。你要學著減少物質享樂,放棄價值判斷,否則你的身心會很累,我是過來慰勞你的,你有什麼好慰勞我的呢?”

魏武侯聽了,若有所思的點點頭,沒說話。

徐無鬼又說:“我曾經跟你說過,我的相狗術,下等才質的狗,只要是得到了食物就滿足了,這是狐狸的德性。中等的狗,眼睛看得高望的遠。上等狗,可以把形體看作不存在。

我的相狗術又不如我的觀馬術,我觀察別人訓練馬的時候,走直線要和墨線相符,走彎路要和鉤齒相一致,走方隊要和尺子相符合,走圓圈要和圓規一致,這就是最好的馬。

莊子:徐無鬼兩次拜訪魏武候,討論了心性與自由,也是無為的道理

但是趕不上天下最好的馬,天下的好馬有天生的才能和用途,走路好像無所畏懼,好像有所失落,這樣的馬,跑起來像風一樣,轉眼就不知去向。”

魏武候聽了之後,很開心的笑了。

徐無鬼和魏武侯見過面之後,走出來的時候,女商問他:“先生用了什麼方法讓魏武侯這麼開心,我向魏武侯介紹四書,還有其他對國君大有功績的人不計其數,但魏武侯也沒有這麼開心過,你用了什麼辦法來取悅國君呢?”

徐無鬼說:“我不過是告訴他相狗,相馬的相術而已。”

這裡所說的就是徐無鬼和魏武侯見面聊天的其中一個片段,魏武侯剛想安慰徐無鬼,徐無鬼反過來對魏武候說了一些道的原則。

其實徐無鬼所說的減少生活的享樂,放棄價值判斷,正是道家思想中提倡的無為而治,順應自然的道理。

莊子:徐無鬼兩次拜訪魏武候,討論了心性與自由,也是無為的道理

《道德經》中說: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捨棄物慾的誘惑和華而不實的虛名,保持一種簡單樸素而又滿足的生活,這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一個事情。

如果一味的透過外物的得到,而滿足自我內心的時候,自己內心反而會更加的空虛和寂寥。

這樣的人生是一種拖累,無法抵擋外界物慾的時候,就會無限制的滿足自己的慾望,這樣的人生是毫無價值和意義的。

而徐無鬼就說“放棄自己的價值判斷,否則你的身心多累,”這些話說完之後,讓魏武侯感到特別的開心,那是因為點化了魏武侯,讓魏武侯有一種豁然開朗的頓悟。

有的時候人生正是這樣,大多數人所執念的,正是自己人生的一些外物。如果能得到一些點化,透過不一樣的角度來聽取一些智慧,那麼這樣的人生,則會少了許多彎路與拖累。

莊子:徐無鬼兩次拜訪魏武候,討論了心性與自由,也是無為的道理

徐無鬼與魏武侯討論生命與心性的道理

徐無鬼第二次又去見魏武侯,魏武侯說:“你住在深山老林裡,吃糠咽菜,遠離寡人已經很久了,現在你老了還想嘗酒肉的滋味嗎?我還能享受國富民強的福氣嗎?”

徐無鬼就說:“生於貧賤之中,沒有祈求得到君主的官祿,我是來慰勞你的。”

魏武侯說:“你怎麼又是來慰勞我的呢?”

徐無鬼說:“慰勞你的精神和身體,天地之間,對於世間萬物的滋養是一視同仁的,居高處,不可因此有高人一等的狀態。居底處,也不能自認為矮人一頭。

您作為大國國君,讓老百姓受苦,來滿足自己的享樂,你心神不寧,而心神喜歡平和而厭惡自私。自私是一種問題,所以我來慰勞你。”

莊子:徐無鬼兩次拜訪魏武候,討論了心性與自由,也是無為的道理

魏武候說:“我想見你很久了,我打算同情百姓,併為了道義,而停止戰爭可以嗎?”

徐無鬼就說:“不可以,同情百姓也是坑害百姓,如果你拿道義去管理百姓的時候,並不會成功。建立愛民唯一的好名聲也是作惡的工具,你已經在施捨仁義,但是卻近似虛偽,因為有形式的仁義都是有形式的虛偽。

有了成就就會驕傲,有了辯論就會開戰,那個時候你就會無限制的滿足自己的私心和心性,這樣的戰爭是沒有好處的。所謂的勝利表現在哪裡,你不如停止戰爭,修養內心的性情,順應天地而不干擾他,哪裡還需要刻意停止呢?”

莊子:徐無鬼兩次拜訪魏武候,討論了心性與自由,也是無為的道理

徐無鬼與魏武侯在第二次見面之中,強調的就是以心性自由為幸福,但是世俗之心卻是心性最大的一個枷鎖。

世俗總是產生很多欲念,讓我們產生對於外界有形的一個虛偽。而道家中所說的強調心性的自由,才是我們應該修身養性的一個根本的道理。

在道家思想中提出的“是以無為清淨的正道來治理,以奇詐、詭異的方法來用兵,不去擾民來取信於天下,”也是對於管理的智慧,就是清靜無為。

不參與主觀的意識,更不以仁義的外貌去標榜自己,不去刻意的去約束,以這種態度去管理就是最好的智慧。

莊子:徐無鬼兩次拜訪魏武候,討論了心性與自由,也是無為的道理

主觀妄為的人生必然失敗

其實對於我們的人生來說,也有同樣的道理,我們治理自己人生的時候,由於需要有一種無為的清靜,對於事物不參加主觀意識的干涉。

世間萬事萬物都有它存在的一個獨特方式,而不能人為的去強加干涉,如果主觀意識強加干涉,就是違背了事物的規律,必然會受到懲罰。而且你做這件事情的時候,也定然不會成功,對於為人處事,都是這樣一個智慧。

俗話說千人千面,每一個人都有每一個人不同的性格,各有所好。

有一些人喜歡特立獨行,有一些人喜歡隨和熱鬧。芸芸眾生,個人的性格不同,所以我們與人處事的時候,怎麼能強加的去幹涉他人,讓別人歸順自己呢。

道家思想中,反覆強調順其自然的道理,就是讓我們按照不同的特性和狀態去發展,這樣才可以確保人心安穩。

所以說做事的時候,把極端的思想狀態去掉,把有為的心態去掉,就好像徐無鬼之中所說的一樣“魏武候都是強化自己的價值判斷,那麼生命本質就會受到影響”。

莊子:徐無鬼兩次拜訪魏武候,討論了心性與自由,也是無為的道理

所以無為之心,就是保持一顆平常心,在這樣的過程中,讓內心逐漸親近,內心妄念逐漸減少,最後達到一種無為。這並不是一種消極的無所事事,而是不妄為,做到了合情合理,合乎自然規律,就是無為而無不為。

表面上無為是一種消極的倒退,其實無為才是真正的一個智慧。它能避開很多矛盾的地方,更能避開很多受到災禍的機會,使自己的人生暢通無阻,從而達到無為無不為的一個境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