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簡述中國哲學體系的邏輯結構——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作者:由 傳統文化哲學學習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2-11-30

小子何敢讓焉 解釋

前面我們學習了中國哲學概論,天地人是中國哲學的起點,道德是中國哲學的核心概念,象數和名學是中國哲學的研究方法。下面,再對中國哲學概論從總體上分三個方面做個簡要的總結,一、中國哲學的邏輯體系;二、中國哲學的發展史;三、學習中國哲學的意義。

古代一般不把哲學作為整體進行抽象論述,更多地把深刻的理論放在生活中表達。孔子曰:

“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這也是中國哲學的一個鮮明特點。今天,由於邏輯學的發展,我們可以把中國哲學作為整體進行體系化,構造出中國哲學的邏輯結構。

簡述中國哲學體系的邏輯結構——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我們可以以

“中”字為起點,演繹出中國哲學體系。“中”是中國哲學的概括,“中道”貫穿了整個中國哲學史。故宮中和殿的匾額上書寫著“允執厥中”。

方孝儒曰:“聖人之道,中而已矣,堯、舜、禹三聖人為萬世法,一‘允執厥中’也。”

由中演繹出道心和人心,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被稱為十六字心傳。

離開螢幕,看看周圍的世界,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之中,

“我”是這個世界的中心,我和這個世界合而為一,這是中國哲學的起點。“中”的本義是中心。

《左傳·成公十三年》:“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謂命也。”

這個世界可以分為天地人,人是天地之心,是萬物之靈。

《尚書·泰誓上》曰:“惟天地,萬物父母;惟人,萬物之靈。”

天地人在不停地變化,這種變化是有規律的。天地人的本性及變化規律稱之為

“道德”,天道(天文)、地道(地理)和人道(人文)是中國哲學研究的物件,中國哲學也可以稱為道德之學,人生就是道德踐履的過程。

《周易·繫辭下》曰:“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中庸》曰:“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天文和地理今天主要成為自然科學研究的物件,人文主要成為社會科學研究的物件。認識天文地理的工具是數學,認識人文的工具是名學,名學今天發展為文字學、語言學和邏輯學。數學和名學是由中國最古老的理論

——八卦的“象數”思想發展而來。萬事萬物的現象可以抽象為文字,現象背後是一種數理關係。

《周易·繫辭》:“參伍以變,錯綜其數。通其變,遂成天地之文;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

天有日月星辰,日月星辰精密地運轉,可以用數學進行計算和描繪,形成天象和曆法,稱之為天文。

《尚書·堯典》:“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

地有山川水土風雨,萬物生長,形成陰陽、風水、金木水火土、度量衡,稱之為地理。

《尚書·洪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潤下作鹹,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

人有心,是天地之心;心有性情;人情有喜怒哀樂,人性可以思考,人根據人情利用理性進行思考和行動,稱之為中庸之道,即用

“中”之道。

《禮記·禮運》曰:“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禮記·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

人心的狀態稱為德,智仁勇是人的優良品德。人的品德是透過教化和學習獲得的,稱為大學之道,即長大成人的之道。從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到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一個完整的人生過程。其中修身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認識中庸之道和大學之道的方法是

“誠信”,“誠信”是不要自欺欺人。

《禮記·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人無法離開他人而存在,我們都有父母祖先和子孫後代,都有兄弟姐妹親戚朋友。人與人組成了社會,社會必然有政治。人與人之間需要仁愛,社會需要禮法制度,非禮會受到法律的懲罰,所以

“克己復禮為仁”。

《禮記·中庸》:“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尚書·畢命》:“三後協心,同底於道,道洽政治,澤潤生民。”《禮記·曲禮上》:“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辨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

文學和音樂可以陶冶人的性情,中國曾經是音樂的王國,是詩歌的王國。因為中華文化對禮樂的重視,也稱為禮樂文化。

《毛詩正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禮記·樂記》:“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於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聲噍以殺;其樂心感者,其聲嘽以緩;其喜心感者,其聲發以散;其怒心感者,其聲粗以厲;其敬心感者,其聲直以廉;其愛心感者,其聲和以柔。”

政治的基礎是民眾,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

《尚書·泰誓上》:“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

。政治需要選舉明德至善者為民主,缺少道德的民主必然導致革命。

《尚書·多方》:“乃惟成湯,克以爾多方,簡代夏作民主。慎厥麗,乃勸;厥民刑,用勸。以至於帝乙,罔不明德慎罰,亦克用勸。”

政治的目的是為了國泰民安。政治的內容是

“六府三事”,一言以蔽之為了經濟生產,“府”即財富之意。

《尚書·大禹謨》:“德惟善政,政在養民。火、水、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九功惟敘,九敘惟歌。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勸之以九歌,俾勿壞。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萬世永賴,時乃功。”

人終有一死,從生到死是人生的完整過程。死後的世界是一個未知的世界。

《論語·先進》:“未知生,焉知死?”《論語·為政》:“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我們透過祭祀和未知世界溝通,祭祀的物件是我們生命中重要的人物,我們的祖先和有功德的人物,還有生養我們的天地,今天許多家庭依然將

“天地國親師”的牌位供奉於中堂。

《禮記·郊特牲》:“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也。郊之祭也,大報本反始也。”《禮記·祭法》:“夫聖王之制祭祀也:法施於民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之,以勞定國則祀之,能御大菑則祀之,能捍大患則祀之。”

社會中的

“社”即是一種祭祀儀式。祭祀是人生大事,也是政治大事。

《禮記·祭法》:“王為群姓立社,曰大社。王自為立社,曰王社。諸侯為百姓立社,曰國社。諸侯自立社,曰侯社。大夫以下,成群立社曰置社。”《左傳·成公十三年》:“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祀有執膰,戎有受脤,神之大節也。”

簡述中國哲學體系的邏輯結構——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我們有父母祖先,有子孫後代,把我們父母祖先的事功記載下來就是歷史,歷史是人類道德的踐履過程,每一代人書寫一代人的歷史。

《史記·太史公自序》:“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歲而有孔子。孔子卒後至於今五百歲,有能紹明世、正《易傳》,繼《春秋》、本《詩》、《書》、《禮》、《樂》之際?’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讓焉!”

中國的歷史哲學有鮮明的特點,

“春秋筆法,微言大義”是我們熟知的,“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是歷史學家的任務。歷史是中國哲學的信仰所在,我們來自歷史,終將回歸歷史。

《左傳·成公十四年》:“《春秋》之稱,微而顯,志而晦,婉而成章,盡而不汙,懲惡而勸善,非聖人,誰能修之?”《史記·太史公自序》:“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敝起廢,王道之大者也。”

下次,我們簡要介紹中國哲學的發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