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古代“八百里加急”有多快,你知道嗎

作者:由 北青網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2-12-11

古代三百里等於多少

影視劇裡常可見:在沙塵揚起的路上,驛差策馬飛至,衝到一個攏韁立馬的同行近前,遞上公文袋的同時高喝,“八百里加急”,同行不敢有半點懈怠,接過公文袋挎在身上,揮鞭催馬疾去……這就是中國古代遠途傳遞公文的方式,根據其內容的緊要程度,分為一晝夜行程三百里、六百里和八百里加急,途中可在驛站換人、換馬、食宿等。

唐代詩人岑參在《初過隴山》詩中寫道:“一驛過一驛,驛騎如星流,平明發咸陽,暮及隴山頭。”驛差晨起催馬從陝西咸陽出發,晚上就到了千里之外的寧夏隴山(六盤山)。當然,影視、詩文屬於文學藝術作品,難免虛構、誇張,那麼,歷史上真實的“八百里加急”究竟多快呢?

《大唐六典》記載:唐代驛路隔50裡設一站,快馬一個時辰(2小時)抵達下一驛站,每站換騎手和馬匹,24小時可連續行進600裡。《唐會要》記錄:天寶十四年安祿山在范陽叛亂,而唐玄宗遠在3千多里之外的臨潼。5日後,他得到奏報。由此可證實,“八百里加急”日夜兼程的速度是600裡左右。唐開元二十六年,全國有驛站1639個,驛卒2。7萬人,各驛站設有食宿、馬廄、驛車等生活交通設施,從驛站過境的車、馬、人要出示官府的“郵符”,而上奏朝廷的“八百里加急”須持有兵部特製的“火票”。

宋代《五經總要》記述:“因受(今遼寧朝陽市)東百八十里,九遞至燕郡城(今遼寧義縣),自燕郡城東行,經汝羅守捉(今遼寧北鎮),渡遼河十七驛至安東都護府(今遼寧遼陽市)約五百里……”可見,當時從朝陽到遼陽600餘里路途,設有驛站17個,“八百里加急”即日可抵。

“八百里加急”不僅是朝廷向地方傳達旨意、官府運送緊急奏本的綠色通道,也有著不可替代的軍事意義。

《資治通鑑·宋紀三》記載:公元430年,北魏元帥吐谷珪統領2萬鐵騎,從幽州起程討伐宋國領地濟南。當時,宋國從幽州到濟南設有偽裝成酒樓、客棧、茶館的30多個驛站。魏兵剛出城,宋國密探便策快馬走驛站,僅用兩天就報知了濟南郡守蕭承之,他馬上集結周圍的兵力,撤離城內8萬餘百姓,設下埋伏“守株待兔”。魏兵行進4天抵達濟南,卻見四門大開,城內卻空無一人。吐谷珪正在納悶,城外喊殺聲突起,數萬宋軍把魏兵死死困在城中,不到3天,城內糧草斷盡,吐谷珪只得率眾投降。這就是歷史上得勝於“八百里加急”傳遞情報的戰例。

決定明清興亡的薩爾滸戰役,既是努爾哈赤與明朝的實力較量,更是一場傳遞情報的比拼。1619年,明將楊鎬率30萬人馬,分4路兵伐後金的首府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當時,明朝在河北、遼東、熱河等地設有30多條驛路200多個驛站,日夜有驛卒策馬傳遞情報,調動、協調各路人馬配合行動。而這邊的努爾哈赤也密令安插在明朝廷內的百餘名內線,窺探明軍人馬的動向,每天有數十份情報送抵後金。潛伏在明朝兵部的間諜劉同顧,在得到楊鎬的戰略部署後,立即假匿兵部文書,利用明朝廷“八百里加急”傳遞,在明軍發起總攻的前半天,把情報送達努爾哈赤的手中。在掌握了明軍的戰略部署後,努爾哈赤及時調兵遣將,最終用5天時間殲滅了明軍20餘萬人,獲得薩爾滸戰役的全面勝利。

“八百里加急”不但傳送信函,也運遞物資,如軍需、貢奉、賞賜物品等。比如從廣東給遠在西安的楊貴妃送荔枝,從福建為身居汴梁的宋仁宗送鮮魚等,迢迢數千裡卻仍能保持果鮮魚活,足見當時運遞的疾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