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孟子》:居仁由義,利在其中——以正道生財,以道義得財,以正義用財

作者:由 學思觀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3-02-01

所見所為是什麼意思

從今天起,我們進入《孟子》或亞聖孟軻的精神世界,探究其給予我們留下來的精神財富。開篇,主要圍繞仁義與利的關係展開。重點解答以下問題:

什麼是義利觀?

為什麼說居仁由義,則利在其中?

為什麼《孟子》提出

“曰仁義而已,何必曰利”的主張?

對於現今的我們

人生修為

來說,如何處理義與利的關係?

正如孔子

學也,祿在其中矣

”(《

論語

·

衛靈公

》)

的思維一樣,孟子

則重點

居仁由義則利在其中

人生哲理

對於儒家

思想這一古代

聖學,

亞聖

孟子的一大功績,

便

是在仁之

道德

外更凸顯義之價值。義者,利在其中。孔子雖有見利思義之說,但尚未明確言說利在義中。

孟子

把義視為人際之間調節利益關係的人倫價值,深刻揭示了利之貞和

便

是義的思想

意蘊

彌合

了將義與利二分的思維,並將王道之義視為謀利之本。

這一義利之辯的論說,出自

《孟子

·梁惠王上》

原文是:

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

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 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土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徵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梁惠王的

“利吾國”,所追求的是實在、近前的功利、利益,而孟子的“亦有仁義而已”,乃旨在藉由建立正確的政治導向和用人指向,確立取利或得利的根本之策或道術,謀求的是

合理而

長遠的王道之利。

《孟子》:居仁由義,利在其中——以正道生財,以道義得財,以正義用財

以仁義取利,既是堅守道德、道義,又是正當、合理獲得。

孟子的義利觀,是在孔子

“見利思義”基礎上所提出的如何處理義與利關係的價值學說和思想主張

亦即是在

堅守仁義

道德

原則的同時,獲得自己個人的正當權益。

仁者愛人,立己則立人,達己則達人。義者裁分而宜,公正、公平利益分配,則各得其所。仁者,不獨其親而親人之親,不獨其子而子人之子,則利於人。義者,忠於

而不獨利於己,先

而後己,故能利其

。居仁由義則利在其中的意旨,就在於此。

在義與利之間的關係上,義是利之貞和者,言義則正當的個人利益內涵其中。言義,則利在其中,而非是說利在義外。合理之利,公正、公平之利,就是義的價值所在。

義之價值,

主要

體現在如何分配、支配和使用利之上。公平分配,公正支配,合理使用,

便

是在貫徹義的價值。看見利益,想要獲得之乃人之常情,而正當的獲得

是人的權利

又是人的責任義務

在獲取利益

權利

上,

乃是

取之有道,

“見利思義”。

不剝奪他人獲得同等利益的權利,便是義之合理的義務準則和責任要求。

在尊重和認可正當的利益上,

孔子

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

”(《論語·述而》)

論說,

正是

追求合理利益的思想雛形。

富而可求

”,便是取之有道的價值意旨。

在獲取利益上,取之有道

便

是以仁義獲利,而取之無道就是非仁非義之掠奪。孔孟的非義不取之主張,就是在貫徹

“見利思義”的價值觀,也是堅守取之有道的價值原則。

這一人生道理是:

一味急功近利,謀取私利,反而不得其利,還將失利於亡

滅身。

人心若是

“後義而先利”,則求利不厭其多,必然是“不奪不饜”。如此,則爭奪生,而禍亂起

《孟子》:居仁由義,利在其中——以正道生財,以道義得財,以正義用財

以義取利,是原則問題;從政治導向上言,又是方向問題。

針對唯利是圖、相互爭利而導致禍亂的弊害,規避的唯一良方就是:以仁義治國,先義而後利。在以仁義為導向的治國實踐中,上率行仁義,人人追隨仁義,則人人不獨利己而利人,則上下互利。

從上行下效的負面效應上,上愛好什麼則下必喜歡做什麼。俗話說:上樑不正下樑歪。

如果在上者或統治者一味追求

“何以利吾國”的急功近利,則大夫、土庶人必然也會追求“何以利吾家”和“何以利吾身”的自私其利。

“為人臣者,懷利以事其君;為人子者,懷利以事其父;為人弟者,懷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終去仁義,懷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孟子

·告子下》)

一家之長尚利,惹得一家莫不尚利,由是父子兄弟交相攘奪,相劘相刃,必至傾覆而後已。

為人上者尚利,則為人下者求利於上,而不得利則背叛,離心離德。國破家亡,根子在交相尚利。

從一個家庭上說,人人交見利,則無利不起早,而感情淡漠,大難臨頭各自飛。從一個邦國上說,

“上下交徵利”,

必有

“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禍患。

從上行下效的

面效應上,上

倡導仁義

則下必

追隨而見利思義,禮尚往來

君子德若風,小人德若草,草遇風必偃

“為人臣者,懷仁義以事其君;為人子者,懷仁義以事其父;為人弟者,懷仁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懷仁義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 末之有也。何必曰利?”

(《孟子

·告子下》)

如果

一家之長尚義,惹得一家莫不尚義,由是父慈其子,子孝其父,兄友其弟,弟恭其兄,家庭之間已自有一段春和景象

推及於國家治理,上下相敬互利,則同心同德。

這一

人生

哲理是:踐行仁義,雖然不能生產物資利益,卻可合理、公正分配利益,

同時

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基礎上

聚攏人心,眾志成城,

才有可能創造更大的物資利益。

《孟子》:居仁由義,利在其中——以正道生財,以道義得財,以正義用財

人生的唯利是圖必有其

惟仁義則不求利,自無不利。

人生在追求利益上,或是見利忘義,而唯利是圖,因損人利己而反以自取其害;或是見利思義,而公正無私,因利人而利己,達致共贏、雙贏的目的。

居仁由義而利在其中的價值意旨,在

《荀子

·禮論》

中體現為踐行禮義而利在其中的思想觀念。

“孰知夫出死要節之所以養生也!孰知夫出費制用之所以養財也!孰知夫恭敬辭讓之所以養安也!孰知夫禮義文理之所以養情也!”

人若是

苟利之為見

則必是

若者必害

貪求私利,不光不能得其利,反受其害

反之,踐履禮義,則不僅可以獲利,而且可以獲得平安、怡情之幸福。

“人一之於禮義,則兩得之矣;一之於情性,則兩喪之矣”。

人生一於禮義,則不僅可得利、取財以養生,而且可致誠、安心以養神。心身俱得其宜,則兩全其美。

“眾人皆知利利,而不知病病;唯聖人知病之為利,利之為病。”

(《文子

·符言》)

利害之反,禍福之門,不可不察。事或欲利之,適足以害之。大利者反為害,多藏之家必後

殃。

知利反為害,方能居安思危,見利思義,而不自取其害。

在明代儒家學者

夏尚樸

看來

“世人只知有利,語及仁義,必將譏笑,以為迂闊,殊不知利中即有害。惟仁義則不求利,自無不利。”

(《夏東巖文集》)

利中有害的人生哲理在於,追求私利,損人利己,必遭人抵制,而反受其害。居仁由義而不求私利,在互利共贏中,可以各得其所。

對於現今的政治來說,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便

是讓每個人在追求道義的公利中自得其個人合理之利益,同時

使

每個人在增加正當利益之獲得中實現社會的公利擴大化

最終建立

貢獻社會愈大則個人合理利益

所得愈多

機制

對於現今的我們來說,

堅守正確的義利觀,就要以正道生財,以道義得財,以正義用財。

《孟子》:居仁由義,利在其中——以正道生財,以道義得財,以正義用財

孟子

》一書,是

僅次於《論語》而為

中國古代儒家文化的重要源泉,在塑造中國人文價值和人道精神上具有深刻而雋永的影響。現今,我們很多道德倫理、人生情趣和精神底蘊,都與之有著基因傳承的關係。在增強和踐行文化自信中,有必要探究文化基因的精髓,知道我們中國人的生命意義所在,人生志趣和人格理想為何,做一名中國人意味著什麼。

歡迎評論交流探討。文中圖片來自網路,感謝版權原作者。如有侵權,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