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儒家的“禮”指的都是什麼

作者:由 靜逸閱讀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3-02-02

神超物無違什麼意思

文:靜逸閱讀

儒家思想認為“禮”是制亂的根本,天下所有的人如果都遵守了“禮”,那麼就是儒家心目中的“完美世界”了。

朱自清先生在《經典常談·三禮第五》中認為,儒家這種靠“禮”來治理天下的思想,可以叫做“禮治主義”。

那麼這個“禮”到底指的都是什麼呢?儒家所說的“禮”,包括政治制度、宗教儀式和社會風俗習慣這三個方面。

儒家的“禮”指的都是什麼

儒家學者認為,最開始的時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每個人都要滿足自己的慾望,互相之間沒有分工和配合,於是大家就爭起來了,社會也隨之動盪。這個時候就有“聖人”站出來,給大家定出一套“禮”。讓大家按照等級的高低和長幼的次序來分配吃穿住用,分配每個人應該做的工作。如果不按照這種規定去做,就會受到嚴厲的制裁。這種“禮”叫人控制自己的行為,建立起整個社會的秩序,所以可以說是政治制度。

自古以來人們敬畏天,天高高在上,人們認為天能掌管人間的生殺賞罰,就會對天進行祭祀活動。地生萬物,如果大地的生產不夠了,就會鬧饑荒,所以大地的力量也引起了對地的信仰。

古時候天子諸侯祭天地、祭社稷山川,都是這個原因。

儒家的“禮”指的都是什麼

儒家學說認為這些信仰都是“報本返始”的意思,就是說我們要慶幸生命的延續,追念本源,感恩懷德,努力去作報答。儒家還對親人去世以後喪禮如何進行做出了種種規定,最主要的比如三年守孝之類,也是建立在感恩的基礎之上。並且還按照血緣的親疏遠近,規定了喪禮的隆重程度的不同。儒家的這種“禮”,可以說是宗教儀式。

儒家對日常生活中很多大事的程式也都有著自己的規定,比如婚禮、宴會等。我們對待朋友、對待君主、對待父母、對待兄弟姐妹、對待子女以及夫妻之間,都有相應的“禮”,都有儒家的規矩,比如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我們平時吃飯、喝茶、言語、行動,也都有一定的規矩,要符合“禮”。儒家的這些“禮”,就應該歸於社會風俗習慣一類了。

儒家的“禮”指的都是什麼

儒家所說的這些“禮”,很多並不都是實際施行的,而是他們追求的理想,是他們想象中的“完美世界”中才能夠適用的行為標準。

我們如今社會的實際情況和儒家學者們想象中的“完美世界”的情況並不相同,人們的生活也跟著發生變化,很多“禮”就沒有必要再施行了。

朱自清先生說,“不近人情的偽禮,只會束縛人”。所以我們現在要辯證地看待儒家的“禮”,有些“禮”,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必須要在我們手裡發揚光大;有些“禮”是繁文縟節,是封建的糟粕,我們要加以摒棄。

儒家的“禮”指的都是什麼

漢代以後的儒家學者學習“禮”所用的“教材”有三種“經”和很多的“記”。三種“經”指的是《儀禮》、《禮古經》、《周禮》,其中《禮古經》已經失傳了。《儀禮》和《周禮》相傳都是周公所做,其中《儀禮》講當時“士”的“禮”,可以說是宗教儀式和風俗習慣的混合物;《周禮》是一套理想的政治制度,是儒家學者心目中完美世界的狀態。

“記”是儒家學者雜述禮制、禮制變遷的歷史、以及“禮”的理論著作。他們講述的“禮”,有在現實中實施的,也有他們理想中的,又叫做《禮記》。

《禮記》是一個概括性的名稱,包括《禮古經》的一部分,也包括漢代儒家學者所寫的很多文章,但是流傳到現在的,只有三十八篇《大戴記》和四十九篇《小戴記》。

儒家的“禮”指的都是什麼

經典常談 朱自清

¥

16。8

京東

購買

“大戴”,指的是西漢儒家學者戴德,“小戴”,指的是戴德的侄子戴聖,兩人都是當時的《儀禮》專家。由於《小戴記》裡邊的內容更容易一些,被後世更多的人誦習流傳,所以現在我們再讀《禮記》,基本上就是讀《小戴記》的內容了。

朱自清先生的《經典常談》中收錄的十三堂古典文學常識課,彷彿撥開歷史的重重迷霧,把一部部經典著作的面貌逐漸勾勒清楚,顯現在我們面前。他不對經典的內容做過多的分析研究,而是原原本本地把每一部經典的來歷清楚地告訴我們,給對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的讀者最入門的基礎知識。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