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李煜看破紅塵的一首詞,看似平淡,卻只用12字道出了人生的真諦

作者:由 張赫赫的小宇宙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1-09-18

頻欹是什麼意思

詩經過唐朝二百八十九年的發展後,已經達到了一個無法超越的地步,唐朝後期律味更加生動的詞逐漸開始發展,因為在唐朝時期,詞作為風化場所的消遣娛樂工具,是很難登上大雅之堂的,很多著名的詩人都會寫詞但是都不屑於寫,詩歌才是正經的文學作品。

發展到後唐時期,以為君主的出現徹底改變了這一現狀,他就是李煜。

李煜看破紅塵的一首詞,看似平淡,卻只用12字道出了人生的真諦

李煜,他作為一個亡國之君,才華橫溢自不必說,他將詞的地位逐漸提升到了與詩歌齊平的位置。在以詞為主要文學體裁的宋朝,很多詞作大家基本上都受到了李煜的影響,比如大名鼎鼎的歐陽修、蘇軾、李清照、王安石、辛棄疾等人。

他的詞基本上很好區分,從詞風上分了兩個風格:前期的風花雪月,後期的人生如夢。

無論怎樣,李煜用明淨、清澈、深刻的語言書寫了多篇流芳後世的著名作品。他寫的每首詞中幾乎都蘊含著一個男人在榮華富貴之後尊嚴盡失的無奈與痛苦。

李煜後期所作之詞大多反應了作者內心的痛苦和對以前生活的懷念、對故人的思念。他這一時期的創作全部是帶有悽美色彩的詞作。有一首詞通篇描寫得極為悽美,帶有濃重的後唐主亡國恨的意味,讀來極其傷感,讀者從字裡行間就能體會到李煜在創作時的那種無限的憂愁,這樣的作品讀來看似平淡但是細品之下令人肝腸寸斷。

比如今天小赫赫為大家介紹的這首詞《烏夜啼·昨夜風兼雨》:

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燭殘漏斷頻欹(qi1)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醉鄉路穩宜頻到,此外不堪行。

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

前兩句的情景帶入描寫:昨天夜晚,風雨交加,紙糊的窗子被晚上的陣陣秋風吹得颯颯直響,吵得一夜無法入睡,著實令人心煩。

李煜看破紅塵的一首詞,看似平淡,卻只用12字道出了人生的真諦

看似這句在寫外面的吵鬧之意,但是細品之下,似乎除了“颯颯秋聲”外,外面好像沒有別的聲音了,難道真的是被雨聲蓋過了嗎?不是,除了雨聲再無他音,首句就已經講出了萬籟俱寂,只有擾動作者心絃的秋雨在噼裡啪啦地響著,這一句反而說明了夜的寂靜,秋夜的寂靜,秋夜的銀雨和風無不令讀者覺得過分清冷,幾乎要倒抽一口冷氣。

(此即反話之一)

這樣的寫作方法,最見後主李煜的本色

燭殘漏滴頻欹枕,起坐不能平。

半躺半坐間看到旁邊的蠟燭已經快燃盡了,手邊的破壺更是沒有一滴水,躺著睡不著,坐起來又思緒難平,真不知該如何度過這漫長的秋雨夜。

終於人物出現,這個人似乎在這該睡的時間段顯得過於清醒,因為“燭殘”,“漏斷”(更鼓歇),還一夜不眠。這句話實際上是後面的鋪墊,只有這樣的清醒才有後面對人生深至又深的感慨。難道只有清醒無聊地躺著嗎,不是!“頻欹枕”的“頻”字,表明他在床上是輾轉反側,可到底為什麼這個人他“燭殘”,“漏斷”還不入睡呢?

這恰恰是李煜留下的疑問。

李煜看破紅塵的一首詞,看似平淡,卻只用12字道出了人生的真諦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夢裡浮生。

點題之句,一夜無眠,輾轉聽雨,想來想去想到自己的人生,人世間的事情,如“春水”般東逝,“故國”、“朱顏”、人生說過去就過去了,沒有什麼可值得留戀的,就好像做了一場大夢,醒來仍是自己。

生無可戀,也許是最最普遍的人生感慨了,只不過不同的人理解程度或者理解方式不同而已。此即《維摩經》所謂

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各各隨所解

整句話飄蕩著一股空虛、疑惑的感情,這也許就是李煜能夠引起後人共鳴的基本所在。

李煜看破紅塵的一首詞,看似平淡,卻只用12字道出了人生的真諦

醉鄉路穩宜頻到,此外不堪行。

末兩句是說,現在我每天都想要喝酒,只有喝醉了酒之後,我才能夠讓自己稍稍安靜下來,越是想人生道路平坦,越是多舛,除了道路平坦的地方可以去看看,別的地方不能去。

“醉鄉路穩”

,則其反面是醒者行路之難,故云“此外不堪行”。

(此即反話之二)

這句話是全詞的高潮,將整個詞的高度瞬間拔高:將自己的悲痛納入到所有人的生活感慨,這樣的寫法對北宋時期的詞人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這首詞既沒有沒有用任何典故,也沒有描寫任何的繁華之物,沒有具體的人和事,全詞有的只是一切皆枉然的觀念。樸素但是直接。

讀李煜的後期詩詞,最要理解李煜本身的處境以及遭遇,才能讀懂作者在繁華落盡後玩味其中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