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紅灣村“披綠”記

作者:由 新華網客戶端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2-01-09

披綠是什麼意思

新華社銀川8月15日電

題:紅灣村“披綠”記

許晉豫、馬思嘉

紅灣村,位於寧夏中部乾旱帶的同心縣田老莊鄉,因村莊位於一條雨水沖刷出的幹灣,且村裡的土丘中廣佈紅膠泥而得名。

“以前我們村人多、羊多。為了種地,村民把能站住人的地方都犁了種糧,羊啃光了草皮,光禿禿的大小土丘一年四季一個樣,太陽一照紅得刺眼。”53歲的紅灣村村民鎖成貴說。

而如今,紅灣村的底色已由“刺眼紅”變成了“溫柔綠”。記者來到紅灣村時,曾經光禿的土丘已漸漸披上了“綠裝”,荒灘上20釐米高的野草茂密如氈,農家宅院裡墨綠成蔭。

這樣的改變始於2013年的生態移民。2013年,紅灣村800多人移民到寧夏地勢平坦、交通便利的引黃灌區,村裡的3000多隻羊也悉數“撤離”。這讓生態超載的紅灣村有了喘息的機會。

短短6年間,鎖成貴一家作為留下來的少數幾戶見證了紅灣村的生態鉅變。鎖成貴告訴記者,搬遷前,村裡連個飛鳥都看不到,而如今山綠了起來,飛鳥、野雞漸漸多了起來,山裡甚至還出現了多年沒見的狐狸等野生動物。

現在,鎖成貴還有一個新身份——生態護林員。2007年來,同心縣共完成移民搬遷近13萬人,遷出區土地總面積達376萬畝。2016年,同心縣成立了生態林場負責遷出區生態保護工作,據林場場長楊治中介紹,林場目前有59個護林點,共有1290名生態護林員,鎖成貴作為其中的一員,每年可享受1萬元的補貼。

鎖成貴負責的550畝的管護區距他家15公里,他每天都要騎著摩托車前去巡護,檢視有無火患、偷牧偷獵、病蟲害生成、亂採濫挖等情況,每次巡護都要認真填寫巡護記錄。

除了種地、當生態護林員,鎖成貴還和老伴兒養了3頭牛和十幾只羊,一家人在去年脫了貧。護林、種田固然辛苦,兒子孫子在外打工、上學,難得陪伴,但“留守”的鎖成貴樂在其中,他說:“看著守護的溝溝岔岔一天天綠起來,心情怎能不好?以前我們這裡是有名的天旱地貧的窮窩窩,現在生態一天天變好,窮窩窩也有可能變成富裕地。”

在同心縣像紅灣村這樣的移民遷出村有上百個,田老莊鄉全鄉人口從原來的2萬多人下降為現在的7000多人,“生態超載”的現象得到有效緩解。儘管如此,因生態底子薄,當地生態修復和生態建設的壓力依然較大,如何平衡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是繞不開的問題。

對此,同心縣探索在移民遷出區種植文冠果等經濟作物,讓好生態轉化為生產力。田老莊鄉鄉長楊明說:“田老莊鄉的生態確實明顯好轉,但依舊脆弱。除了咬定青山不放鬆,我們還要在生態修復中兼顧經濟效益,不僅要讓移民遷出區綠起來,還要為群眾開闢增收新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