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紫柏山祠話張良

作者:由 愚伯的自留地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2-02-16

為什麼說陽春之曲和者必寡

文:甄承民

圖:來自網路

西漢王朝,世歷千年,那些功業不朽的文臣武將至今家喻戶曉,影響猶在,然其中最知名者,非留侯張良莫屬。

紫柏山祠話張良

清明後,疏雨過,殘寒銷盡,花徑斂紅的暮春時節,我和朋友車過漢中,在留壩謁拜了張良廟。張良廟又稱留侯祠,坐落於秦嶺南坡的紫柏山麓的留侯鎮的廟臺子街上,南距漢中100公里,到留壩縣城10公里。據介紹,這裡的地名都因張良封爵留侯而得名。

導遊說,當年張良幫助劉邦成就帝王之業後,看到韓信、彭越等功臣先後被殺,深知“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道理,不辭而別,隨赤松子遊,後留在秦嶺深處的紫柏山潛心修道,辟穀成仙。

400多年後的東漢末年,張良的第十世孫張魯做了漢中王,為了尊崇先祖不以功高蓋世而討封,不以位極人臣而自居的超群脫俗之德,便修建了這座“漢張留侯祠”,至今已1700多年。現在的張良祠成了道教聖地,四方覽勝謁拜者絡繹不絕。

來到山祠前,果然與山外大相徑庭。抬望眼,青磚砌成的山門上方橫刻五個硃紅大字:“漢張留侯祠”。山門左右鐫刻一幅楹聯:“博浪一聲震天地,圯橋三進升雲霞。”祠院內的建築都蘊含著與留侯有關的故事。在導遊的引導下,我們過“進履橋”、“三清殿”和“三官殿”等,便來到大殿所在院落。

大殿雄偉莊嚴,上書“明哲風高和”帝王之師“。殿內原有張良塑像被毀,但現存歌頌張良的詩聯條幅卻不少。如”秦世無雙國士,漢廷第一名臣”和“富貴不淫,有儒者氣;淡泊明志,作平地神“等。院內,還有民國馮玉祥將軍拜謁張良時所立碑勒銘曰:”豪傑今安在,看青山不老,紫柏長存;神仙古來稀,設黃石重逢,赤松再遇。“

紫柏山祠話張良

在山祠邊走邊看邊聽中,我竟走了神。我想,張良的故事在漢朝龍興之地的漢中還真不少。

其實,當年漢高祖劉邦封張良為留侯,其封地在今江蘇沛縣微山湖一帶。在漢朝的龍興之地漢中如此,就是在漢高祖劉邦的老家、留侯的封地,沛縣微山湖一帶有關張良的故事也是俯拾即是。如徐州子房山,至今流傳著楚漢相爭時張良登山吹簫,曲奏楚歌,聲動鄉情,渙散軍志,助劉邦戰勝項羽的故事。微山湖中微山島上張良墓前長年累月香火不斷。

據我所知,目前在全國,張良辟穀地20多處,張良祠廟有100座上下,張良墓地也不下10處之多。真可謂是漢留侯張良名傳千古,仙蹤萬里。

這是在民間,就是歷朝歷代的廟堂,張良也倍受尊崇。唐開元十九年(公元731年),唐玄宗設太公尚父廟,以留侯張良配祭。北宋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宋室仍以張良配享武成王廟。此後明清兩朝張良尊位依舊。

當代,張良更是走進了文學藝術的殿堂,有關張良的文藝作品層出不窮。

張良一生確實做得不錯,受到後世的尊崇也是無與倫比的。但據我所知,張良與歷史上的一些聖賢豪傑相比,還是有一些差距。”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這是《後漢書*黃瓊傳》中的一句名言,是說一些名望很大的人,實際的才德常常是名不符實。我想,張良也大概如此。

要說張良的功績貢獻,主要在其軍師謀略。公元前209年,在共反暴秦的鬥爭中劉邦張良留城(今江蘇沛縣)相會,兩人志趣相投,惺惺相惜,確立了主從關係。自此張良鞍前馬後跟著劉邦出主意,想辦法,當上了軍師,也就是司馬遷所說的”制勝於無形“。

作為軍師,歷朝歷代的說法不一,其職能有異,人數不限,通常以出謀劃策為主要任務,但一般級別不高,說話辦事要看領導的臉色,沒有最後決定權。如果意見被領導採納,且實踐證明是對的,將會名利雙收;否則,那你什麼都不是。就拿張良來說也是如此。張良對西漢王朝立有大功,劉邦曾誇讚張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其中所說的“運籌帷幄”,實際上包括兩種含義,一是建言獻計,二是決策拍板,二者缺一不可。從當時情況來看,張良的貢獻應在於前者,而劉邦的作用則在於後者。二者的有機結合,才實現了決勝千里的結果。張良的幸運之處就在於“良禽擇木而棲,賢士擇主而仕“,選準了路,找準了主。

否則,張良的結局就要學范增了。范增是項羽的謀士,才智比肩張良,然在項羽帳下壯志未酬,留下終身遺憾。張良曾說:”我蒙皇上信任,當軍師,不過出了點主意就封萬戶侯,這已是最高待遇了。“當然,其中也有謙虛和避嫌的成分,總的來說應是肺腑之言。

紫柏山祠話張良

除此之外,張良其它的功績貢獻就大打折扣了。張良沒有像韓信那樣,有統帥千軍、衝鋒陷陣於疆場的能力,不是帥才;沒有像蕭何那樣,有後方不亂,糧道不絕的治府能耐,不是吏才。眾所周知,劉邦的最大長處是會用人,為什麼在戰火紛飛,急於用人之際,劉邦沒有把張良放在統軍治府的一線?

《漢書》中曾說:”張良多病,未嘗特將兵,常為畫策臣,時時從。”總之,張良“制勝於無形”,與韓信滅魏、代和趙,降燕翦齊,垓下一戰除項羽;與曹參的“身被七十創,攻佔二國,一百二十二縣”還是不可相提並論、同日而語的。劉邦稱帝后封異姓王8位,侯爵143位。而“帝者之師”張良僅列侯爵的第62位,可謂爵不高,位不顯。

至於在《史記》中,張良以留侯世家的身份,排在蕭何、曹參之後,陳平、周勃之前,那則是百年後太史公司馬遷擺弄的。

從大殿右側過西面的方丈院,就到了南花園。只見園內有水池,瀲灩的水光中立有六角“辟穀亭”。辟穀亭上為民國元老於右任題寫的一幅楹聯:“不從赤松子,安報黃石公。”導遊說這裡是張良辟穀之地,隨後給我們介紹了一些鮮為人知的張良功成身退、辟穀仙遊的事。

其實,張良晚年的蹤跡並不是這樣的。據《史記*留侯世家》及有關史料記載,張良自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隨劉邦入關,至其病世的呂后二年(公元前186年)的十幾年間,歷經高祖、惠帝和呂后執政時期,先後參與了許多朝政大事,如漢五年與婁敬勸說劉邦定都關中,漢六年劉邦封張良為留侯,漢七年跟隨劉邦討伐謀反的代國陳豨,漢七年在洛陽南宮為劉邦獻計急封雍齒,自漢十年後捲入廢立太子事件,漢十一年到曲郵送親征英布的劉邦,並被劉邦任命為太子少傅。

直到漢惠帝六年,齊悼惠王劉肥去世,惠帝還委派張良至齊國立劉肥兒子劉襄為齊王。以上史實充分證明張良沒有時間能長期隱居山林,不知所終;張良沒有那麼超凡脫俗,輕易退出朝廷政治,了卻為官情結。

當然,張良由於體弱多病,崇信黃老,因此去靜居行氣,辟穀輕身倒是有可能。那麼,張良是怎麼解決“工學矛盾”的呢?估計是在家修心養性學辟穀。

《漢書》說,張良“從入關,性多疾,即道引不食谷,閉門不出歲餘。”就是像後來的唐朝詩人白居易那樣”在家出家“,朝廷有事我給你出主意、想辦法,沒事我就在家拜學黃老、導引辟穀,工作學習兩不誤。有則故事可以證明。說張良修仙,不食五穀,導引輕身。由於張良在廢立太子的事情上給呂后幫了忙,呂后感激,就在高祖死後去勸張良毋自苦,說道,”人生一輩子,正如白駒過隙,何必自尋煩惱到如此地步!“結果,張良聽從了呂后的勸告,再食人間煙火。

紫柏山祠話張良

古人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張良既然選擇朝廷這塊是非之地,就不可能做到潔身自好。比如廢立儲君的事,這是國家大事,也是皇家最敏感的家事,通常文臣武將不願介入。劉邦愛屋及烏,因喜愛戚夫人而欲廢太子劉盈改立愛子劉如意。

張良被迫於呂后的壓力,幫助她出主意請出“商山四皓”來輔佐太子劉盈,使劉邦改變了初衷。後來張良還做了太子少傅,當了劉盈的老師,上了呂氏集團的戰車。另外,還有一事更是影響了張良的聲譽。張良次子張闢強,15歲時即官至侍中。漢惠帝劉盈逝世後,呂后哭而不掉淚。張闢強建議丞相陳平迎合呂后,拜外戚呂臺、呂產和呂祿為王,以免殺身之禍。陳平依照張闢強說的辦了,呂后果然很高興,為兒子送葬的哭聲才變得悲傷起來。

這事可是一件通天大事,它改變了劉邦“非劉不王”的遺囑,危及劉氏江恰部節山。有人說當時張良還沒死,這主意械鍵嘔是張良出的;有人為了保張良的聲譽,說當時張良已死,這主意是張闢強的。就這,史界爭論了兩千多年,至今無果。我想,上述兩種說法不論識了何者成立,張良都不能脫掉干係。

迴轉山祠廣場,憑欄遠眺雲海仙山、玉宇瓊閣,讓我思緒萬千。張良,一個集功過是非、喜怒哀樂於一身的有血有肉的歷史人物,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的變遷卻走上了廟堂之高,在燭香繚繞中吃起了冷豬肉。這種被神化的原因,可能是帝王朝廷政治上的需要?也許是賢人隱士對理想信念的追求?抑或是平民百姓對宗教信仰的企盼?

然而,不論怎麼認識和理解,張良自從走上神壇,就改變了歷史上的真實形象,漸漸地成為人們心目中的偶像或思想上的希冀,完全變了模樣。

現在,人類社會已跨入二十一世紀,被神化、理想化了的張良形象,在人們心中依然鮮活。其實,這並沒有什麼不好。因為,有理想才有奮鬥目標,有信仰就有道德底線。

紫柏山祠話張良

我之所以"不盡人情"地披露張良的本來面目,其想法就是提醒人們,要把神化、理想化的張良與歷史上真實的張良區分開來,要不然,歷史成了任人塗抹的小姑娘,那可真就成了中國歷史文化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