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俗語

瑞安的罾同竟然是印度的“中國漁網”的祖先

作者:由 體制百曉吳聊先生 發表于 俗語日期:2022-07-26

漁網的網是什麼結構

瑞安的罾同竟然是印度的“中國漁網”的祖先

印度科欽堡的中國漁網

7月22日《參考訊息》16版刊載了題為《中方建議印保護“中國漁網”古蹟》的配圖短文。大意說:今年7月16日,一箇中國代表團的官員們拜訪位於印度半島南部西側瀕臨阿拉伯海的印度喀拉拉邦科欽堡市時,向該市市長遞交一份建議書,提出保護科欽堡市“中國漁網”古蹟的措施;並表達對該市現在這種漁網的強烈興趣。

瑞安的罾同竟然是印度的“中國漁網”的祖先

印度保留著“中國漁網”古蹟

這篇文章稱,該市的“中國漁網”是最古老的捕魚技術之一,據說是15世紀由葡萄牙航海者帶到印度的。這種漁網是使用一種不同尋常的捕魚方式,即水岸操作,由竹竿和柚木杆撐起漁網,固定在陸地上,每張漁網由6個漁民操作。它不影響魚群繁衍,被認為是一種安全的捕魚模式。印度科欽堡市前市長、“中國漁網”所有者協會主席索漢說:“我們十分歡迎中國的建議,我認為世界上並不是哪裡都有這種保留了傳統技術和風格的巨大漁網。如果中國人希望保護這一最古老的技術,我們應當表示歡迎。”

筆者讀了此文和附圖後,覺得這種漁網似曾相識,如今七八十歲的老人可能都會有同感。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前,我們瑞安以及鄰縣的江、海邊陡門(水閘)旁和內河交匯處均會見到架著這種漁網。乘坐過溫瑞塘河上汽輪的人,當汽輪經過塘下至岑岐河段時,也經常會看到河岸邊裝有四條竹竿張開的這種漁網,當船隻經過時,便高高地把漁網舉起來懸在空中,然後把漁網放入河中,捕捉魚蝦。當然,這種漁網傳到印度五個多世紀後,受當地環境的影響和捕魚人的改造,與原初會有些不同。

瑞安的罾同竟然是印度的“中國漁網”的祖先

印度的“中國漁網”與瑞安的罾同出一源

從該文附圖可以看出,印度的“中國漁網”在中國古代叫“罾”,俗稱“扳罾”,瑞安人俗稱“拗罾”(“扳”和“拗”同義)。“罾”是形聲字,上面為網字,是形符,表義,下面的曾字是聲符,表聲。《太平御覽·八三四(晉周處)風土紀》載:“罾,樹四植而張網於水,車輓上下之,形如蜘蛛之網,方而不圓。”唐顏師古註解:“罾,魚網也,形似仰繖蓋,四維而舉之。”以上兩引文的意思是:罾這種漁網,用四根木樁固定張開在水面,用繩索像拉車那樣使網或上或下地升降。顏師古說:網形像仰著的大綢傘,用四條維繩把網張開。不過以上兩引文都沒說用幾個人操作,瑞安的罾僅一人操作,估計我們中國過去的罾或流傳在瑞安的罾都會比印度6個人操作的“中國漁網”面積要小得多。

筆者想起一則瑞安方言繞口令:“罾背到九畝田頭拗‘交爸’(河裡一種蟹,瑞安俗稱,又稱河蟹、江漂),簟籮兒擔到十字街頭包包糕。”反覆快速講,往往會把兩句最後的詞兒混淆起來,以此令來訓練兒童咬字吐音清晰的能力。這個繞口令也證明“罾”在瑞安民間的應用比較普遍。對罾,筆者還有一個深刻的印象,便是拗罾者綁在屁股後一隻腳的凳子,可以隨身帶著轉移,隨時可用它坐下休息,十分有趣。

印度科欽堡的“中國漁網”與瑞安保留著的中國傳統的罾應該是同出一源,當然,它們在發展過程中受當地環境影響,經過歷代勞動者的不斷改進後,會有一些差異,但它們的基本結構仍然是同源的,仍不失於體現中國老祖宗及當地勞動者的聰明智慧,仍不失於是中華文化母體中的一個文化細胞,也理所當然地成為世界東方文化中的一分子。

瑞安的罾同竟然是印度的“中國漁網”的祖先

中國人更應重視保護“中國漁網”古蹟

既然中國代表團在異國他鄉的印度科欽堡發現了從祖國傳過去的“中國漁網”,當然會發生強烈的興趣,而慎重地向印方提出保護它的措施,也可證明它的歷史文化價值;既然五六個世紀以來,印度人接納並利用古老的“中國漁網”捕魚,而且不斷傳承改進,科欽堡人至今還專門為它組織了一個協會,加以研究、傳承,視為活的文物;那麼我們中國人更應該對這種“家珍”文化倍加愛惜,鼓勵該項技術的愛好者從事傳承、研究;既然這種捕魚技術被異國人肯定為一種不影響魚類繁衍的技術,更應由此發揚、推進我們中國人傳統的“天人相生”的生態理念和文化意識,這是人類捕魚歷史的一種佳話。

趁這種古老而又文明的捕魚模式還沒有在國人們的記憶中完全湮沒時,發動有識之士從保護、傳承中華文化,從中印兩個東方古老文明古國的共同文明理念出發,設法群策群力予以搶救、發掘,總比等它全部銷聲匿跡後再追悔莫及要聰明得多。(宋維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