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俗語

名人堂·觀察|青年電影人發力,憑藉好故事好創意被大眾看見

作者:由 封面新聞 發表于 俗語日期:2023-01-14

這個故事太什麼人了

封面新聞記者 周琴

1月1日,國家電影局釋出資料,2022年度全國電影總票房為300。67億元,其中國產電影票房為255。11億元,在總票房中佔比為84。85%;全年城市院線觀影人次為7。12億。

回望2022年,中國電影人迴歸初心、勇於開拓。諸如《愛情神話》《人生大事》《獨行月球》等影片的高口碑或高票房,越來越多的青年電影人得到機會,湧現成為中堅力量。

青年電影人持續發力

在2022年出現的不少黑馬電影中,出現了很多青年電影人的身影。從年初開始,由邵藝輝自編自導的電影《愛情神話》火了,她也在不久前落幕的第3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上,斬獲最佳編劇獎。

電影《愛情神話》有著浪漫主義的底色,同時又非常真實可信,影片反映了上海的地域文化,貼近女性主義的視角在當下也顯得特別和珍貴。

聚焦殯葬行業的電影《人生大事》票房超過17億,成為2022年電影市場一匹黑馬。85後導演劉江江也憑藉該片摘得第3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處女作獎。劉江江當過記者,拍過欄目劇,拍電影一直是他的夢想,直到執導《人生大事》之前,他都覺得“這是一件非常遙遠的事”。

據貓眼專業版資料顯示,由青年導演張吃魚導演的科幻喜劇片《獨行月球》以超過31億的票房位列2022年電影票房總榜第二。高票房的背後,卻也面臨著豆瓣評分6。6分的“不叫好”。一部電影的口碑,自然是所有主創合力的結果。但不管如何,一位青年導演的作品有著31億票房,這本身就是下一部作品的金字招牌。

用真實接地氣的方式講好故事

《愛情神話》裡的上海,沒有太多標誌性的地標建築,有的是市井弄堂以及以一幫上海男女“老友”為中心的笑中帶淚的愛情、友情、親情故事。影片的文藝和接地氣,被不少人稱道。邵藝輝從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畢業,畢業後沒有穩定收入,靠寫公號和賣貨維持生活。但即便是在最困難的時候,她都沒放棄寫作,2020年,《愛情神話》入選了FIRST創投。

名人堂·觀察|青年電影人發力,憑藉好故事好創意被大眾看見

邵藝輝 圖據《愛情神話》微博

對於《愛情神話》的受歡迎,她認為講好一個故事,營造故事的真實感很重要,這需要靠日常生活以及普通人物之間的情感去編織故事。“當把這種氛圍營造足夠,雖然沒有特別大起大伏,但觀眾會進入到這個故事中來。”她的成功,在不少人看來也是一種神話,但邵藝輝卻說:“對於創作者來說,沒有任何一種生活是白過的。”

名人堂·觀察|青年電影人發力,憑藉好故事好創意被大眾看見

劉江江 圖據《人生大事》微博

大學畢業後,劉江江在電視臺做了7年記者,在自己做的欄目劇停播的一段職業空窗期,他開始琢磨電影劇本。他習慣從生活中去找尋靈感,2018年,劉江江去白洋淀採風,感受當地風土人情期間,逐漸有了想法:寫一個跟成長有關的殯葬題材劇本。此後,他寫下《人生大事》的第一版劇本——《上天堂》,入圍2019年平遙國際電影展創投專案。

他說,“做記者追求的是真相,對於寫劇本來說,我對自己的要求首先是故事可信,之後才往深情去挖掘。”

從小熱愛漫畫,骨子裡帶著中二感的張吃魚,大學期間就迷上了網路小說,還出版了兩部網路小說。2011年他以編劇身份入職“開心麻花”。從編劇做起,一開始寫網劇,後來寫話劇,再到後面寫電影。

名人堂·觀察|青年電影人發力,憑藉好故事好創意被大眾看見

張吃魚 圖據《獨行月球》微博

2017年,他參與執導及編劇的開心麻花喜劇電影《羞羞的鐵拳》上映,獲22。13億票房。2022年7月,他獨立執導的科幻喜劇《獨行月球》正式與觀眾見面。

作為一部科幻喜劇,張吃魚說得最多的是“平衡”,一方面要平衡科學和視聽效果,另一方面是平衡喜劇和別的情緒。雖然最終觀眾對於該片口碑褒貶不一,但張吃魚也表示,“這趟月球之旅我沒有遺憾。”

在以邵藝輝、劉江江、張吃魚等青年電影人身上不難看出,在電影市場迴歸理性之後,越來越多的青年電影人得到了相對平等的機會。不管是參與電影節創投專案,還是持續創作等待機會,只要有好創意、好故事,就有機會殺出重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