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俗語

葛淑珍:30年前被趙本山拋棄的農村婦女,早把這輩子都奉獻給了他

作者:由 文淵說史 發表于 俗語日期:2023-02-05

羊軟骨病是怎麼造成的

1991年5月7號,葛淑珍與前夫趙本山到民政局辦理了離婚手續,結束了寡淡平靜的婚姻生活,帶著一雙兒女走向另一條更為艱難的道路。

30年的時光匆匆流去,當初那個封閉無知的農村婦女已然蛻變成一位實力雄厚的事業型女性,連鎖餐館絡繹不絕的人流量昭示著這巨大的改變。

這讓人不禁好奇,葛淑珍這30年來如何變成這樣的?她和趙本山之間發生了什麼?

貧瘠土地喜結緣

1960年,在遼寧省開遠縣的一個偏遠村莊裡,葛淑珍出生了。

但是麻繩專挑細處斷,厄運專找苦命人,原本的她應該過上幸福美滿的日子,然而父母卻不幸早逝,留下她與哥哥姐姐相依為命。

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葛淑珍也不例外。她不倚仗著自己年紀小對哥哥姐姐呼風喚雨,而是靠著小小的肩膀背起竹筐,用弱小的氣力拖著鋤頭,和哥哥姐姐一同早出晚歸,將稚嫩的臉蛋曬得黝黑通紅。

自小敏感懂事的她看著已經成家的哥哥姐姐,害怕自己會成為他們的累贅,便委託村裡的媒人幫忙說親,希望透過自己淳樸勤快的品質,覓得一位良人。

透過媒人的牽線,葛淑珍認識了和她有相似經歷的趙本山,彼時的他還不是那個“出了山海關,就找趙本山”的大明星。

對於趙本山,葛淑珍還是有所耳聞的。同樣是在小時候,趙本山的母親因病不幸去世,不久後父親又因逃荒遠走他鄉,他幾乎成為了一位孤兒。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平日裡跟著盲人二叔吹拉彈唱,年紀尚小的趙本山就精通了拉二胡、吹嗩吶、唱小曲兒等東北二人轉必需的技藝。

憑藉著虛心請教和努力學習的態度,17歲時趙本山就加入了當地公社的文藝宣傳隊開始下鄉演出,為自己搏得了一些物質積累和人氣熱度。

然而這樣的趙本山在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村民眼裡,儼然是個不務正業的“二流子”,是一個到了年紀也沒人願意與他成家的窮小子。

可是葛淑珍並不嫌棄這個所謂的“二流子”,相反得非常樂意和他走過餘生。

不可否認的是,葛淑珍的出現就像一束光帶給了趙本山希望,拯救了當時一度想要放棄成家念頭的他。

許是在趙本山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一樣艱苦的命途,一樣不甘屈服於現實,一樣努力地與生活作鬥爭,葛淑珍冥冥之中覺得這便是自己命中註定的人。

某個午後兩人找了一處小炕,抬頭看了看天。趙本山說:“今天的天挺晴朗的,咱倆就今兒結婚吧!”

於是趙本山的姐姐為他準備了一床被子和一對箱子,和葛淑珍一起湊錢租了一半炕鋪。

結婚當天,葛淑珍穿上了自己親手縫製的嫁衣——大花襖,將自己收拾得十分體面後嫁給了趙本山,一起住進了那間靠著湊錢才勉強租來的新房。

婚後的艱辛生活

婚後的葛淑珍幹活依舊勤快,終日勤勤懇懇,全家上下她都能夠打理得乾乾淨淨、有條有理。

趙本山在幹農活方面比較笨拙,雖然手腳還算靈快,但是最後呈現得質量並不高。

即便如此葛淑珍也不會埋怨他,而是默默地幫他把農活都幹完,任勞任怨。兩人相互扶持,生活慢慢有所起色。

1979年,二人的長女趙玉芳誕生了,男主外女主內的生活也是在這是漸漸定型。

葛淑珍仍然勤懇地操持著家務,讓趙本山在話劇團演出掙錢得以無後顧之憂,成為了他背後的女人。

1982年,趙本山在遼寧省第一屆農村小戲調中,和崔凱、梁秀亮合作了《摔三絃》,其所飾演的盲人“張志”一角憑著高超的演技博得眾人喝彩,從此一炮而紅,名聲大噪。

正當二人在為生活能夠過得更加有滋有味感到欣喜,高興於能夠給長女和即將到來的小兒子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時,殊不知一個噩耗正在悄然逼近。

不久,他們的小兒子趙鐵蛋出生了。然而天降厄運,他從一出生的那一刻起,便成為了一名聾啞人,不僅如此,伴隨而來的還有先天性心臟病、軟骨症。

這對一個母親來說無疑是巨大的痛苦。看著如此弱小的孩子要承受這些無妄之災,難過到不能自已的葛淑珍整日以淚洗面,而後又得繼續振作精神,平復心情去細心照顧孩子。因為她知道,自己絕對不能被打倒。

而趙本山一邊安慰妻子一邊暗暗發誓,往後的日子要賺取更多的醫藥費來治好孩子的病。

自此,兩人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生活奮鬥中。葛淑珍攬下全部的家務活,在家中悉心照顧孩子,一門心思撲到家庭上。而趙本山也隻身前往更大的舞臺,以期賺取更多的生活費。

葛淑珍:30年前被趙本山拋棄的農村婦女,早把這輩子都奉獻給了他

《摔三絃》之後,他被鐵嶺戲劇團成功錄取,並且擔任主演兼業務團長。

1987年又被調到鐵嶺市民間藝術團,在這裡,他認識了同樣從藝的潘長江。二人搭檔合作,演出了不少優秀作品。

憑藉著天賦和努力,趙本山在事業上大獲成功,佳績和名譽頃刻湧來。而葛淑珍一如既往地操持好家庭,整日整日地等待遠行的丈夫歸來。

是的,生活過得越來越紅火是事實,夫妻二人聚少離多,話題越來越少,一見面就矛盾不斷、爭吵不斷的現象,也是事實。

一心想著為趙本山鋪好後路的葛淑珍很單純,很樸素,她內心所期許的不過是讓丈夫發展得更好,讓孩子的病快快好起來,僅此而已。

然而葛淑珍不知道藝術圈和名利場的浮華,容易讓人迷了眼,忘了本心。在鐵嶺劇團奔波的日子裡,趙本山結識了遼寧戲曲學校的教師馬麗娟。

她貌美年輕,才華橫溢,渾身散發的魅力將趙本山深深吸引。有次趙本山生病,馬麗娟還留下來照顧他,經過這次,二人感情升溫,聯絡也比以往多了起來。

不得不承認,葛淑珍和趙本山的生活軌跡已經截然不同,二人的距離越來越遠,不單單是生活上的,同時也是心靈上的,所以走向分岔口是無可避免的事實。

就如趙本山親口對魯豫說的,“不是說因為有了她才能離,可能沒有她以後也會離,還會是別人。”

趙本山說,葛淑珍是個傳統守舊的女人,怕她接受不了這個事實,所以他很難親口將離婚二字說出口。最終經過長時間的心理建設,設想過許多結果的趙本山還是向葛淑珍提出了離婚。

令他感到意外的是,葛淑珍竟然沒有一點兒反對,反而說那就離開吧,但是你得讓我生活。

不知怎的,這一幕讓人不禁想起張幼儀,面對即將離開的徐志摩,她說:“你走吧,我總不能阻止你奔向比我更好的人。”

二人都沒有歇斯底里的奔潰大哭,有的只是面對情義消失時的坦然釋懷。

最終趙本山選擇了淨身離戶,把房子、車子,還有身上25萬的存款悉數留給了葛淑珍。

1991年5月7號,兩人平靜地從民政局走出來,結束了12年的婚姻生涯從此奔向不同的人生道路。

離婚後的新生

離婚一年後,趙本山再次走進婚姻的殿堂,正式迎娶了馬麗娟,是他自由戀愛而來的第二任妻子。

葛淑珍:30年前被趙本山拋棄的農村婦女,早把這輩子都奉獻給了他

反觀葛淑珍,獨自一人帶著趙玉芳和趙鐵蛋一起生活,縱使身邊的親朋好友,甚至是自己的女兒,都在勸自己另找一戶人家改嫁,她也只是笑而不語。

在這一位單身母親的心裡,能夠將自己的兒女順利撫養成人,看著他們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就已經是莫大的幸福了。

儘管趙本山留下的財產並不算少,但要獨自把一雙兒女拉扯成人也絕非易事,更何況兒子鐵蛋的醫藥費更是個填不滿的無底洞。因此自立自強的葛淑珍不甘心止步於現狀。

她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決然選擇外出打工。然而學歷低,性格又內向的她,在找工作這條道路上走得無比坎坷。

多次遭拒後,葛淑珍最終還是找到了一份工作——在火鍋店當洗碗工。

女兒趙玉芳得知後,不忍心看著自己的母親幹著又髒又累的重活,對此堅決反對,還不斷地勸她放棄這份工作。

葛淑珍寬慰著女兒說道,沒關係的!賺錢的同時還能跟大廚學做拿手佳餚,多麼一舉兩得的事兒呀!如此堅強樂觀的她,無疑在令人動容的同時心生敬意。

人們總說為母則剛,而葛淑珍便是這麼一個典型。幹了一個月的工作後葛淑珍收入了150元。儘管收入微薄但她卻很高興,自己一分錢都捨不得花,全都用在了給兒子付醫藥費上。

可是上天總是殘忍的,一直以來對兒子的百般呵護,最終還是沒能將他留在自己的身邊。在他長到12歲時,便因為先天性心臟病不幸離世。

一向在孩子們面前表現得無比堅強的葛淑珍,再也壓抑不住內心的情緒崩潰大哭,撕心裂肺。她怎麼會想到,自己有一天會經歷白髮人送黑髮人的苦痛呢。

葛淑珍病倒了,這是她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別離是這麼痛苦,喪子之痛久久不能釋懷。

同樣的,本來計劃榮登春晚舞臺的趙本山,也因為兒子病逝的緣故無法充分準備。

居家調養了一段時間後的葛淑珍重新打起精神,在身體剛剛恢復之際便繼續外出打工。

最初在鐵嶺一家個體商店當營業員,可是因為店主要轉讓店鋪,葛淑珍不得不下崗,僅僅只收入了幾個月的工資。

“總會有別的路子的!”葛淑珍心裡想著。她嘗試著加入擺地攤的行列,來來往往的人群裡,毫無經驗的她顯得格外突兀。正因如此,一天她最多隻能賺到兩三元。

正當事情慢慢好轉的時候,卻又因為遭到市容執法人員的驅逐,再次無奈轉行。

這次她來到水餃店打雜,日工作時長10小時以上,收入依然可觀。儘管如此她也接受了,想著能為女兒多賺一點錢,受苦也值得了!

好在女兒趙玉芳體貼懂事,知道自己母親過得多麼艱難不易,堅持努力學習以期回饋母親沉甸甸的愛。最終很爭氣地考上了大連外國語學院。

喜出望外的葛淑珍也放下了手中的工作,陪著女兒來到大連當起了“陪讀媽媽”,一心照顧女兒的飲食起居。

大學畢業後,趙玉芳在大連市公安局擔任辦公室文員一職,踏實肯幹穩步發展。後來趙本山開辦本山藝術學院,將女兒從大連接回了瀋陽進行工作。

為兒女奮鬥了大半輩子的葛淑珍,也在此時終於放下一直懸著的心,決定為自己而活,開創屬於自己的事業藍圖。

憑著多年來打工的經驗和積攢下來的積蓄,葛淑珍最先是想經營一間小飯館,恰好這時附近有家飯店正在對外轉讓,當即她便盤下了這間虧損店面。

瞭解到這家飯店之所以經營不善,是因為老闆偷工減料,欺瞞客戶。於是她針對之前的問題“對症下藥”,要求廚師加大食物份量,炒菜捨得放油。

儘管這樣的做法很容易虧本,但是能夠讓做出來的菜式色香味俱全,讓顧客吃得心滿意足,又有什麼關係呢?

酒香不怕巷子深,漸漸的“味真香”的招牌打出了名氣,飯店裡的客人也漸漸多了起來,原有的兩名廚師和4名服務員忙得不可開交,生意越來越紅火。

兢兢業業開飯店的她,如今更是成為了身價高達幾百萬的餐廳董事長。

與此同時,趙本山的事業也進入巔峰時期。然而葛淑珍從未想過以“趙本山前妻”的名頭博取紅利,也從未想過從他身上得到金錢名利,對於葛淑珍來說,趙本山已是過去。

現在的葛淑珍已經徹底脫胎換骨,不再是那個只會鋤地,圍著鍋臺轉的農村女人,儼然一副自信穩重的女強人模樣。

她真正地活成了葛淑珍,將趙本山糟糠妻子的標籤徹底擺脫撕碎。同時也不會想著去依附他,而是打出自己的一塊招牌。

她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出了屬於自己的人生價值,她的成功其實都是源自於骨子裡的美好品質,那些懂事、無私、大方、寬容、獨立,無不為她的美好生活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