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曲藝

京劇關戲的鼻祖“老三麻子”王鴻壽

作者:由 齊魯布衣 發表于 曲藝日期:2021-06-14

二簧是什麼

上文談到關戲起源的開創者是米喜子,而京劇關戲的開山鼻祖是王鴻壽(1850—1925)。王鴻壽藝名三麻子,別名三老闆丶三老爹丶老三麻子。原籍安徽懷寧,生於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掘港場茶庵廟。幼在自家昆、徽班習崑曲武丑和徽戲靠把老生。青年時在太平軍徽班度過,後投師裡下河徽班武生藝人朱湘其門下深造。清同治十年前後,在上海慶樂、天仙、天樂、丹桂等茶園搭班。他演的《掃松下書》、 《三搜蘇府》、 《徐策跑城》等戲別具一格。1908年北上, 在天津、北京演出關羽戲《灞橋挑袍》、 《過五關》、 《古城會》、 《水淹七軍》、 《走麥城》等戲。

其父原是南通一名管水道運糧的官員,因酷愛戲曲,便自組了徽調和崑曲兩個戲班。幼在自家昆、徽班習崑曲武丑和徽戲靠把老生 。青年時在太平軍徽班度過,後投師裡下河徽班武生藝人朱湘其門下深造。清同治十年前後,在上海慶樂、天仙、天樂、丹桂等茶園搭班。他演的《掃松下書》、 《三搜蘇府》、 《徐策跑城》等戲別具一格。他14歲時,因其父不善奉承,未送壽禮給至此巡察的上司,因而被參奏一本,招致滿門抄斬。幸虧王鴻壽藏於戲箱之內,才得幸免。自此隱姓埋名流落他鄉,因臉部有微麻,遂起藝名為“三麻子”。

三麻子除演《徐策跑城》、《掃松下書》、《雪擁藍關》等徽劇外,主要以演二黃戲為主。20歲時北上津門,初演老生戲,未被重視,遂改演《古城會》、《水淹七軍》等關羽戲,一炮而紅,自此以演關戲著稱。他所扮演的關羽之所以能受到讚譽,是因他用心鑽研了關羽的影象。據說他曾於父輩好友處,得到了66張關羽馬上舞刀的畫像,他如獲至寶,日夜鑽研用心揣摩,豐富了關羽的形象。

王鴻壽最大的貢獻之處,在與改革了舊有關戲程式扮相基礎之上創立了一套正規化嚴禁、功架渾厚、骨重神寒的南派老爺戲(關羽戲);其後演關戲者,無不遵三麻子一路,至北派之關戲,逐漸煙不可聞。王鴻壽之前,善演關戲者的均為北派藝人,北派藝人雖能演但均不常演;其主要沿革是程長庚——汪桂芬——王鳳卿一脈,王鳳卿之後後繼無人。當時舊有的關戲,老徽班有《斬華雄》、《斬貂嬋》、《誅文丑》、《辭曹挑袍》、《破壁觀書》、《古城會》、《華容道》、《戰長沙》、《水淹七軍》等十多出戲。根據《道鹹以來梨園系年小錄》所收錄“慶昇平班戲目”顯示,徽班進京時,所攜帶的關羽戲僅《華容道》、《取長沙》兩出,昆班所善演之關戲亦不過《刀會》一劇。

北派之關戲重威儀不注重做派,俗語老爺戲“端著”,丹鳳眼眯著,雙肩微聳,食指縷髯;臨陣殺敵平端青龍刀,不能耍大刀花;仿廟中之泥塑只待敵將自戮。王鴻壽改革之關戲由五綹長髯改為戴三綹長髯,勾紅臉(北派為揉胭脂紅,程長庚以胭脂揉臉,用黑紫色筆劃幾道條紋,點七星痣,戴五綹髯;而王鴻壽以銀硃勾臉,面如重棗;勾臥蠶眉、丹鳳眼、腦門上兩道弧形紋,鼻窩兩邊各一道紋,改七星痣為兩顆)並增加捋髯、推髯、理髯等動作。做派如《千里走單騎》一劇則加入趟馬,帶馬童,關戲之馬童,自王鴻壽而起,沿襲至今 ,以馬童翻騰跌撲引關羽上場並配合馬鞭甩動,時徐時疾,錯落有致;此舉其實是將下里河徽班短打武生戲火爆、剛猛的風格帶入其中。三麻子之關戲首以功架勝,時人有評論:“是劇三麻子演之,工架最佳”。譬如《擋曹》一劇北派皆以唱功為主,獨王鴻壽首重做工,劇中之二六、快板、散板皆走平腔;而是著重身段亮相、如初上場之豎刀而倚,唱完導板之後橫刀推髯斜視的亮相都為其所首創;其次與唱唸則採用“風攪雪”將徽調之嗩吶二黃(嗩吶二黃起調至少乙字調後有所降低改為正宮調)、高撥子、吹腔、小二簧(即後之四平調)與京班之皮黃融於一身,成為一種獨特的演唱風格。此前京班唱嗩吶二黃者只有《龍虎鬥》、《大回朝》等劇;而《龍虎鬥》、《大回朝》亦皆出自徽班);且又將關羽所持之青龍刀,進行了獨特的創造與改進。除上述創舉之外,與行頭穿戴亦有革新之舉;關羽在不同戲中身份的改變而調換穿戴的顏色。正因王鴻壽對關戲的諸多改良與獨特創造,因而才有波多野乾一與《京劇二百年之歷史》說他“於關劇之紅生也,獨開生面,堡壘一新,世稱‘活關公’。”

另外傳王鴻壽得一套關公66張馬上舞刀的畫像,終日揣摩,遂自創南派之關戲。姑且傳之咱也姑妄聽之即可,我們不可當真;實際三麻子的關戲,是在繼承徽昆舊有之關戲基礎上,將下里河徽班演出的風格北派的威儀大氣融入其中,與身段、做派或參考關公不同時期之塑像和北派關戲威儀之姿;因而其亮相有雕塑般的凝重感。王鴻壽的《古城會》帶“問樵”一場(即關屯兵柳林,從樵夫處得知張飛所在),《華容道》自坐帳發兵始便是沿襲徽班舊有之路數。《春雪廬劇話》一書有載:“上海人士,以王鴻壽今非昔比,亦均刮目相看,至是紅生之名定,而王伶專演老爺戲,亦別成一派矣。”

王鴻壽在繼承舊有的關戲基礎之上,陸續將徽班關戲全部移植於京調舞臺,後《三國演義》中,尚未編成戲的關羽故事,幾乎也都編成了戲,以京調皮黃演出於上海各舞臺。譬如《斬華雄》將前面接演戰呂布擴充為《虎牢關》;於《誅文丑》則前帶斬顏良,為全部之《白馬坡》;此外元明雜劇、明清傳奇(崑曲與弋陽腔)及清宮四大本戲之一《鼎峙春秋》中的關羽戲,也多半由他整理與改編,至於關戲劇目豐富至四十餘出(王鴻壽首次北上進京,僅以《古城會》、《水淹七軍》兩劇便名噪京華)如《斬熊虎》(即《關公出世》為老三麻子73歲時與上海所編排)、《走范陽》、《破黃巾》、《虎牢關》、《;其中王最為拿手一劇當屬《走麥城》。

《走麥城》一劇據1922年戲雜誌所載王鴻壽自述之由他人代筆之《代伶人王鴻壽上關壯繆呈文》一文所記載民國六年首演與丹桂第一舞臺,以下引述文中之自述“民國六年丹桂第一舞臺經理有排演麥城昇天之議,鴻壽不自量力允如所請。自開演以後頗賣滿座,而一時輿論謂夜走麥城為老爺昇天成神之日。”《走麥城》共排四本,然王所演之走麥城僅頭本(即關羽拒婚起帶封五虎、取襄陽、水淹七軍、刮骨療毒、失襄陽以及走麥城)

王與滬上演《走麥城》一劇,多半是汪笑儂飾廖化、周信芳飾呂蒙、苗勝春、張桂軒、李洪春或蓋叫天飾關平;此陣容一時無兩。四本《走麥城》乃述關羽攻取襄陽敗走麥城而後劉備興兵討伐東吳之故事,自拒婚起至捉潘至。分別為頭本自關羽拒婚之麥城昇天止,二本則為玉泉山顯聖帶捉呂蒙,三本為滾鼓山、造白袍,四本為伐東吳、捉潘璋。

王鴻壽在創立了獨樹一幟的南派關戲之後,一經演出遂風行南北,南派藝人凡演關戲者無不遵王鴻壽之路數;王鴻壽的得意高足李洪春久佔北方,北方之關戲一脈亦為其獨尊,今日之所演之關戲者,大致皆出李洪春李萬春二人之門下矣。(時王下世之後,其弟子李洪春在北、林樹森丶周信芳、小三麻子李吉來佔万軍並稱為其三麻子四大高足。王鴻壽是京劇關羽戲的創新者,是京劇的“紅生鼻祖”。

王鴻壽能戲極多,京、昆、梆、徽皆會,文武皆能,不僅能演戲編戲,還善書法。除擅演關羽戲外,亦能老生、武生、武丑,乃至老旦、三花臉之戲都演得極有特色。

1923年三老闆再次來到京城,住在南城鞭子巷頭條。搭高慶奎的“慶興社”演出,主要演三國戲。在此高慶奎向其求師問藝。因患騎馬瘤症於九月份離京返滬。戲院方面得知三老闆回到上海,幾次邀請登臺露演,盛情難卻三老闆帶病演出《走麥城》,是日觀眾熱情極高。三老闆更加賣力,戲畢關羽歸天,三老闆也行動困難,因檔瘡崩裂鮮血直流,就此臥床不起,於次年病故於上海紅蓮裡寓所。演了一輩子關羽戲。最後以關羽生前最後一戲而終,享年76歲。

老三麻子的親傳弟子有周信芳、李洪春、林樹森、劉奎官等人。夏月潤、李吉來、唐韻笙等人扮演關羽,無不宗法王鴻壽。

按北方關戲宗師李洪春的說法關戲自王鴻壽以下可分成以下分支:

譚鑫培、劉鴻聲、李順亭是北方的“老生派”。

王鳳卿、郭仲衡、陳子田、張菊樵是北方的“汪桂芬派”。

周信芳雖是王鴻壽的學生,但自成一家,是南方的“麒派”。

林樹森是王鴻壽的學生,他唱“關戲”完全宗法老師,是南方的“王派”。

劉奎官、葛棣華、李永成是“河南派”。

郭鳴雷(在“鳴盛和”科班坐科)是“陝西派”。

程永龍、王福連、張九奎、彭振久是“天津派”。

李鐵瑛是趙松樵和唐韻笙的徒弟,因久佔東北和山西列為“山西派”,李洪老對李鐵英演《走麥城》與眾不同,在關羽馬落陷坑時,連翻三個“倒扎虎”的演法是有看法的。

瑞德寶、李鑫甫、沈華軒仿學王鴻壽先生的演法,是“仿王派”。

夏月潤(外號“夏八根兒”,扮關羽穿硬靠、扎八杆靠旗)、趙如泉、李桂芳是南方的“自創派”。

白玉昆演“關戲”雖學老三麻子的演法,但有所發展,自成一派——“白派”。

唐韻笙“關戲”與眾不同,人稱“關東派”。

李吉來(藝名小三麻子)演法仿照老三麻子,但不是王先生親授,是給王先生扮馬童的劉長林教的,是南方的“仿王派”。

蘇月樓、郝慶奎是“河北派”。

王椿柏雖學老三麻子,但屬於“關東派”。

劉漢臣久在天津演唱,也有他自己的演法。

馬春樵也仿王鴻壽先生的演法。

趙松樵是自創一派。

李萬春最初向林樹森問藝,學了一出《灞橋挑袍》;北上演戲以後,大部分“關戲”都是李洪春給說的,能戲很多,是北方的李派。

姜鐵麟、王益祿是學李萬春的。

李少春演的“關戲”是自編、自導、自演。

李和曾演“關戲”學高慶奎,自有又有創造。

高盛麟的“關戲”是學周信芳。

姚德寶的唱法是學程永龍。

曹藝斌先學周信芳;後拜我為師學“王派”。

王金璐、宋遇春是李洪春的學生。

李金聲、李玉聲、李潤聲、李世聲是李洪春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