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易卦

聚焦大同鎮明長城

作者:由 新大同 發表于 易卦日期:2022-08-11

靈丘縣黑澗溝村什麼時候搬遷

編者按:大同長城有一種原生態的野性美,備受旅遊者青睞,其中明長城墩、臺、堡、寨等儲存相對完整,古堡邊牆眾多,長城蜿蜒,墩臺矗立,古堡滄桑。2017年,被稱為“長城天路”的沿古長城旅遊公路開建,這條旅遊公路打破了各縣區長城遊的壁壘,將全市長城資源連線在一起。“長城天路”起點在天鎮縣新平堡鎮平遠頭村,終點在左雲縣三屯鄉二十邊村,貫通天鎮、陽高、新榮、雲岡、左雲5縣區,沿路還建有旅遊基礎設施,包括景區公廁、停車場等。目前,“長城天路”已基本完工,以這條旅遊公路為主線,編織出一張覆蓋沿線幾十個村莊的全域遊路網,吸引著眾多遊客。

聚焦大同鎮明長城

保平堡 王瑞/攝

聚焦大同鎮明長城

遠眺保平堡 王瑞/攝

聚焦大同鎮明長城

天鎮李二口長城 陸峰/攝

聚焦大同鎮明長城

天鎮長城 王瑞/攝

聚焦大同鎮明長城

天鎮白羊口長城 範曉燕/攝

聚焦大同鎮明長城

天鎮白羊口長城 賈守權/攝

山西境內現存長城遺蹟按朝代可分為戰國、北魏、東魏北齊、北周、隋、五代、宋、明、清長城。其中以明代修築的長城規模為最大。明長城作為當時拱衛京都的屏障,分外長城和內長城,外長城由河北省懷安縣進入山西東北部的天鎮縣,向西經陽高、新榮區、左雲、右玉、平魯、偏關,直達黃河東岸;內長城由河北省淶源縣延入靈丘縣,向西再向西北,經繁峙、渾源、應縣、山陰、代縣、原平、寧武、神池、朔城區,至偏關柏楊嶺與外長城會合。另外還有沿黃河修築的河防長城,即從偏關老牛灣到河曲縣石梯隘口。沿太行山修築的北起靈丘縣牛幫口經五臺、盂縣、平定、昔陽、和順、左權至黎城東陽關的太行山長城。按照當時明朝沿邊“九邊十一鎮”的軍事劃分講,主要是大同鎮、山西鎮以及真保鎮長城。2007年的長城調查顯示,山西明長城全長896。53公里。

大同鎮長城東起宣府西陽河鎮口臺(今河北懷安縣),迤邐而西,經天鎮縣、陽高縣、大同市新榮區、左雲縣、右玉縣、平魯區、內蒙古清水河縣到達偏關柏楊嶺(今偏關縣東北)。大同鎮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在以京師防禦為中心的北邊防禦體系中有著重要的政治和軍事地位。它“北捍胡虜以控帶幽燕,南總三關以招徠晉魏,翼衛陵寢,屏捍神京,屹然甲九塞”。作為明朝首批軍鎮,到萬曆時轄九個防區:大同巡道轄不屬路、北東路;陽和道轄東路、新平路;大同守道轄井坪路、西路;左衛道轄中路、北西路、威遠路。

大同鎮長城早在洪武時便已修建,主要在今內蒙古境內,即位於明代中後期長城以北地區。其東端起自興和縣平頂山,西至清水河縣黃河東岸為止,全長約350公里,牆體均夯土築成。這條長城史無明文記載,只是1980年在內蒙古烏蘭察布盟豐鎮市隆盛莊鎮東山長城邊上發現一塊石碑,上刻銘文為:“大明洪武廿九年(1396年)歲次丙子四月甲寅吉日,山西行都指揮使司建築”。其修建目的也是很明確的:鞏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與北元決戰的勝利果實。之後的宣德、正統、成化、弘治年間,均對這段邊牆加以維修。

到了嘉靖朝,大同鎮長城開始全面修建,其中貢獻最大的當屬宣大總督翁萬達。首先,為增強大同鎮城北面的防禦,於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修築二邊長城。“西自大同左衛馬頭山起,東至陽和柳溝門止,沿長一百五十餘里”“即用防秋官軍,自大同左衛二邊馬頭山起,東由黑山門、宣寧、水口至榆溝,補修邊牆一百五十餘里。”同時,在“舊有墩臺三十一座”的基礎上“添築新墩臺八十二座”。這道二邊長城主要位於今新榮區和左雲縣境內。走向與大邊平行,自宏賜堡村東,由宏賜堡村向西,經新榮鎮裡教場溝、外教場溝、下甘溝、光明、魯家溝、安樂莊、破魯堡鄉六墩、八墩、東黃土口、破魯堡、吳施窯村,西入左雲縣界,經管家堡鄉西黃土口和黑土口村,至徐達窯村與大邊合而為一。

二邊修築完之後,在總督翁萬達、總兵周尚文的建議下,開始大邊的修築和維修。到了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周尚文奏:“東自宣府西陽河起,由天城、陽和、左、右、威、平、井、朔至山西丫角山止,修築邊牆六百五十餘里,隔進虜佔地土四萬餘頃,倚地召軍一萬五千有餘,分給各軍士耕種,以資養贍”。至此大同鎮邊牆全線貫通。

這道新修築的邊牆,按照文獻記載,通高、底闊均為一丈五尺,收頂九尺,牆上另築有高五尺的女牆,牆外開挖口闊一丈五尺、底闊一丈的外壕一道,牆內則開挖口闊八尺、底闊五尺的內壕一道。經過實地調查,除內外壕年久被風沙填平外,其牆體均儲存有一定高度。

待到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右衛城保衛戰勝利後,再度掀起修邊之役。這次修邊由楊博、江東等人主持,從嘉靖三十七年開始,直到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竣工:“兵部覆:巡按直隸御史王汝正勘報大同修邊工竣,計中、西二路修邊牆一百六十餘里,增築墩臺一百二十餘座……”。

經過翁萬達、周尚文、楊博、江東等人的建設,至此,大同鎮的長城牆體防禦體系初步形成。長城從河北懷安夕陽河堡西北所屬的鎮口臺起,經過懷安縣進入山西境內,自東向西途徑天鎮、陽高、大同市新榮區、左雲、右玉、平魯進入內蒙古清水河縣,再進入山西偏關縣到達丫角山墩止,整個邊牆經過今 3省、9縣(區)。

萬曆時期,在王崇古、方逢時的主持下“用銀三十七萬五千餘兩,以萬曆四年(1586年)起,十年訖工。”共用六年時間才修築完畢。至此,“西起丫角山,東止陽和,邊長六百四十餘里。東北與諸胡連袂,西接套虜,在九邊中稱絕塞焉”的大同鎮長城正式形成,其東端起點在宣府鎮西陽河堡西北境的西陽河口鎮口臺。西端終止於井坪路將軍會堡盡境的丫角山墩。

明長城自天鎮縣起始,進入山西省境內。長城遺址從河北省懷安縣桃溝村、馬市口村南北兩路進入天鎮縣境內。北路由桃溝村跨過平澗溝進入天鎮縣新平堡鎮花豹溝,沿山脊西行,經平虎墩、雙山,又轉而南下,至新平爾村,牆體用毛石壘築,大部坍塌,長約20千米,海拔約1700米;南路從西馬市村進入本縣新平堡鎮平遠頭村,沿山腳由東向西延伸,海拔約1200米,經八墩、十六墩、二十墩,至新平爾村與北路長城會合,牆體斷斷續續,呈東西向,長約10千米;長城自新平爾村西約1千米處轉而南下,跨過西洋河,經西馬市口、新平堡,沿二郎山修築,又經保平堡、杏園窯、對井溝、在紅土溝(樺門堡在此處)村西南約3千米處出新平堡鎮,進入逯家灣鎮李二口村。此段長城依山勢而行,海拔1600米左右,長約21千米。長城由李二口村西南行,經薛三墩村,入谷前堡鎮白羊口村,至此西行,呈東西向,經化皮廟、榆林口、六墩、水磨口等村,出天鎮縣,西入陽高縣境。

此段長城築于山腳處,海拔約1100米左右,長約14千米,全長約65千米。除主體長城之外,另有平遠堡與河北省懷安縣西洋河村交界處,呈南北走向的長城遺蹟長約500米,夯層中夾有宋代以後的瓷片,應是明代遺址。另有一段從李二口村向北偏東方向延伸的長城遺址,長約2。5千米,與主體長城形成銳形夾角,至張仲口村消失,當地人稱為“錯修長城”。

按光緒《山西通志》卷四五所載翁萬達《議大同邊牆》,此段長城是嘉靖年間初議方案的長城遺存。長城牆體黃土夯築,未見包磚遺蹟。大部分地段牆體儲存情況較差,殘損、塌毀隨處可見,不過遺址基本上還能連成一線,約略可見當年雄姿。牆體上築有敵臺(舊稱邊墩),騎牆而建,平面呈方形,通體夯築,無包磚。現存敵臺81座,間距在300—600米之間。長城和各堡附近有烽火臺200餘座,分佈於長城兩側和各堡之間,分為方錐形和圓錐形兩種,有的烽火臺四周有夯土圍牆。

據《明史》、清光緒《山西通志》等記載,現存長城遺址是成化、嘉靖、萬曆時期(1465年—1620年)修築。據《宣大山西三鎮圖說》和《三雲籌俎考》記載,天鎮縣境內配置於長城防禦體系的城堡有平遠堡、新平堡、保平堡、樺門堡、瓦窯口堡、天城城、鎮寧堡和鎮口堡,各有分管邊牆,分佈於長城內側;永嘉堡,無分管邊牆,屬於防禦體系的縱深配置。保平堡外有馬市,是當時設定的邊貿場所。鎮寧堡、鎮口堡在文獻中即記載堡內無水井,故譭棄多年,略無遺存,其餘均有遺蹟可尋。

聚焦大同鎮明長城

陽高長城 張元義 攝

聚焦大同鎮明長城

守口堡,杏花白 李世明 攝

聚焦大同鎮明長城

守口堡的春天 鄧平 攝

聚焦大同鎮明長城

聚焦大同鎮明長城

陽高鎮邊堡長城 張元義 攝

聚焦大同鎮明長城

陽高長城 曹化明 攝

聚焦大同鎮明長城

守口堡長城 田兆雲 攝

陽高縣轄長城

陽高縣城由天鎮縣水磨口村西行,進入陽高縣羅文皂鎮十九墩村,經三墩、七墩、謝莊、二墩、五墩、鎮門堡、水泉溝、許家園、平山村,西入龍泉鎮虎頭山村,再經燕家堡、乳頭山、磚樓、小龍王廟、守口堡,西入長城鄉十九梁村。長城就修築於雲門山山腰,隨山勢起伏,海拔1200米左右。至此向西南方向延伸,又經西三墩、六墩、十墩、正宏堡、二十六村(長城鄉治所)、大二對營、小二對營和鎮邊堡,西入大同市境內。

以二十六村為界,該村以東,長城修築在大山的峰巒之中,該村以西,修築於雲門山南麓和採梁山北麓相接的平衍地帶,但海拔相差不大,大致在1400米左右。全長約55千米。牆體用黃土夯築,無包磚,斷缺、殘毀的地段很多。牆體上建有敵臺,騎牆而築,通體用黃土夯築而成,無包磚,平面呈方形,共119座,間距 200—500米。長城兩側有烽火臺 100多座,平面為方形和圓形兩類。

據《明史》、光緒《山西通志》等記載,該縣現存長城遺址是明代成化、嘉靖、萬曆時期(1465年—1620年)修築。據《宣大山西三鎮圖說》和《三雲籌俎考》記載,陽高縣境內屬長城防禦體系的城堡有鎮門堡、守口堡、靖虜堡、鎮邊堡,各有分管邊牆。守口堡有馬市,是當時的邊貿場所,也有遺蹟可尋。(程瑞金 尚珩 範曉燕/文 圖片作者來自山西省長城保護研究會)

文章來源:發展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