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易卦

市:於鬧市中聽靜 於市井中洞見 | 每日一字

作者:由 光明網 發表于 易卦日期:2022-09-03

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什麼意思

市:於鬧市中聽靜 於市井中洞見 | 每日一字

市:於鬧市中聽靜 於市井中洞見 | 每日一字

無論是小說、電視劇、電影還是動畫,都曾講述過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這個故事的重點,當然不是奮戰之後的赫赫戰功,而是木蘭本身的聰明才智與敢作敢為。在樂府名歌《木蘭辭》中,這種刻畫顯得尤為明顯,而在日常細節的描繪中所顯露的木蘭形象,也尤為生動。在從軍前,木蘭需要準備一些東西,於是開始“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這是一種互文的寫法,說木蘭到各個市場上購買東西。

市,即市場。雖然今天的市與甲骨文中的市在字形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其意義卻沒有多大改變。市,買賣也、買賣之所也,早在商代的時候,市就已經被用作市場的意義了,這一意義至今仍然是市字的主要意思。

《周易》中說神農氏“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交易物品,各得其所需,中國古代很早就有了市。不過那時候的市,可能只是以其所有換其所無,簡單的物物交換。但是到了周代,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市場規模了。周代時有三種市:朝市朝時而市,上午的集市以商賈為主,可能因為商賈大多居於城中,比較方便;大市日昃而市,中午的集市以百姓為主,規模相對而言大一些;夕市夕時而市,傍晚的集市以小商販為主,規模會小一點。

從周代以來,市不斷髮展,漢代的時候長安、洛陽、邯鄲等等城市已經發展成為“商貿中心”,而唐宋之後市場更是繁榮,已然出現了“夜市”。南宋臨安的買賣晝夜不絕,夜市與白天無異,甚至更為熱鬧,販賣的東西也非常齊全。現代人逛夜市,要吃吃喝喝,古人亦然,以小吃為例,夜市上沿街頭叫賣的有姜豉、膘皮子、炙椒、酸兒、羊脂韭餅、糟羊蹄、糟蟹,擔架子賣的有香辣罐肺、香辣素粉羹、臘肉、細粉科頭、姜蝦、海蟄、清汁田螺羹……光腦補就可以想見當時場景,堪稱一部舌尖上的南宋了。

市:於鬧市中聽靜 於市井中洞見 | 每日一字

明清之時,工商業的發展帶起城市的繁榮,市民的壯大帶來文學的變化,很多小說和戲曲都表現了“市井生活”。三言二拍裡常常會說那誰誰誰是個“市井小人”,不曉得什麼道理不要和他計較之類的話。在這種語境下,市井小人當然不算一個好詞,我們也的確常見市井用來形容無賴,然而最初市井其實是指古代城邑中集中買賣貨物的場所,其得名的由來,歷來多有說法,頗有趣味。有人說這是因為設立市場是四方的,就好像造井一樣;有人說這是因為春秋時期存在著按井田而劃分的集市,以井田為市,俗語就叫市井;有人說這是因為最開始古人早上去井邊打水,正好將貨物放在井邊賣了;還有一種說法,是說去市場的人要先去井邊把貨物都洗乾淨了,故有此稱呼。

事實上,當我們撇去偏見,所謂的市井,也就是街頭巷尾老百姓的生活,或許平淡,或許普通,但是接地氣,最是生活。很多時候,我們的生活就是這樣,通俗但不庸俗,平淡但不寡淡,熱鬧的時候可以滿城燈火,行人如織,來去往來都是斑斕,可是一旦安靜下來,又只見星光點點,靜謐之處可聽風雨聲。芸芸眾生,在普通的日常裡找到了自我,也在市井之中感受到了生活。

晉人王康琚有《反招隱詩》,開篇言:“小隱隱陵藪,大隱隱朝市。”看破世事、隱居山林只能說是小隱,真正的大隱是身在朝市而志在玄遠,即使在鬧市之中也能找尋到內心的寧靜,即使周圍人來人往熙熙攘攘也能悠然自得。隱士的生活常人或許難以企及,但在市井的平凡中,依然能找尋到別樣的色彩:於鬧市中聽靜,於市井中洞見真正的自我與生活。(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施希茜)

市:於鬧市中聽靜 於市井中洞見 | 每日一字

市:於鬧市中聽靜 於市井中洞見 | 每日一字

作者:

版權宣告: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