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易卦

試論中國古代教育的重德精神

作者:由 世界錢眼 發表于 易卦日期:2023-01-16

德行藝儀指什麼

試論中國古代教育的重德精神

教育,是一個永不落幕的話題,是一個關乎民生大計的事情,因此中國自古以來,無論哪朝哪代,不管封建王朝的皇帝是否有著什麼陰暗心理,

對“教育”一事都是極為看重的。

在中國古代的教育當中,主要以如何當官和如何做人為導向,其中當官有四書五經必須要考的典籍,關於做人則是以仁義禮智信為核心內容來展開教育,

當然在四書五經中也包含了這些內容。

其實所謂的仁義禮智信就是重視德育的體現,因此今天主要是試論中國古代教育的重德精神!

試論中國古代教育的重德精神

“德育”思想的起源

德育思想真要追溯,可以追溯到堯舜禹時代,因為在當時的人們選擇部落首領是從“賢能”方面著手,不是由血脈關係所決定的,因此中國重德的精神從上古時期就已經存在,

所以中國人重德的精神一直在傳承在延續。

當中國古代進入奴隸制社會,在夏朝時期有關“德育”思想並沒有特別大的進步,因為剛剛從原始社會進入奴隸社會,人們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極其濃厚,甚至應該說是迷信天地,

所以更多是各種鬼神思想的傳遞。

直到商朝時期,人們經過幾百年的城市聚居生活以及思想文化的初步形成,意識到道德思想在人類社會中的重要性,開始推行道德教育,商代第十九位君主盤庚就是特別告誡王廷的貴族和大臣們,

要他們以道德之心去對待百姓。

試論中國古代教育的重德精神

最後周朝能取代商朝,也是因為商朝統治階層失去了德行,因此周朝在周公手裡時設立典禮制度,

目的就是用禮樂制度來規範天下人。

並且周朝時期已經進行道德教育,建立德、行、藝、儀等一套官方道德教育體系,目的都是約束王公貴族,強調人倫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思想的真正形成則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因為春秋戰國時期貴族們都發現信奉天命是無稽之談,只有重視道德教育,大家都在道德思想的自我約束下,

則會天下太平。

在《左傳》中就專門提到道德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加上春秋戰國本就是中國古代社會的第二次大變革,是中國奴隸社會走向封建社會的過渡期,因此各種思想在這個階段百花齊放,

其中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就是道德教育思想的標誌性人物。

從孔子周遊列國開始,

以“仁”為核心的德育思想走向華夏各地,也是從這一刻開始,“德育”思想真正的誕生。

試論中國古代教育的重德精神

“德育”思想的成熟和發展

1,秦漢時期“重德”的體現

自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秦朝,在秦始皇統治時期,中國古代的儒家思想處於比較低調發展的階段,因為秦始皇繼續推行法家思想,但是過於嚴苛,讓普通百姓苦不堪言,同時秦始皇不重視“德育”,

因而很快就被漢朝所取代。

劉邦在建立大漢王朝之後,一直到漢武帝即位之前,推行黃老之學,即後來確立的道家思想,

而道家思想一樣引人向善,極其重視“德育”。

因此儒家思想的確是“德育”,但不代表“德育”只能是儒家思想;所以漢朝前期在道家思想的影響下,國家休養生息、不起干戈,加上文景之治,讓漢朝得以恢復國力,

給漢武帝遠征匈奴打下堅實的基礎。

試論中國古代教育的重德精神

在漢武帝時期,董仲舒向漢武帝提出“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

讓儒家思想從此成為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主要政治思想。

董仲舒除了逢迎漢武帝而提的思想主張之外,還強調要進行“德育”,說接受教育的人要做到“必仁且智”,即人既要做到講仁義還要有智慧,而不管是“仁義”

還是“智慧”都是德育的組成部分。

簡單來講,董仲舒的意思是希望天下接受

教育的人要做一個德才兼備之人,兩者缺一不可。例如漢朝選拔人才主要是以察舉制和徵辟製為主,當時察舉制的標準是“舉孝廉”、“賢良方正”等,

這些選拔人才的要求本質都是“重德”。

試論中國古代教育的重德精神

2,唐宋時期的“重德”表現

在唐以前的魏晉南北朝時期,其實關於選拔人才到底是選擇“有才之人”,還是選擇有“德行”之人,或者是選擇“德才兼備”之人,關於這個問題在當時經歷了很長時間的爭論,

由此至少可知當時人們依然重德。

發展至唐宋時期,中國封建社會進入到高峰發展期,不管是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都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因而“重德”精神更要做到位,否則面對各種利益誘惑,沒有自我德行約束,

恐怕要天下大亂。

在唐朝從中央到地方、從皇族到普通家庭,都極為重視“德育”,例如針對太子的思想道德教育有專門的機構-詹事府,這個機構主要職責是勸導太子,

看到太子的出現德行等問題要及時提醒。

例如在宋朝時期,針對皇太子設立資善堂。又例如大名鼎鼎的唐宋八大家王安石就說:

“國以任賢使能而興,棄賢專己而衰。”

因此“重德”精神是關乎中國古代王朝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

試論中國古代教育的重德精神

3,明清時期的“重德”精神

明清時期作為中國封建王朝的後期,經濟發展普遍繁榮穩定,因而給人的印象應該是“重利”而忽略“重德”,其實作為商人以“利益”為本,並沒有錯誤,

但是不代表商人為了利益而不擇手段!

因此在明清時期的商人依然有著很多“重德”的存在,他們有著過去幾千年的文化傳承,深刻意識到“重德精神”的重要性,所以他們把“誠信重義”的理念融合到生意當中去,

因而很多商人以此成就一番大事業。

例如明清時期八大晉商之一的常氏,就是提倡“誠信重德”的經商理念,從而讓自己常家的商業發展從國內走向國際。

試論中國古代教育的重德精神

中國古代為何“重德”

1,為了穩固社會

首先重德是指重視“德育”,而德育包括多個方面的教育,不僅僅是品德教育,還有智慧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在中國古代,所有的封建君主都希望天下臣民死死地效忠於他,心中永遠不要有造反之念,

這個就是君王心中最看重的“德育”工作。

其實很簡單,一個人如果沒有經過任何思想教育和正確的引導,那麼成為一個危害社會的不確定因素是十之八九的,這僅僅是一個人,若是成千上萬人都是如此,恐怕就會天下大亂,最後遭殃的其實是基層百姓,

但是最不希望社會動亂的還有王朝統治者。

試論中國古代教育的重德精神

2,古代家族維繫關係的重要方式

古代講究宗法制度,對家族的觀念極為看重,從漢朝時期的百年世家,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王謝等世家,都是能身居廟堂之上的存在,甚至一些世家能左右王位更迭,例如王謝兩家,例如隋朝楊堅的楊家就是從世家開始起兵奪位而來,

而這些世家為什麼能有如此大的能量?

不僅僅是因為這些世家的家主位極人臣,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身後關聯著一個大家族,然後是大家族錯綜複雜的人脈關係網,

從而對王權產生威脅。而這些大家族怎麼聯絡在一起的?

就是因為“重德”精神,用“德育”繫結家族的每一個人,讓每一個人都能成為自身家族走上高位的助推器。

試論中國古代教育的重德精神

3,因為歷朝歷代對儒家思想的推崇

從漢武帝開始,此後2000餘年的大部分皇帝都在大力支援儒家學說作為王朝的政治思想,不管這些君王處於什麼樣的心理狀態才推動這個現象發展,但是君王的一言一行牽動著王朝的命運,

也影響著百姓們對儒家思想的認知。

既然皇帝要大家學習儒家思想,作為封建皇帝治下的臣民應該要遵守皇命,而且儒家學說作為政治思想經過上千年的沉澱,逐漸被很多朝代的思想家加入自己的理解,

因而“重德”精神在中國古代得到不斷的傳承。

試論中國古代教育的重德精神

綜上所述,中國古代的重德精神是存在了幾千年了,而且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重德精神的意義也會帶有新的變化,

但是在中國封建王朝的左右下,重德精神終究存在一定的侷限性。

即便重德精神引導人們重視品德,但是因為封建君主的權力慾望,可以允許天下臣民為了重德精神而為他效忠,卻不允許天下臣民為了重德精神而背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