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易卦

並非酈食其的計策有多差,只是形勢變了,張良已經換了新玩法了

作者:由 美君聊往事 發表于 易卦日期:2023-01-23

酈食其是什麼歷史人物

楚漢戰爭一開始,戰局就一邊倒地偏向了劉邦,從漢中一路打到彭城,三萬兵直打到五十六萬兵,劉邦就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也正因為如此,劉邦開始迷失在自己的勝利之中,在彭城日夜宴飲,完全不把項羽放在眼裡,結果被項羽帶著三萬精兵一次性打傷了元氣,不但彭城丟了,自己最後還被項羽的楚軍圍在滎陽城,勉力支撐,人生的大起大落實在是太“刺激”了。

一、酈生之策

劉邦當然不甘心就這樣被項羽打敗,他和手下大謀士酈食其商討對付楚國的辦法,於是就有了酈食其這個被張良痛斥為“亡國之策”、被後世無數人譏笑的“酈生之策”。

“昔湯伐桀,封其後於杞。武王伐紂,封其後於宋。今秦失德棄義,侵伐諸侯社稷,滅六國之後,使無立錐之地。陛下誠能復立六國後世,畢已受印,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莫不鄉風慕義,願為臣妾。德義已行,陛下南鄉稱霸,楚必斂衽而朝。”——《史記。留侯世家》

酈食其的想法很簡單,當年商湯滅夏、周武伐紂之後都給戰敗者留了一塊封地,而秦始皇滅六國的時候卻一塊封地都沒給六國留。假如劉邦可以給六國後世加以分封,那天下百姓自然感激涕零,能人異士也競相投奔,到那時稱霸天下,楚國也要俯首稱臣。

並非酈食其的計策有多差,只是形勢變了,張良已經換了新玩法了

劉邦聽完,高興得很,當即命酈食其速去刻印,抓緊分封,一刻也不能耽擱。

二、張良的反駁

這麼開心的事,劉邦自然要跟好朋友張良分享,可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張良不但不高興,反而憤怒不已,甚至覺得這個計策是“亡國之策”。

張良當時提出了九點反對意見:

第一,商湯、周武分封時天下已定,如今我們和項羽還勝負未分;

第二,當年武王伐紂時,已經砍了紂王的頭,而項羽的頭現在還長在項羽的頭上;

第三,向前朝示好(表商容之閭,封比干之墓,釋箕子之囚)以收買人心,這些沒有條件做;

第四,發錢、發糧給窮苦百姓,沒有條件做;

第五,把兵車改為普通車,兵器也都收起來不用,自然也學不來;

第六,馬放南山,以示不再有戰事,漢軍的戰馬更不可能不戰鬥;

第七,把牛放牧於桃林之北,以示不再運糧,更不現實;

第八,現在這些人都是背井離鄉跟著漢王,也是為了將來能有一小塊封地;如果六國一起,他們為何不回家鄉“找工作”,而要跟著漢王?

第九,楚強漢弱,即便有六國,六國也是心向楚而背漢,要他們何益?

並非酈食其的計策有多差,只是形勢變了,張良已經換了新玩法了

其實,看得出來,張良反駁酈食其的無外乎兩點:一是前提錯了,二是結果不利。

酈食其的前提“湯伐桀”、“武王伐紂”的分封都是在消滅了對手以後,而劉邦卻還要面對最強大的對手項羽。酈食其的想法是六國幫忙分擔火力,死心塌地的跟著漢王,而張良的想法跟他恰恰相反,認為楚強漢弱,即使漢王分封他們,最後仍舊是誰強誰的吸引力大,更重要的是人才還會發生大量的流失。

至於說中間那些馬放南山、刀槍入庫之類的,酈食其本就沒有提到,也不會建議劉邦去做,根本是無意義的事情,張良只是在反對酈食其的同時,掩蓋他內心最真實的想法罷了,因為他也不想再去復韓了,助漢王打天下才是他心中所願。

三、曾經最“流行”的計策

公正地說,酈食其的這個計策,並沒有張良說的那麼差,只不過是已經“過時”了,當初還是“流行”過一段時間的,甚至張良也曾經是這個計策的受益者。

陳勝、吳廣起義以後,最初的風氣是自立為王,先是陳勝自立為張楚政權的王,緊接著其手下武臣自立為趙王,再接著是武臣手下的韓廣自立為燕王,但是負責去魏徇地的周巿[fú]卻改變了這個風氣,他死活不願意自立為魏王,而是跟陳勝要來了魏國的後裔魏咎來做魏王,這也是六國滅亡之後被擁立的第一位六國後裔。在此之前,田儋已經自立為齊王,而在此之後,陳勝王被殺,秦嘉擁立楚國貴族後裔景駒為楚王。

並非酈食其的計策有多差,只是形勢變了,張良已經換了新玩法了

不過,真正把這個作為一項政治策略的還應該數范增。

居鄛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計,往說項梁曰:“。。。今陳勝首事,不立楚後而自立,其勢不長。今君起江東,楚蜂午之將皆爭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將,為能復立楚之後也。”——《史記。項羽本紀》

范增給項梁分析陳勝戰敗的原因,就是沒有立楚國後人而自立,導致其勢不長,所以他建議項梁擁立楚國宗室後裔,這樣楚人自然爭相來投。項梁採用了這個策略,立當年楚懷王的後人熊心為楚王,亦稱其為楚懷王。此舉在一段時間內還是非常有效果的,楚國人開始聚攏到了楚懷王的麾下,使楚國成為了當時最強大的一支反秦勢力。

四、張良之策

在前文,水一白曾說過,張良也是這一計策的受益者,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就在項梁採用范增的策略,立了楚懷王以後,張良便主動找到了項梁,提出了他的意見。

良乃說項梁曰:“君已立楚後,而韓諸公子橫陽君成賢,可立為王,益樹黨。”項梁使良求韓成,立以為韓王。以良為韓申徒,與韓王將千餘人西略韓地,得數城,秦輒復取之,往來為遊兵潁川。——《史記。留侯列傳》

張良的意見就是利用這個“東風”,把韓國宗室後裔橫陽君韓成立為韓王。只可惜韓王成和張良的這條“創業之路”走得卻並不好,與別人逐漸發展壯大不同,他們只能遊蕩在潁川,不斷往復在奪幾個城又被秦軍搶回去的迴圈之中。

並非酈食其的計策有多差,只是形勢變了,張良已經換了新玩法了

不過,至少這對張良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嘗試,如果沒有這次失敗,後來張良也不會死心塌地的跟著劉邦。一時之間,曾經的關東六國已經有五個國家的國君是曾經的宗室後裔了,即魏王豹(魏王咎之弟)、趙王歇、齊王田廣(田儋之子)、韓王成與楚懷王熊心,唯獨燕王還是韓廣,大概是因為荊軻刺秦王后,燕國貴族被秦始皇誅殺殆盡的關係。

這個格局倒是與酈食其所設想的有異曲同功之妙,但是問題是這個格局被一個人打破了。

五、破局者

這個破局者正是被很多人認為要恢復周朝舊制的項羽。

關於項羽的分封,水一白強調過很多次,項羽不但不是為了恢復周朝舊制,反而有著更深的用意,其中的一層用意便是打破舊有的格局。(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項羽分封諸侯到底是不是敗筆?西楚霸王不稱帝只因懷念周朝格局?)

假設沒有項羽的分封:

秦亡之後的格局將是項羽回楚國架空楚懷王,劉邦為關中王,其餘關東五國各佔各的地盤,形成一種相對的均勢。

項羽分封以後:

直接分封了十八個諸侯,曾經的戰國七雄,除了楚國一家獨大,其餘六個都被不同程度的拆分,引入了諸多新興諸侯勢力進來競爭,最終的結果勢必是一片混戰。

並非酈食其的計策有多差,只是形勢變了,張良已經換了新玩法了

所以,到了酈食其提出他的計策的時候,整個天下已經形成了楚漢相爭,各新舊諸侯各自守著自己的地盤,時而向楚,時而向漢的局面。假如,這個時候再如酈食其所想,引入六國貴族後裔,不但不能形成氣候,反而會深深傷害現有諸侯的利益,那些原本還搖擺不定的諸侯更會毫不遲疑地投入項羽的懷抱,想要再爭取那就是一種奢望了。

可見,此時的“酈生之策”已經是一個過時的策略了,只有順應時代發展的策略才能夠發揮其最大的作用,比如張良的下邑之謀。

六、下邑之謀

“下邑之謀”即彭城之戰後,劉邦等人逃到下邑後,張良給劉邦獻上的一個計謀。張良指出了三個關鍵性人物:即英布、彭越和韓信。

良進曰:“九江王黥布,楚梟將,與項王有郄;彭越與齊王田榮反梁地:此兩人可急使。而漢王之將獨韓信可屬大事,當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則楚可破也。”——《史記。留侯世家》

與其去支援那些已經被時代淘汰的六國後裔,不如支援一些真正的實力派。英布雖然在項羽手下,但是劉邦打彭城,英布沒出兵,已經得罪了項羽,這是可以爭取的物件;而彭越與劉邦一向交好,又因為項羽沒有分封而恨怨,自然也是可以利用的;而韓信也該放出去讓他獨當一面了。

並非酈食其的計策有多差,只是形勢變了,張良已經換了新玩法了

後來的歷史發展也印證了張良“下邑之謀”的前瞻性,這三個人都在後來的楚漢戰爭中成為了劉邦不小的助力。韓信連下魏、代、趙、燕、齊五地自然居功至偉;而彭越對項羽的騷擾也是項羽一時之間無法攻破劉邦的關鍵;英布雖然相對來說功勞最小,但是作為項羽手下,他的反叛本身就是一種敵弱我強的買賣,穩賺不賠。

最終,在張良“下邑之謀”的指引下,劉邦合眾諸侯之力成功擊敗項羽,進而統一了天下。

水言水語

歷史上很多時候都是這樣,並不是想法本身不好,只是這個想法要在合適的時間才適合變成現實;當這個想法已經脫離了現有環境的發展,自然適得其反,不但得不到想要的成功,還會給自己和己方勢力帶來不想看到的結果。

並非酈食其的計策有多差,只是形勢變了,張良已經換了新玩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