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鰲江江南平原地名的由來及解讀

作者:由 旅行1226965654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1-09-13

鄭昌儒是什麼人

鰲江江南平原地名的由來及解讀

鰲江江南平原一些村鎮名稱,常常記敘著一段歷史掌故,蘊藏著豐富的文化積澱,也凸現了當時歷史年代的地理環境。研讀(地)村名,有助於解讀鰲江江南平原的地理,有助於發掘這片(江南垟)鄉土的悠久歷史淵源。

 

鰲江江南平原地名的由來及解讀

一、鰲江江南平原村鎮地名歷史典故

鰲江江南平原(江南垟)部分村鎮(地)名稱頗有一段典故來歷,如:

金鄉(鎮)

民國《志》有金舟鄉,為古稱,簡化為金鄉,明洪武二十年(1387)為防倭於此築衛城,定名金鄉衛,清康熙九年(1670)廢衛為鎮,民間年間稱金鄉鎮,又簡稱金鎮。

宜山

,俗稱球山,南宋溫州知州韓彥直《橘錄》中稱泥山,明時因博天子一好而名儀山,清因避溥儀諱而易宜山。今天蠻話的發音仍然是“泥山”。

錢庫

、鹽亭、棉坳、茶亭,後漢高祖天福十二年(947)丁未,高僧願齊在江南等地化齋,錢王錢俶於江南設庫司,徵收鹽、茶、絹、棉等稅,供養願齊師徒,因而得名。鹽亭後稱炎亭。而“錢庫”在乾隆《平陽縣誌》作“前庫”,今天蠻話的發音仍然是“前庫”而非“錢庫”。

錢倉

,五代時已稱錢倉。宋至清初,曾名前倉,清乾隆時改為錢倉。至今,錢倉在今天蠻話發音中仍然是“前倉”而非“錢倉”。

舥艚

,神宗元豐年間(1078-1086),平陽置前倉(今錢倉)、杷槽(今舥艚)、泥山(今宜山)3鎮。宋《元豐九城志》作“木琶槽鎮”,為軍制單位,後廢。其處與琵琶山(島)隔海相望,相傳古時築有槽形水道,注水入海,故名之為“琶槽”,訛為“木琶槽”,後又以其處為舟戶艚(漁船名)停泊之所,遂改“槽”為“艚”,又改“琶”為“舥”。遂為“舥艚”,原義已隱晦,“舥”字系俗字,字書未載。舥艚原為鄉所在地,八四年建鎮。

石砰

地臨東海,澳口灘頭盡是鵝卵石,每逢漲潮時,卵石相撞,砰然有聲,故名石砰。

倒橋

(村)相傳其地原有二石橋:一名正坤,一名鬥橋,因年久失修,鬥橋坍倒,群眾遂改稱“鬥橋”為“倒橋”,並用作村名。屬湖裡。

大漁、小漁

(村)大漁、小漁二村,乾隆《志》合稱漁墅,明洪武年間(1368—1398)設大漁墅寨以抗倭,屬金鄉衛,後分二村,一簡化為大漁,一分稱小漁。

大岙、小岙

(村)乾隆《志》作大嶼、小嶼。今作大岙、小岙,較通俗易寫。(按:嶼,為島嶼;岙:為山坳近水之處。)屬大漁。

炎亭

乾隆、民國兩《志》都作“鹽亭”,五代時已有此名,吳越王錢俶曾於此設所徵收鹽稅,其西沙陡門旁,尚有鹽壇遺址,方言訛變為炎亭

老城底

,因四周圍城而得名。宋元豐年間,鄭子達建四周圍牆、護城河,保衛村落,圍牆寬7米,高4米,周長約1000米。

老臺村

,明信國公湯和於明洪武二十年(1387)設定杷艚寨,建造堠海防颱而得名。明萬曆六年(1578)村名為堠臺堡,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改名永安,1912年改為老臺村。

 爐頭村

,清嘉慶二年(1797)林姓始祖遷於此建爐打鐵營生,故名。

鄭家樓村

,《鄭氏宗譜》載,“建樓高敞,迥異常居”。鄉人因稱之為南樓,居稱鄭家樓,後俗稱樓下,沿用至今。鄭家樓村的古民居群,是乾隆三十一丙戍年鄭昌作、鄭昌儒兄弟倆建造,在浙南古建民居中比較罕見。

仙泥船

(村)傳說原名謝家灣,為謝氏世居,後因參加龍舟競渡,船破,水漏,即以泥土塞補,終於獲勝迴歸。遂疑為神仙所助,故以“仙泥船”為村名。屬新城。

林家洞

(村)明嘉靖間(1522—1565),林氏因避亂由閩南遷來時,於海上遇風,因泊於島畔而脫險,見石洞中供有海神三七太尉(原名林三益,瑞安人),遂疑為海神所 助,聚村時,即以其洞為名以留念。屬郊外。

 

鰲江江南平原地名的由來及解讀

二、鰲江江南平原村鎮地名的地理解讀

村名,是地方歷史的記載,也是地理實體的標誌,地名的最初由來,一般與地理實體有密切關係。江南垟部分村鎮名稱正隱含著江南垟曾經有過滄海桑田的變化。如:垟,在《辭海》裡解釋為“用於地名”;據《現代漢語詞典》解釋,“垟”指田地,用於方言地名,都在浙江省境內。確實,以“垟”為命名的地方在溫州地名中大量存在。如溫州的三垟,樂清的翁垟,瑞安的林垟、鮑垟,平陽的務垟等。同樣,在鰲江江南平原(垟)有大量以“垟”命名的村子。如:錢庫的章均垟、垟(洋)頭,蘆浦鑑後垟、東門垟,金鄉鎮的湯鑑垟、河尾垟、南垟、珠照垟、北大垟、前(後)半垟等。據溫州語言學者沈克成解釋,明朝以前還沒有“垟”字,直到清朝,隨著沿海灘塗逐漸淤積成廣闊的田地,人們才開始造出了這個字,以區別指代廣闊水域的“洋”字。這些以“垟”命名的村子是鰲江江南平原(垟)滄海變桑田的最好佐證。《平陽縣誌》裡也記載林仲彝於南宋孝宗淳熙八年,在家鄉出資興建烏嶼、新潛、湖南三座陡門,並開鑿河道多處。有人專門走訪了錢庫夏口鄉陡門底村,陡門底村的得名應該與林仲彝興建陡門有關。根據宋高宗建置的金舟鄉廿一都鄉村名稱,推斷當時有港灣直至靈峰、烏嶼山一帶,宋之前可能到錢庫夏口鄉的陡門底村和巴曹鎮新城鄉的陳處村(陳處村有座橋叫“洪潮橋”,據說潮水洶湧時正好達到這裡)。

鰲江江南平原地名的由來及解讀

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吳松弟在《

溫州沿海平原的成陸過程和主要海塘、塘河的形成

》一文中認為:溫州沿海屬山地海岸,港灣眾多,沿海平原早期的成陸往往首先從一個個小港灣開始,在港灣被填平以後在山麓的外側才會出現大面積的成陸區域。有人提出一個大膽的推斷:舥艚鎮的舥艚河(史名魁江),可能是一個伸入到靈峰、烏嶼山的港灣。此後由於海塗不斷淤積、延伸和圍墾利用,烏嶼陡門(1179年)外遷到巴曹陰均陡門(建於南宋嘉定元年即公元1208年)。但兩者時間相差只有30年,可見伸入到靈峰、烏嶼山的港灣應該較細小,屬於江浦這樣的性質,所以靈峰、烏嶼山旁的夏八美村古稱瀛浦裡,鄰近的幾個村莊分別稱為:瀛浦裡(夏八美)、下湯、下澤、瀛裡張(垟底張)、浹底、東浦口、西浦口、金家沿、泮河等。夏八美(村)原名瀛浦裡,以其地為沖積平原,古稱“小瀛洲”,故名。清乾隆間,其地有名夏八美者。遂以人名為地名。俗傳其地昔有夏氏美女被選入宮為妃,居第八位,或說當地曾出過八個美女,故名。都荒誕不經。(夏八美墓在小漁附近磨石崗,墓道建築考究,有墓碑曰“皇清八美號度月夏墓”。同葬者有生母湯氏、養母項氏,系其子志儀,志侯於乾隆庚子年所立。)屬郊外。

注:(有關資料收集來自《蒼南縣誌》、《平陽縣誌》、蒼南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