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收藏

范成大與瀘州,田園詩人的江陽懷古夢

作者:由 江陽沽酒客 發表于 收藏日期:2022-07-01

濂溪路是不是要改建

在宋代的詩人當中,沽酒客對范成大尤為喜愛,因為他寫的田園詩,如同古代農戶日誌一般,給我展現了一副完整的宋代農村畫卷,在他的《四時田園雜興》60首組詩中詩人退居家鄉後寫的一組大型的田家詩,共六十首,描寫農村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景色和農民的生活,同時也反映了農民當時的遭受的剝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拋開階級和時代的侷限,基本上我覺得雖然田園詩不是范成大開頭,但是到他這裡基本就寫盡了,再有也比不過他的意境去。而范成大也是中國歷史上非常值得研究的人,他的一生基本代表了儒家行為準則的一種規範。

范成大與瀘州,田園詩人的江陽懷古夢

少年聰慧苦學,青中年獲取功名參政為民,晚年退隱田園,過著“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的生活,無比愜意。

對於范成大藝術的成就,可以這樣去理解,在世南宋的時候即有顯著影響,到清初則影響尤大,有“家劍南而戶石湖”(“劍南”指陸游《劍南詩稿》石湖則是說的范成大,因為他晚年隱居石湖而自稱)。其詩風格輕巧,但好用僻典、佛典。晚年所作《四時田園雜興》(60首)是其代表作,錢鍾書在《宋詩選注》中謂之“也算得中國古代田園詩的集大成”。他同時還是著名的詞作家,或許還可說是一位地理學家。有《石湖詩集》、《石湖詞》、《桂海虞衡志》、《攬轡錄》、《驂鸞錄》、《吳船錄》、《吳郡志》等著作傳世。

范成大與瀘州,田園詩人的江陽懷古夢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諡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後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於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淳熙二年(1175年),范成大受任為敷文閣待制、四川制置使、知成都府,有了一段西入巴蜀的經歷,還跟陸游在四川以文會友,成了莫逆之交。二人都有來瀘州的經歷,陸游寫了不少瀘州的詩歌,而范成大更加熱衷於這個江陽故地的山水人文,也為瀘州留下了不少人文筆墨。

范成大與瀘州,田園詩人的江陽懷古夢

淳熙四年(1177),范成大在譚德稱、楊商卿父子範季申、郭中行等6位送行者相伴下從成都出發,同遊峨眉山後在嘉州(治今四川樂山)作別,順江出川,路過瀘州。在當時瀘州治下的江安縣,作《江安道中》一詩。詩云:

穠綠連村荔子丹,瘴雲將雨暗前灣。

張旗且喜三灘駛,叱馭曾驚九折艱。

瀘水舟間迷古渡,馬湖碑缺伴荒山。

威名功業吾何有?無事飄飄犯百蠻。

該詩實錄在范成大的名著《石湖詩集》中。

范成大與瀘州,田園詩人的江陽懷古夢

江安今天屬於宜賓轄管,但是從隋至清,江安縣俱是瀘州屬縣。江安縣位於四川盆地南緣,地處宜賓、瀘州、自貢三市之交,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隸於四川省第六行政督察區。1950年初,隸屬川南宜賓地區,1952年9月起隸屬四川省宜賓專區,1961年4月屬宜賓地區,1996年10月屬四川省轄宜賓市至2017年末未變動。

江安縣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省級文明城市、革命老區縣和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從瀘州劃出,其實帶走了瀘州很大一部的人文底蘊,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但是歷史存在的東西,我們應該正視它,倒不必去爭執什麼,只是希望瞭解瀘州的朋友應該明白一下,今天有些說瀘州豬兒粑來自宜賓,沽酒客就覺得多讀點歷史書籍還是有幫助的。

范成大與瀘州,田園詩人的江陽懷古夢

上面那首詩的題下有小序:“近瀘州最險處,號張旗三灘。言張旗之頃,已過三灘。其湍急如此。瀘戎之間有渡瀘亭,然不知孔明竟出何路?今(宜賓)鎖江亭對岸廢城,下臨馬湖(江),有《韋高紀功碑》巋然荒榛中,疑此或是古蹟。”這裡所說的張旗三灘,就是今納溪下游不遠處的兇灘頭脊樑、二脊樑和三脊樑。如今頭脊樑是瀘州納溪區一處天然自然景觀,非常值得一觀。也是當然船工們心驚膽戰的一處險要之地,俗話說行船到此“頭脊樑打(打爛)個角(讀各),二脊樑跑不脫”,就知道當時有多危險。

而渡瀘亭,范成大《吳船錄》有載:“瀘、敘對江即夷界,近(瀘州)城有渡瀘亭,竟不知孔明從何處渡。或雲敘正對馬湖江,馬湖入諸夷路,當自彼渡也。”

范成大與瀘州,田園詩人的江陽懷古夢

據乾隆版《直隸瀘州志》載:悠閒自在、興致昂然的范成大坐在回家的船兒向東順流而下,到瀘州時登臨瀘州的南定樓,而作《南定樓》名篇,詩云:

歸‘艎’東下興悠哉,小住危欄把一杯。

樓下沄沄內江水,明朝同入大江來。

今天我們已經不知道渡瀘亭和南定樓的蹤跡了,但是在宋代的時候,應該是可以比美如黃鶴樓、岳陽樓的名樓的,加上陸游、范成大等人的加持,完全是為瀘州以後歷史文化城市儲備的一張張文化名片。

范成大與瀘州,田園詩人的江陽懷古夢

陸游

可惜因為歷代變遷,遭遇各種橫禍、兵燹,以致後人少知曉,漸漸淹沒於歷史的長河裡,我們也只能在這些詩詞和方誌典籍裡看到文字記錄而已。

這裡有必要提及一下南定樓的來歷,它建於唐代,原名“水運亭”,當時江地面積並不大,是“帥守會僚屬將佐商務軍務”的軍事會議之地(《宋代瀘州酒樓考略》,趙永康,見《四川文物》1988年第03期p54 )

在舊時,其建築和勘用“大廈”一詞形容。平時,南定樓主要供士大夫階層人士登臨覽勝。只是到了南宋紹興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瀘州安撫使晁公武把它改建成了“廣袤8丈(每丈約3·33米)有奇”的會議大廳,面臨沱江,雄壯冠甲一方,並取諸葛亮《出師表》中“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將帥三軍,北定中原”語意,命名為“南定樓”。

作為地方軍治所之地,南定樓自然也就成為文武官商略軍政和治理屬地的重要會議大廳,同時,也作為招待過往朝廷官員、地方顯貴和宴飲僚佐的重要場所。

范成大與瀘州,田園詩人的江陽懷古夢

據《永樂大典》轉引宋人曹叔遠主持編撰的《江陽譜》載稱:“南定樓在瀘州芙蓉橋後羅城上,舊為水雲亭,紹興32年,晁公武改建此樓,壁左右李贊皇和諸葛忠武像及南蠻、西夷地圖。其雄壯尤為一郡勝……”

羅成即資江今天的沱江,有瀘州老學者前輩考證這座南定樓,就在今瀘州江陽區濂溪路及鐘鼓世家小區附近的地方。民國年間,還尚存南定臺一座,可惜的是歷經歲月變遷和城市發展改建,如今已難覓遺蹤。

今天看來是很可惜的,南定樓不僅僅是瀘州歷史文化的遺存,也見證了陸游、范成大等在瀘州的歲月,相信明代楊慎這樣的大才,長期寓居瀘州,也少不了登臨懷古,歷代文人墨客,因為懷古而讓古蹟得以儲存江陽沽酒客覺得倒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可惜大多成了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