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收藏

《回到春秋讀論語》第63章:孔子對音樂理論的精彩詮釋

作者:由 樂道也 發表于 收藏日期:2023-02-05

孔子跟誰學的音樂

孔子與魯國大樂官談論音樂,說:“音樂演奏的原理是可以瞭解的。開始時,是和諧而熱烈的合奏。隨後樂曲逐步展開,音色顯得純真美好,音節愈加清晰明亮,旋律迴環往復嫋嫋不絕,直至一曲終了。”

《回到春秋讀論語》第63章:孔子對音樂理論的精彩詮釋

子語魯大師樂,曰:“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從之,純如也,皦如也,繹如也,以成。”——《論語》

八佾

篇之二十三

《回到春秋讀論語》第63章:孔子對音樂理論的精彩詮釋

孔子精通音樂,與魯大師的一番言論,集中闡述了他的音樂理論,遺憾的是音樂大師的對話沒有被弟子記錄下來,變成老夫子一個人的獨白了。儘管是獨白,卻也精彩。

《回到春秋讀論語》第63章:孔子對音樂理論的精彩詮釋

“魯大師”是魯國的大樂官,一位掌管音樂的最高長官,同時又是音樂大師,或者叫首席音樂家,人們猜測他可能就是後邊《泰伯篇》第十五章中提到的師摯。

“子語魯大師樂”

,孔子與魯國大樂官談論音樂。當時魯國已經禮崩樂壞,所以孔子把研究音樂理論作為傳承周代禮樂傳統的一項搶救性工作來做,與大樂官進行深入探討是很有必要的。

《回到春秋讀論語》第63章:孔子對音樂理論的精彩詮釋

關於音樂,孔子有自己的見解,所以他開門見山地說,

“樂其可知也”

,樂理是完全可以瞭解明白的。孔子全面分析了樂曲演奏的總體過程,可概括為起、承、轉、合四個部分,並形象地表述為“翕如”、“純如”、“皦如”、“繹如”。

《回到春秋讀論語》第63章:孔子對音樂理論的精彩詮釋

“始作”

,樂曲開始演奏。起始是各種樂器的默契配合,使八音形成和諧一致的氛圍。“翕”,和順;

“翕如也”

,指各種樂器同時演奏時和諧而熱烈的盛況。它要求樂隊的每一位演奏家,首先必須使內心、身手與樂器合而為一。當八音之一的鐘聲響起,各種樂器就協調和暢地奏出,這時演奏者和聽眾慢慢融合到音樂的氛圍中,成為一個音樂感受的整體。

《回到春秋讀論語》第63章:孔子對音樂理論的精彩詮釋

接著是承前啟後,展開純真美好的樂曲主體部分。

“從之”

,隨著樂曲的逐步展開。“從”,跟隨,相隨而從。“從”也讀作“縱”,即放縱、釋放,指樂聲的放開。“純”,純正;

“純如也”

,音色純真美好,沒有雜音。在“純如”的境界裡,各種樂器的音色愈加顯出優美感人的情調,樂曲的主旋律得到昇華,與聽眾形成彼此激發情感的互動。

《回到春秋讀論語》第63章:孔子對音樂理論的精彩詮釋

而後進入清新有致、節奏分明的轉換階段。“皦”,古同“皎”,潔白、明亮,清晰;

“皦如也”

,與混濁相對,指樂曲音節的清晰明亮。在一片純和的樂聲中,各種樂器雖已合而為一,但高音與低音,清揚和渾厚,各展其美。金、革、土、匏等各類樂器奏出的音節,節拍分明,都可以清晰地分辨出來,彼此相輔相成,和而不失,形成了互不混亂抵衝的清明境界。

《回到春秋讀論語》第63章:孔子對音樂理論的精彩詮釋

最後過渡到樂聲悠悠、不絕如縷的“繹如”境界。“繹”,原意為抽絲;

“繹如也”

,相續不絕的樣子,形容音樂的前起後繼,連續悠揚,迴環往復,絡繹不絕。

《回到春秋讀論語》第63章:孔子對音樂理論的精彩詮釋

“以成”

,樂曲結束,至此戛然而止。此時無聲勝有聲,天、地、人已操乎一心,無論是音樂家還是聽眾,完全沉浸在至善至美的境界之中,從而融和人性,體會到剎那間的永恆。

——這也許就是孔子對音樂理論的完美詮釋。

《回到春秋讀論語》第63章:孔子對音樂理論的精彩詮釋

在孔子的思想中,音樂與詩、禮一樣,和人生的本質是一體的,始終認為音樂可以陶冶情操,輔助修德。他對音樂理論的這番分析,具有理論的深度,又把沒有形質的音樂用語言描繪得如此明白、生動,表述了音樂的內在本質和演奏中的過程要領,充分體現了他對音樂欣賞深刻的主觀體驗。其間,也蘊含了對中和之美的音樂可以“以樂輔禮”的思想表白,音樂不僅是情感渲洩的工具,更是塑造完美人格的重要途徑。

《回到春秋讀論語》第63章:孔子對音樂理論的精彩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