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大興土木”讓這兩個王朝走向滅亡,但也讓歷史銘記了它們的功績

作者:由 史話閒篇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2-08-25

大興土木是什麼意思

說起古代的交通,很多人想到的就是電視上常見到的所謂的官道以及戰馬飛奔傳遞軍報時一路的塵土,但是說實話,哪條官道哪一年修建成功,所耗費的人力物力有多少的記載卻是不多的,這大約是與朝代更迭後重心轉移,官道的廢棄等原因導致的,但是,歷史上也有那麼幾個官方修建的交通通道是不同的,因為無論朝代如何更迭,他們的重要交通作用卻從未被當權者所輕忽。

“大興土木”讓這兩個王朝走向滅亡,但也讓歷史銘記了它們的功績

第一個要說的就是秦直道了,秦直道被以冠以秦字自然是因為他修建於大秦,是在秦始皇三十五年時動工修建的,這條道路溝通南北,以雲陽為起點,九原郡為終點,全場有七百多千米。

“大興土木”讓這兩個王朝走向滅亡,但也讓歷史銘記了它們的功績

在現在看來,七百多千米,是全國任何一條溝通南北的高速路都能達到的距離,但是,秦始皇三十五年是公元前212年,當時可沒有大型工程車以及工程器械,修建秦直道需要的是純粹的人力,而當時也沒有鋼筋混凝土,只有黃土,要保證秦直道的便利的交通,首先要保證的就是秦直道不能隨隨便便就長草或者是長出樹木。

“大興土木”讓這兩個王朝走向滅亡,但也讓歷史銘記了它們的功績

於是,當時的勞動人民開動了自己的智慧,將土弄“熟”——也就是人為的把修建秦直道所用到的土鹽鹼化,然後再鋪設於既定的線路上,最後用人力將道路夯實,鹽鹼化過後又被夯得十分結實的秦直道就這樣誕生了,並且從修建好後,一直被各個封建王朝所沿用,比如說唐時的昭君出塞時所走的路線很可能就是秦直道。

“大興土木”讓這兩個王朝走向滅亡,但也讓歷史銘記了它們的功績

後來清朝統治了華夏大地,秦直道漸漸失去了重要的軍事政治作用,慢慢的就被廢棄了,但是在此之前,秦直道一直是中華大地上的一條主要的“交通要道”,並且歷時千餘年,真的就從未長出影響其通行性的大樹,因此,一度有傳聞說秦直道是有秦王朝的“陰兵”守護的。

但是陰兵什麼的說法基本沒有什麼可信度,不過因為一直歷代王朝所使用,各個王朝對其進行維護是肯定有的,再加上即便是鹽鹼化的土那也是泥土,泥土的特性就是越壓越結實,而越結實的土也越難讓種種著床和生根發芽,這大約才是秦直道千餘年“寸草不生”的根本原因。

“大興土木”讓這兩個王朝走向滅亡,但也讓歷史銘記了它們的功績

除了秦直道,秦始皇還修建了一條“水路”,這條水路就是至今依然聞名中外的靈渠,靈渠位於現在的廣西(秦時桂林郡)境內,是目前世界上最為古老的運河運河之一,並且,靈渠現在也依然能夠運轉。

靈渠修建於秦始皇二十六年,當時的始皇帝還只是秦王,並沒有完成兼併六國的大業,而靈渠修建的最初目的就是為了“統一”的大業,因為湘桂地區山體與丘陵眾多,導致了秦軍糧草和行軍困難,於是秦始皇在著人考察後,與秦始皇二十八年決定修建靈渠,以方便軍中糧草和軍餉的運送。

“大興土木”讓這兩個王朝走向滅亡,但也讓歷史銘記了它們的功績

於是,溝通了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的靈渠就這樣誕生了,並且,自其誕生後,不僅僅成為了秦朝運送糧草的重要交通樞紐,更成為了秦以後歷朝歷代加強那邊溝通和往來的重要紐帶。

最後要說的這個大約是最出名的了,因為它就是京杭大運河,京杭大運河是隋煬帝楊廣時期擴建的——因為京杭大運河在春秋時期就已經存在,只不過當時只是吳國為了更好的討伐齊國而修建,只不過當時運河很短,並且河道也很窄。

“大興土木”讓這兩個王朝走向滅亡,但也讓歷史銘記了它們的功績

隋煬帝修建的京杭大運河是從洛陽到涿郡(今涿州),後來在元朝的統治時期,京杭大運河又連線了北京和洛陽,成為了如今我們所見到的京杭大運河,從隋煬帝時期起,更京杭大運河已經脫去了純粹的軍事用途,而是更多為了發展國家經濟與南北文化溝通的“政治要素”而存在,最為有力的證據就是後來於大運河形成的“漕幫”以及南澇北旱等自然災害時期,透過京杭大運河運送救災錢款等。

“大興土木”讓這兩個王朝走向滅亡,但也讓歷史銘記了它們的功績

但很有意思的是,無論是修建了秦直道和靈渠的秦王朝還是建造京杭大運河中最大的“功臣”隋朝都是隻傳承了兩代,十分的“短命”,並且,亡國的理由都有一條是“大興土木導致民不聊生”,這或許是生產力不高的時代修建交通要道所帶來的必然的結果,但是,若沒有秦始皇和隋煬帝的大興土木,或許中國文明的演化還要落後很多很多年,甚至很有可能無法形成讓無數後人懷緬的萬國來朝的大唐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