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懷一顆孔子心,披一身莊子氣

作者:由 一朵午荷Al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2-16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處世態度

文/詩意盎然

“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告訴我們要有迎難而上、奮發有為的勇毅精神,“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提醒世人在事情不可改變的時候,學會順應自然,樂天安命。

儒家崇尚入世,有為,敢為;道家推崇清靜無為,不亂為,不妄為。儒與道是人生的兩種處事準則。 孔子之心是大濟蒼生的生活境界;莊子之氣是淡泊超然的人生哲學。有儒家的進取有為,才有孟郊登科後“一日看盡長安花”的春風得意;有道家的灑脫與豁達,才有蘇軾被貶黃州時面對“寂寞沙洲冷”淒涼苦楚的坦然。讓我們懷孔子之心,披莊子之氣,不卑不亢,張弛有度,書寫生命的精彩篇章。

“朝聞道,夕死可矣 ”千百年來激勵著無數仁人志士為國家民族的生死存亡拋頭顱灑熱血,闡釋著“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深刻內涵。古有六出祁山的孔明,苦心籌謀光復漢室,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精忠報國的岳飛,鋼針刺字收復失地,唱響“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今有逆行的鐘南山院士,讓武漢從“危在旦夕”變得“欣欣向榮”;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懷揣熱情,22年堅守夢想為國造重器。他們都在用堅韌和頑強定義“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敢為,有為的儒家精神。

“人之有所不得與,皆物之情也。” 事物的變化和發展是客觀的,在努力後不得成功,我們要學會坦然接受。莊子之氣不是在被生活的繁瑣困擾後的躺平,也不是在被柴米油鹽磨平稜角後的佛系,莊子之氣是一種平淡的真味,是一種不俗的志趣。蘇軾被貶,依然以“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晴”泰然處之;史鐵生殘疾,以“我的職業是生病,業餘在寫作”告訴讀者“世界以痛吻我,我依然報之以歌”。生活的堅硬無法避免,失敗的痛苦難以排解,他們依然可以懷揣詩和遠方,擁有“看庭前花開花落,望天上雲捲雲舒”的灑脫與豁達。這難道不正是超然處事的莊子之氣嗎?

南懷瑾說, “儒為表,道為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思在腦,從容過生活。”一個完整的人要有儒家的責任擔當,也要有道家的悠然自得。懷一顆孔子心,不懼挑戰,積極進取;披一身莊子氣,胸懷博大,心境超然。儒道互補,兩相調和,乃人生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