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156億買摩拜,20億投電動車,王興的出行夢還要燒多少錢

作者:由 創業最前線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2-08-18

王興有多少億人民幣

156億買摩拜,20億投電動車,王興的出行夢還要燒多少錢

作者 | 克虜伯

出品 | 創業最前線

6月17日上午,美團創始人王興被曝出有意投資李想創辦的電動汽車專案理想智造的訊息。

在理想計劃融資的5億多美元資金中,王興的個人出資佔了2.85億,超過了一半,再加上美團點評旗下產業基金龍珠資本的1500萬美元,王興和美團方面的投資剛好是3億美金(摺合人民幣超過20億元)。

這並非是王興首次投資出行領域的專案了,早在2016年王興就曾參與過摩拜單車的C輪投資,但投資李想的電動車專案,確實是王興首次進入電動車領域。

這也是龍珠資本首次被公開涉及出行領域的投資,此前該產業基金投資的公司大多與餐飲供應鏈專案或銷售軟體專案有關。

對於出行領域的投入,無論是王興個人還是美團公司,最近一年裡都有著較高的積極性,但現實卻多少有些令人尷尬。

156億買摩拜,20億投電動車,王興的出行夢還要燒多少錢

美團在出行領域的昂貴試錯

今年3月,王興在美團成立9年之際,在自己的飯否賬號上寫道:

不知不覺中,美團上線已經9年了。最近一年重新理解、更加理解「要做有積累的事」了。EatBetter, Live Better 這個使命很難,但是值得長期努力。

最近一年裡美團發生了什麼,才會讓王興出此感慨呢?

回顧2018年,美團在業務層面做的最大的兩個動作都跟出行有關,一個是美團打車在上海和滴滴硬剛;另外一個就是花156億元(約合27億美元)收購摩拜單車。

現在看來,這兩個大動作並沒有給美團帶來多大的競爭優勢。

首先看美團打車,這個2017年2月上線的被王興認為“我就試試”的業務,在2018年初被美團力推到了更高的戰略級別上,去年3月24日,在美團打車登陸上海3天后,王興高調的對外宣佈已經在所進入的城市拿到1/3的市場份額。

這個成績背後是美團在司機和使用者端強力補貼的結果,據2018年美團年報資料顯示,美團網約車司機的成本高達44。6億元人民幣,這成為了拖累美團財報表現的主要資料之一。

156億買摩拜,20億投電動車,王興的出行夢還要燒多少錢

另外在2018年夏天,網約車接連曝出的人命事件也嚴肅的提醒著王興,這個市場不好做,搞不好還可能弄黃自己的上市程序。於是在2018年9月,美團上市招股書中明確提到,公司將不再繼續拓展網約車業務,算是給資本市場吃了一顆定心丸。

在沉寂了1年以後,今年4月26日,美團打車突然變換了運營模式,宣佈在上海和南京接入首汽約車、曹操出行和神州專車,從自營變成了聚合第三方打車平臺。

這也意味著王興在網約車領域的試錯,用時長達2年,最終向成本和風險低下了頭,做起了模式更輕,風險更小的流量生意。

再看摩拜單車,原本王興只是其C輪投資人,但在2018年4月美團卻花27億美元收購了這家處於鉅虧中的創業公司,成為了共享經濟的“接盤俠”,此後的8個月裡,摩拜給美團公司帶來了45。5億元的虧損。

如今美團放棄了摩拜單車的品牌,將其更名為美團單車,還將顏色從橘黃變成了“美團黃”,然而美團收購摩拜時,其商標價值就高達16億元,也就是說王興的一個更名決定,

背後的代價就是16個億。

當然,王興更看重摩拜更名後,美團作為其唯一入口,這將為美團帶來更多新增使用者。據報道王興也有意推出一項類似亞馬遜Prime的會員服務,屆時摩拜單車將作為一項免費服務提供給會員,王興在下一盤大棋。

不過2018年,美團在出行領域裡付出了超過90億元的代價,其在出行領域裡的表現卻沒有像此前做團購、電影票、酒店、外賣、景區門票等業務時那樣實現後發先至的結果。

這或許是讓王興感慨“要做有積累的事”的原因之一。

156億買摩拜,20億投電動車,王興的出行夢還要燒多少錢

王興對出行的理念之變

美團在出行領域的探索經歷了投資、收購等多種方式,王興對於出行領域的理念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化。

他對出行的關注由來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2013年,那時王興在一個媒體組織的創新者聯盟的社群裡提出了一個問題:什麼是汽車的網際網路思維?

王興對於這個問題的具體描述是:

凡是沒有被網際網路改變的行業,都即將被網際網路所改變。國內最厲害的兩個網際網路巨頭已經對最賺錢的兩個傳統行業(金融和電信運營商)躍躍欲試了,汽車行業呢?

他並沒有馬上給出這個問題的答案,直到2年後的2015年,他在題為《資源的革命:網際網路改變了商業什麼》的演講中提到了網際網路對汽車行業的影響:

我們去看整個汽車行業的時候,有可能最大的變革機會不在於汽車本身,不在於燒油還是電池,而是另外一個更宏觀的層面,資源使用率的層面。

這裡有另外一個很大的機會,可能不是在發動機層面,而是在提高資源使用率的層面,按照美國的資料,一輛車生產出來,95%的時間是停著的。

大家討論網際網路汽車,最大的機會並不是在造車本身,並不是造一輛更好的汽油車,也不是把汽油車換成電動車,而是怎麼樣自動駕駛,怎麼樣自動停車,怎麼樣協同減少堵車。這裡從96%,2。5%,0。8%,0。5%的速度,幾乎是不一樣的。

王興當時鮮明的提出網際網路不需改造傳統行業的底層,而關鍵在於效率的提升。而4年後的今天,王興開始大手筆投資李想的電動車專案,顯然他在出行領域的理念較之前已經有了180°的改變。

從“接招”分析美團組織架構變革的背景裡,或許我們也能窺見王興這種變化的原因:

從2014年到2016年,中國移動網際網路使用者每年依然有10%的增長量,依然是流量紅利期的尾聲。所以,組織架構的設定,必然以最大化、最快速獲取使用者為目標,這個時候還談不上協同效應,攻打錦州和攻打徐州可以同步進行。使用者就那麼多,你不去搶,就被別人搶走了。

而2019年流量紅利期不再有,汽車行業的效率革命正在變成電動車取代油車的一場底層變革,戰略敏銳的王興為了能夠抓住這一時代機遇,選擇了在此時“上車”,成為電動車領域的玩家也不難理解。

王興也算是在順勢而為吧!

另外,王興對於自動駕駛也情有獨鍾,他曾在一個論壇上公開說過:“自動駕駛肯定是未來,但是不管怎樣,人們最後要的是服務,是mobility的服務,不是要買車”。

而從自動駕駛對美團業務的協同上來看,這項技術也是美團必須發力的方向,別忘了百度外賣的戰略敗退,最終落得了賣身的下場,其中一個坑就是在2016年春節期間沒有留住足夠多的外賣小哥,導致春節後運力不足,一蹶不振。

當有了自動駕駛的無人配送,美團也就可以讓機器取代人力,大幅縮減人工成本了,距離這一目標的實現,王興所需的是足夠的技術投入和時間。

156億買摩拜,20億投電動車,王興的出行夢還要燒多少錢

王興與程維又一次“貼身肉搏”

在出行領域裡,王興一直在主動求變,但美團的出行業務卻處於被動改變中,這背後的原因除了行業本身難做的因素外,就不得不提出行領域的另一位玩家——滴滴程維了。

從美團和滴滴在2018年網約車正面對壘之後,雙方都消停了一段時間,美團沒有在打車裡獲得成功,滴滴也沒有在外賣業務上實現突破。

但兩家公司的較勁依然在持續,今年在美團打車轉型聚合第三方模式近2個月後,滴滴也被曝出即將推出聚合模式。

除了在打車業務上針鋒相對,王興和滴滴在汽車產業裡也是瞅準了同一家公司:李想的理想汽車。

王興曾說滴滴一貫喜歡“以資本為中心”的玩法,而美團更願意以客戶為中心。但從王興即將3億美元投資理想汽車的訊息來看,他本人也挺喜歡在資本層面搞事情的。

美團與理想汽車的交集從去年夏天就開始了。當時美團推出了自動駕駛無人物流車,其實是基於理想汽車曾砍掉的SEV專案延伸而來的。

156億買摩拜,20億投電動車,王興的出行夢還要燒多少錢

滴滴跟理想汽車的合作關係發生的更早,2018年3月理想汽車宣佈完成30億融資的同時,也透露與滴滴達成戰略合作,將組建合資公司探索共享用的智慧電動汽車、車隊運營等領域。

王興、程維、李想,多少有點三個男人一臺戲的感覺了。

至少從目前看,王興和程維之間的競爭已經從打車業務方面上升到了更高的汽車產業佈局層面。

156億買摩拜,20億投電動車,王興的出行夢還要燒多少錢

外界看不懂王興的出行夢

從收購血虧的摩拜,到突然進軍網約車,再到如今的3億美元投資李想的造車專案,外界一直看不懂王興為何要做這3大決定。

畢竟摩拜和美團打車給公司帶來的是肉眼可見的虧損,而李想的造車專案如今也並非是電動車行業第一,據電動車上牌資料顯示,截至今年4月,汽車累計交付量排名前三的公司依次是蔚來約1。6萬輛、威馬約9000輛、小鵬約5000輛。

理想汽車如今都還沒有開始正式交付。

王興的心思很難猜,但馬雲的“履帶戰略”或許能成為我們理解王興的一面鏡子。

2015年馬雲曾在復旦管理學獎勵基金會頒獎典禮上說了這樣一段話:

我們早些時候就認定一個理論,沒有一家網際網路公司能夠3 年到5年都保持優勢的。所以我們形成梯隊發展、有機作戰,每一家公司,一個上,然後退下來,再另一個上,形成一個迴圈。

這是我們七八年前定的戰略,履帶戰略。阿里巴巴B2B需要修復,淘寶就當第一陣營,然後是天貓,然後接下來支付寶起來了,過兩年再是雲計算,再是菜鳥,一輪一輪的上。

曾經身為阿里系創業者的王興應該對阿里的戰略有較深的瞭解,再看美團的戰略發展,從2012年千團大戰結束,到2013年實行T型戰略(團購為一橫,酒店、電影、外賣等垂直業務為一豎),再到2016年以

“餐飲、綜合、酒旅”為核心的三駕馬車戰略

,2017年又圍繞到店、到家、旅行、出行這四大LBS場景進行佈局。

在王興的戰略規劃下,美團變成了一個以吃為中心,為使用者提供各類服務的綜合平臺。

可以說美團在移動網際網路紅利結束之前,以快速奔跑、品類擴張的方式最大程度上實現了業務多元化,為美團的長期發展積攢了競爭力,這多少有點類似馬雲的“履帶戰略”。

“要謹慎選擇你的競爭對手,因為最後很可能你們會變得很像。”1個月前,王興在飯否上轉發了這句話,冥冥之中像極了他和馬雲。

結語

雖然經歷了昂貴的試錯期,但出行領域已成為王興戰略擴張的新落點。

出行能為美團的整體業務補上關鍵一環,與酒旅、外賣等業務協同發展,但可惜目前美團在出行領域不溫不火甚至還有點拖後腿的表現,實在是難堪大任。

去年10月底,美團進行架構調整時將美團打車所屬的出行事業部歸到了LBS平臺,戰略地位似乎有所下降。

目前王興將LBS平臺交給了自己的創業老搭檔王慧文親自管理,也足以說明他對美團出行業務的重視。

看來王興的出行夢還將繼續,只是何時才能實現“後發先至”的效果,短期內應該不會有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