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孫權的戰略眼光有限,居然認為魯肅勸他借荊州給劉備是個錯誤

作者:由 新讀史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2-11-30

八門金鎖陣誰幫劉備

孫權的戰略眼光有限,居然認為魯肅勸他借荊州給劉備是個錯誤

作者:握中懸璧,授權讀史釋出。百年東吳連載28

周瑜去世後,隨著魯肅上位成為荊州地區最高負責人,江東對劉備的外交政策開始出現轉向,雙方之間一度有些緊張的關係開始緩和下來。

而提到魯肅對雙方關係的影響,借荊州是無論如何都繞不開的話題,這也成為後來雙方長期扯皮的根源。

關於借荊州一事,歷來是眾說紛紜,就連此事究竟是否屬實都沒能達成一致,因為有人認為這是東吳事後的一面之詞。

持這一論點最著名的就是清代學者趙翼。他認為荊州本是劉表所有而非東吳所有,而且在赤壁之戰和江陵之戰期間,劉備在聯盟抗曹過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理應有權佔據荊州,所以借荊州一說是不成立的,荊州是劉備靠實力取得的。

這種觀點雖然並非最主流,但卻也有一定市場,甚至比較著名的近代史學家呂思勉也認同他的論述。

然而趙翼的觀點我卻無法苟同,因為這在邏輯上是說不通的,荊州本屬劉表不假,但隨著劉琮投降,荊州大部早就歸了曹操,所以談不到劉備承襲劉表的荊州。

另一方面,戰後的利益分配肯定要根據戰爭中貢獻大小來定,可無論赤壁遭遇戰、烏林火攻還是江陵之戰,東吳軍隊都是核心主力,而最後的結果卻是劉備佔據了荊州大部,這明顯不是根據貢獻多寡劃分出的結果。

另一方面,從史實記載的角度,借荊州也是確鑿無疑的。

比如曹操聽聞江東以土地資助劉備後極度震驚,而周瑜在信中也強烈反對割讓土地,這都是史料明確記載的事。

曹公聞權以土地業備,方作書,落筆於地。(三國志魯肅傳)

今猥割土地以資業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龍得雲雨,終非池中物也。(三國志周瑜傳)

另外,從事後劉備一方的反應來看,也可以佐證這一事實。

後來東吳向劉備討還荊州時,劉備的態度比較模糊,他並未否定此事,而許諾說將來攻克涼州後再交付荊州。

孫權的戰略眼光有限,居然認為魯肅勸他借荊州給劉備是個錯誤

雖然這只是劉備的託辭,但他卻對此沒有反駁,可見他是理虧的,也承認了東吳對荊州的所有權。如果當初壓根沒有借荊州一事,他大可以據理力爭。

而後來雙方因荊南四郡歸屬發生衝突而進行談判時,關羽手下聲稱土地乃是有德者居之,沒有常主。由此可見,在劉備集團內部,也普遍承認自己所佔的土地曾屬於東吳。

總而言之,借荊州是鐵一般的事實。多年後孫權在跟陸遜談到魯肅時,認為魯肅主張借荊州給劉備是一個失誤。

如果壓根沒有此事,孫權為何要汙衊已經去世多年的功臣呢?

後雖勸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三國志魯肅傳)

其實還有一件事,也成為對借荊州一事持反對觀點者的論據,那就是江夏歸屬的問題,他們認為江夏本屬劉琦,後來卻歸了東吳,說明是孫權和劉備進行了土地的交換,所以談不到借荊州。

事實上,劉琦生前的勢力範圍僅侷限在江北夏口周邊不大的地區。

江夏北部是曹操的地盤,由文聘駐守,這個沒有爭議,而東吳也只佔據了江夏長江以南的地區。至於夏口一帶,則是在建安二十年(215年)湘水劃界後才正式歸屬東吳,那屬於後來雙方進行的利益交換,和最初借荊州沒有一點關係。

之所以這麼說,根據就是程普在南郡之戰後兩度擔任江夏太守,他的治所在江南的沙羨。

江陵之戰後,劉備領荊州牧,而根據劉備傳的記載,劉琦在這之前已經病死,他的部下都歸了劉備。因此可以知道,在程普擔任江夏太守期間,夏口一帶就是劉備的地盤,否則程普沒有道理不將其治所放在位置更重要的夏口。

因此江夏的歸屬問題和借荊州一事沒有關聯,在赤壁之戰結束後的幾年中,江東並未在江夏得到劉備什麼好處。

解決了借荊州是否確有其事的問題後,接下來我們再說借的都是哪些地方。關於這一點,其實我們在上一篇中已經談到了,借荊州借的是南郡江北一帶以及長沙、武陵、桂陽三郡的部分地區。這也是東吳後來主張討還三郡的原因。

孫權的戰略眼光有限,居然認為魯肅勸他借荊州給劉備是個錯誤

在周瑜主持荊州軍務期間,由於他的反對,此事只是初步達成意向,實施程度非常有限,而在魯肅繼任後,才真正開始實施起來。

接替周瑜擔任南郡太守的程普又被調回了江夏,而繼承了周瑜幾千部曲的魯肅也將駐地從江陵往東遷移到了陸口,並擔任新設立的漢昌太守,由此可見東吳的勢力在逐步退出這一地區。

南郡是東吳經歷一年苦戰,付出巨大犧牲才打下來的,就這樣拱手送人,而事後得到的回報卻非常有限,乍一看絕對是一筆虧本買賣,而孫權也認為這是個錯誤。

不過真的如此嗎?其實孫權這麼想是因為他並未領會魯肅的真正意圖。論政治權謀,孫權是行家,但若論到戰略眼光,他就遠遠達不到魯肅的高度了,因此無法理解也是正常的。

魯肅是一位比周瑜更勝一籌的戰略家,他們二人最終目標雖然相同,都是希望東吳能夠建立帝業,但是實現目標的具體方法則是不同的。

周瑜的方案是不惜一切代價擴充自己的實力,對於盟友,一方面進行壓制,另一方面則儘量榨取它的價值,從而讓自己的實力達到最大化,以獲得和曹操對抗的資本。

這個方案大方向沒有問題,但是實現起來難度過大,本來聯盟的實力就遜於曹操,內部再生出矛盾的話,除非曹操集團內亂,否則基本是沒有機會的。或許周瑜是因為感到自己大限將至才會有些急功近利吧。

但是魯肅的方案就不同了,他對於曹操的強大有著清晰的認識,從當年提出榻上策的時候,他就清楚抗曹是一場長期鬥爭。

既然要長期鬥爭,就必須保持良好的同盟關係,只要曹操仍然是最強大的勢力,聯盟就必須維持下去。

至於劉備是否有威脅,會不會養虎遺患,那不是短期內需要考慮的問題,一切都是破曹以後的事情。

即使因為劉備過於壯大,破曹後東吳在雙方的競爭中處於下風,那也總比聯盟破裂而被曹操各個擊破要好,這叫兩害相權取其輕。

具體到借荊州這件事上,孫權之所以會贊同魯肅,以他的戰略眼光,應該不會考慮得太複雜,大概就是無力在東線面臨曹操強大壓力的同時再去荊州壓制劉備。

但是魯肅就不一樣了,他考慮的顯然更多。

第一,從曹操南征荊州的時候,魯肅就認識到最初的榻上策已經不具備實施的條件了,必須要根據新形勢制定新策略。

可以說孫劉聯盟就是榻上策的一個變種,接受將原計劃中的部分利益讓給盟友,透過聯盟手段達到“竟長江所極”的效果,這也是不得已的選擇。

第二,他是打算藉助劉備去經營荊州。

初臨荊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備,使撫安之。(漢晉春秋)

按照龐統的描述,在經歷了兩年的大規模戰亂後,曾經富庶的荊州已經今非昔比,不僅殘破不堪,連當地人才也有很多去了北方。

根據陸遜傳的記載,直到建安二十五年(220年)荊州局勢塵埃落定後他們才逐漸迴歸。

時荊州士人新還。(三國志陸遜傳)

對於這樣一個荊州,若想盡快讓它恢復元氣,辛苦經營是必不可少的,而劉備相比孫權來說更適合做這件事。

劉備在荊州多年,頗有人望,當初劉琮降曹的時候,其部眾有很多投靠劉備,規模達到十萬以上,後來劉琦死後,他的部下也歸順劉備並推舉他為荊州牧,可見劉備在荊州的地位。

孫權的戰略眼光有限,居然認為魯肅勸他借荊州給劉備是個錯誤

反觀孫權,他是個外來者,而且孫家給荊州人留下的印象太壞了,他們對江東只有仇恨和恐懼。

當年孫堅逼死荊州刺史王叡,又殺了南陽太守張諮,後來孫策和孫權四次征討江夏,殺死荊州兵民無數,我想任何一個荊州人在劉備和孫權兩個人中做選擇都不會猶豫的。

甚至連賈詡這個外人都清楚“

荊人服劉主之雄姿,憚孫權之武略

”,可見這是眾人皆知的事。

因此,藉助劉備的人望經營好荊州,是一件可以提升聯盟總體實力的好事。

至於將來荊州實力恢復後,東吳是不是能順利將其索回,在總體戰略上則不是主要考慮的問題,因為如果雙方因荊州歸屬發生嚴重矛盾,最終只會便宜了曹操,到時候曹操坐收漁利,雙方誰也得不到荊州,所以不如做個順水人情。

而且劉備在入川之前信譽還是非常不錯的,魯肅和他的交往不多,在赤壁之戰結束後就回去了,對劉備這位梟雄的本質,認識程度顯然不如長期和他一同作戰的周瑜,所以他也無法料到劉備日後竟會耍無賴。

孫權的戰略眼光有限,居然認為魯肅勸他借荊州給劉備是個錯誤

而魯肅即使知道劉備會賴賬,我想他依然會做出相同的決定,這就是借荊州的第三點理由。

魯肅對於借荊州還有一個深層次的考慮,那就是透過武裝劉備,吸引曹操的火力。

在多方相爭中,強者和弱者的策略是不一樣的,強者只需以連橫之策,遠交近攻,分化瓦解,即可取得最後的勝利,如秦滅六國。

但弱者就很難了,只有合縱抗強,透過削弱對手使自己由弱變強,除此之外別無選擇。

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只要形成聯盟,其領頭者自然會成為強勢一方的首要打擊目標,目前東吳扮演的就是這個角色。

如果想要不承受曹操的主要壓力,就必須提升劉備在曹操眼中的威脅值,將他推到風口浪尖之上。此時以土地資助劉備,就是為了達到這一目的。

在對抗中,東吳是可以採取相對靈活的外交手段的,這是東吳的一大優勢。事實上他們也是這麼做的,雖然心裡清楚想要一統天下的曹操才是最大的威脅,這是根本矛盾無法化解,但實際操作起來卻不一定那麼死板,畢竟雙方是曾經的盟友,在明面上是有緩和的餘地的。

但是劉備就不同了,他打出的旗號就是抗曹興漢,反曹是他多年來的招牌,他是絕不可能和曹操媾和的,否則他苦心經營的人設就會崩塌。反過來曹操對此必然也有清楚的認識。

孫權的戰略眼光有限,居然認為魯肅勸他借荊州給劉備是個錯誤

這是劉備的優勢也是他的負擔。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劉備再逐漸強大起來,曹操便會暫時放下東吳,重新將矛頭對準他。

事實上,從借荊州開始實施的時候,曹操震驚的表現就非常能說明問題了。自己和劉備勢不兩立,此人屢戰屢敗卻始終敗而不倒,一旦讓他成了氣候問題就嚴重了。

後來劉備集團在水淹七軍後,無論實力和聲勢都到達了頂峰,曹操便將其視為最大威脅,主力部隊大多調往西線,這樣一來,東吳的操作空間就有了。

可惜的是,彼時魯肅已然過世,東吳上下再無一人能夠領會他的戰略思想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像魯肅這樣高瞻遠矚,卻又極度理智的人是極為罕見的,因為人性中是有弱點的。

從個人角度來看,為什麼從底層中脫穎而出會那麼困難?就是因為同樣身處底層的人會拖後腿。

本來大家都過著苦日子,自然能相安無事,一旦某人有持續進步的趨勢,他身邊的人自然會羨慕嫉妒恨。

因此在工作中,絕大多數人對有利益衝突的同僚的恨,會遠遠超過剝削他的資本家。內卷就是這麼捲起來的。

具體到東吳這裡也是一樣,眼看著當年那個在曹操兵鋒下“

志勢摧弱,圖欲遠竄

”的劉備在短短十年間實力暴增,已經到了比自己只強不弱的地步,誰能咽得下這口氣呢?

這一點無論是孫權、呂蒙和陸遜都無法免俗,這是人性中深入骨髓的一面,只不過能夠突破這一點的人實在是鳳毛麟角。

能夠做到這一點,魯肅真不愧為三國時代超一流的戰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