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一位不願做“忠臣”的忠臣,魏徵

作者:由 老王陪你讀歷史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2-12-15

臺城之辱是什麼意思

忠臣是對一位大臣的極高稱謂,無數戲曲都在歌頌“忠臣孝子”,無數官員都在追求當忠臣以青史留名。

但有這麼一位朝廷重臣居然對皇帝說他不想當忠臣,他就是魏徵。

一位不願做“忠臣”的忠臣,魏徵

唐太宗李世民初登大位,勵精政道。他非常看重具有治國才幹的魏徵,甚至多次把魏徵召到臥房裡,單獨詢問治國施政的得失。

魏徵才能出眾又性情耿直,即使面對皇帝也敢於直言是非。

而唐太宗不以他的態度為忤,總是欣然接受他的意見。

很快,得到重用的魏徵就升官成為尚書左丞。

魏徵本來是李建成的洗馬,當年經常勸誡李建成防備李世民,在一些人看來,應該對他多加防備。但是魏徵現在因為整天說些不好聽的話,偏又得到李世民的重用,豈能不令人妒忌。

一位不願做“忠臣”的忠臣,魏徵

在貞觀元年十二月,有人告發魏徵偏袒他的親屬,唐太宗派御吏大夫溫彥博查問,結果是根本就沒有這回事兒。文彥博對太宗彙報說:“魏徵辦事不留準確的行跡,遠遠地避開嫌疑,所以才被誹謗,他內心雖然無私,但也應受到責備。”太宗讓溫彥博去責問魏徵,而且說道:“從今以後,辦理公務必須留下確鑿的行跡。”

就此事,魏徵上奏唐太宗:“

我聽說君主與臣應該同心一體,如果都不去追求公道,而是去追求形式,那麼國家的興亡就難以預料了,臣不敢奉詔。

唐太宗吃驚地說:“我已經後悔了。”

魏徵再次拜道:“我很榮幸能為陛下做事,願陛下讓臣做良臣,不要讓臣做忠臣。”

唐太宗奇怪地問:“忠臣、良臣有什麼區別嗎?”

一位不願做“忠臣”的忠臣,魏徵

魏徵回答道:“后稷、契、皋陶,君臣齊心合力,共享榮耀,這就是所說的良臣。龍逄、比干犯顏直諫,身死國亡,這就是所說的忠臣。

良臣者,自身獲得美名,君主得到光耀,子孫傳得福祿。忠臣者,自身遭禍被殺,君主陷於殘暴,國家最終破敗,後代家破人亡,只得到一個忠臣的空名。

” 唐太宗深以為然,對魏徵“賜絹五百匹”。

這就是唐太宗和魏徵的忠臣、良臣論。

現在還有一種說法。忠臣,就是忠於皇帝,無論皇帝是英明還是愚昧,都一味迎合皇上,“君令臣死臣不得不死”就是他們的格言,比如蒙恬、扶蘇,僅僅是名義上是秦始皇的一份矯詔,就令兩人乖乖交出兵權,一個自殺一個被綁。良臣,就是忠於國家高於忠於君主,當皇帝的作為和國家的利益發生衝突的時候,就以國家的利益優先,這種人就比大熊貓還稀少,因為他們基本沒有當高官的機會,勉強找到王忠嗣、太史伯、李綱等人。

一位不願做“忠臣”的忠臣,魏徵

毫無疑問,魏徵屬於良臣系列的。甚至還有人說,魏徵是“良臣忠國不忠君”觀點的始作俑者。但我們仔細看魏徵與唐太宗的談話,還真沒包含這層意思。

魏徵與其是說忠臣、良臣兩類大臣,不如說是在勸誡唐太宗應該做哪類皇帝。好的皇帝會造就良臣,壞的皇帝只會催生所謂的忠臣。

許多人都納悶,唐太宗善於納諫,怎麼魏徵只有一個,難道做一個勇於說真話的大臣那麼難嗎?只要勇敢地說真話就會成為高官,上前直言進諫的還不如過江之鯽?

勇於說真話、直言納諫的還真不多。即使有,也早就不知道被髮配到哪個犄角旮旯了,弄不好還給你個誹謗之罪。唐太宗曾經嫌棄打報告的太多,“欲加黜責”。

一位不願做“忠臣”的忠臣,魏徵

像魏徵這樣,明明是勸誡皇上,卻從大臣說起,即達到目的還話語不生硬,才是諫臣的最高標準。甚至說,

如果你沒有卓絕的政治才能和高超的語言藝術,連做諍臣的資格都沒有。

唐太宗對魏徵這番話為臣論實為君論的話,十分有感觸。

幾天之後,唐太宗就問魏徵為君之道:“君主如何做稱之為明,如何做稱之為暗?”魏徵答道:“兼聽則明,偏信則闇。從前堯帝體恤民情,詳細詢問民間疾苦,所以知道有苗的惡行;舜帝目明視四方,耳聰聽四方,所以共工、鯀、兜不能掩匿罪過。秦二世偏信趙高,造成望夷宮之禍;梁武帝偏信朱異,招來臺城之辱;隋煬帝偏信虞世基,導致彭城閣之變。所以君主善於聽取各方面意見,則親貴大臣就無法阻塞言路,下情也就得以上達。”

一位不願做“忠臣”的忠臣,魏徵

後來唐太宗評價魏徵說:“貞觀之後,盡心對我,安國利民,犯顏正諫,糾正朕的過失,唯魏徵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

魏徵的忠臣、良臣之諫說明,

魏徵是一個不願意做“忠臣”,實為忠於國家、忠於君主的真正的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