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飛將軍李廣戰績平平,卻被唐詩吹成了神,唐朝詩人的目的很不單純

作者:由 歷史解憂號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1-10-25

李廣是李世民的什麼人

飛將軍李廣戰績平平,卻被唐詩吹成了神,唐朝詩人的目的很不單純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出塞》

王昌齡認為,如果名震匈奴的飛將軍李廣能夠閃現到唐朝,一定會讓胡人聞風喪膽,不敢再侵擾邊境。

可是,司馬遷卻告訴我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是他在《史記》中評價李廣的話,意思是隻要為人品德高尚,誠實、正直,那麼用不著宣傳,他自然就能得到人們的敬仰。

司馬遷總結老李的一生,著重提及的是品德高尚,可作為一位征戰南北的將軍,他的墓誌銘不應該是寫滿戰功嗎?

飛將軍李廣戰績平平,卻被唐詩吹成了神,唐朝詩人的目的很不單純

這是因為,歷史上真正的李廣在“名將”的行列裡,處在一個非常尷尬的位置。他的大名幾乎無人不知,可你仔細想想,李廣可曾留下一場名垂青史的戰役?

史書記載,李廣一生征戰四十載,作戰七十餘場,這樣的成績足以在歷史的夜空動情地閃爍。只可惜,這些戰役大多數失載了,找不到任何記錄,只是個數字而已。僅有記載的幾次,李廣的表現也是不盡人意。

公元前133年,漢武帝在馬邑設下重兵伏擊匈奴,但因單于心生疑慮而未與漢軍開戰,作為驍騎將軍的李廣因此無功而返。

公元前129年,李廣率一萬餘騎出雁門擊匈奴,卻不幸負傷,兵敗被俘,後來他透過假死的方式逃出生天。

飛將軍李廣戰績平平,卻被唐詩吹成了神,唐朝詩人的目的很不單純

公元前123年,漢軍大敗匈奴,“諸將多中首虜,率以功為侯者,而廣軍無功”,諸將都立下赫赫戰功,因此封賞侯爵,唯獨李廣無功而返。現在想來,那句“李廣難封”還憋屈嗎?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發動漠北之戰,衛青、霍去病各帶五萬精兵追擊,而李廣幾次請求帶軍都被漢武帝壓了下來,後來實在經不住他軟磨硬泡,終於同意他跟隨衛青作戰。

衛青不讓他做前鋒,於是李廣帶著憤恨去包抄匈奴,可是走到中途卻迷路了,連匈奴的影子都沒看到。衛青要求李廣陳述迷路緣由,並決定向漢武帝如實報告,李廣聽後,拔劍自刎而死。

飛將軍李廣戰績平平,卻被唐詩吹成了神,唐朝詩人的目的很不單純

如此,便是李廣所有的戰役記錄。戰績平平,歌頌的人自然就不多。事實上,自漢代至隋朝的幾百年時間裡,流行的漢樂府也好,駢文詩賦也罷,關於李廣的作品簡直少得可憐,就像被時光遺忘了一樣。

然而,到了唐代,李廣卻突然像復活了一般,迅速包攬了唐詩軍旅題材的主角,成為文人墨客無限歌詠的物件。

盧綸在《塞下曲》裡讚美:“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

高適在《燕歌行》裡憤恨:“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王勃在《滕王閣序》裡為他叫屈:“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飛將軍李廣戰績平平,卻被唐詩吹成了神,唐朝詩人的目的很不單純

在唐朝詩人的吹捧下,李廣一下子成了“神”,躊躇滿志,作戰神勇,卻無法得到相對應的回報,一生難封。那麼,李廣為何會得到詩人們的如此青睞?原因有二。

其一,李氏家族亂認親戚。李淵、李世民不僅把老子李耳奉為先祖,還把李廣及其兒子李敢當成了自家祖宗。吹捧皇帝的祖先,在文化圈自然成為了潮流。

其二,李廣雖然沒什麼大戰績,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帶兵四十多年,怎麼說也得給點獎勵,可到頭來卻是一生未封。這與唐代文人的境遇有相似之處,肚子裡是滿滿的貨,卻始終鬱郁不得志,詩人寫李廣,有以之自況的意味。

從這一層面來說,這些捧過李廣的詩人目的都不單純,尤其專述“李廣難封”這件事的文人們:老李頭難封,我還不容易封嗎?再不封我真的要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