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道德經》第46章:知足常樂

作者:由 5000言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2-09-16

戎馬生郊是什麼動物

《道德經》第46章:知足常樂

知足常樂

【原文】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譯文】

統治者治理天下如果遵循“道”的規律,就可以做到政治清明,民間太平安定,就能把運載的戰馬還給農夫去耕種。如果治理天下不合乎道,政治不清明,禍亂四起,就連懷孕的母馬也要上戰場。最大的罪惡莫過於放縱慾望,最大的災禍莫過於不知滿足,最大的罪過莫過於貪得無厭。所以,知道慾望有度,不貪得無厭,才能保持恆久的滿足。

【解析】

在本章中,老子從大道的立場教人知足斂欲,以防物極必反。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有道”即把握、認識到世界的本質並遵此而行。“糞”即給農田裡的莊稼施肥。施肥是整個農業活動的一部分,所以這裡代指的是整個農業活動。這句話說的是,天下有大道可循,就可以讓戰馬退還到田間去耕田:天下沒有大道可循,那麼戰馬就會在郊野戰場產下馬駒。這句話的言外之意是說,統治者應遵循大道,引導民眾從事農業生產,而不要發動戰事。春秋後期,各諸侯國為了爭利,不斷髮動戰爭’而黎民百姓則在亂世之中妻離子散、家破人亡,處境極為悲慘。老子站在民眾的立場上,表達了對統治者發動戰爭的不滿。在本章中,老子分析了諸侯發動戰爭的原因。他認為,戰爭是統治者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而發動的。所以,要想避免戰爭,就得讓統治者明白一個道理,即戰爭不但不能使國家強大,反而會削弱自己的統治。只有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統治者才能摒棄私心雜念,實行無為之治。無為而治是合乎大道的,只有合乎了道,天下才能太平。不實行無為之治,就不能合乎大道,戰爭頻頻,天下大亂,這正是老子所深惡痛絕的。

“罪莫大於可欲”,這裡的“罪”是罪惡、罪行或犯罪的意思。什麼是“可欲”呢?就是放縱慾望。《河上公章句》中說,可欲即“好淫色也”。其實,慾望的範圍大得很,並不侷限於女色。春秋後期處在變革的前夜,從諸侯國君到黎民百姓,他們的心中都產生了各種慾望。人們有了各種慾望,便會為了滿足慾望而互相爭奪,所以老子才把“可欲”視為一種罪惡的行為。

“禍莫大於不知足”,這裡的“不知足”是人類心靈的最重要特徵之一,它會讓人產生出種種苦惱,同時它也引著人們跨越了人和動物之間的巨大間隔。不知足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它帶動著人類走出了漫長的原始蠻荒時代,它鼓動著人類逐漸脫離無知無識的愚昧狀態。然而,不知足也體現了人類的勃勃野心,正是因為它,人們才會為滿足慾望而採取各種手段,其中包括殺人越貨、發動戰爭等,,所以,老子把不知足說成是人類最大的禍患,這一觀點具有一定的道理,並不是危言聳聽。

“咎莫大於欲得”,這裡的“咎”即禍符或過錯、過失;“欲得”指的是慾望得到滿足。這句話的意思即最大的過失是貪得無厭。由前面可知,可欲與不知足都會引起罪惡、禍患,而“欲得”不但可憎,而且後果還非常嚴重。縱慾是一種不知收斂的放肆行為;不知足是一種不知內斂的進取行為,而貪得無厭則是人心不知滿足的無限擴大。所以,貪婪對於統治者而言,往往會把國家引向無窮的災難;貪婪對於普通人而言,往往會把自己拖入眾叛親離的境地。

因此,貪婪是一切災禍的根源。統治者為了滿足貪婪的慾望而發動戰爭,結果人民深受其害;我們普通人為了滿足貪婪的私慾,同樣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慾望的外向性,決定了我們對外界事物的貪婪欲求只能是一個無底洞,如果我們深陷其中,所付出的代價將是無法估量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吸取教訓,從貪婪中解脫出來。說到這裡,怎樣才能從貪婪中解脫出來呢?這就需要藉助大道的德行了。大道的德行就是無慾無求,只要能夠遵循大道,合乎大道的德行,做到無慾無爭,就會感受到人生的快樂,而快樂正是知足對我們的最好的獎賞。所以,老子在本章的最後得出結論:“知足之足,常足矣。”也就是要人們知足斂欲,只有這樣才能保持恆久的滿足。

王弼《道德經注》

天下有道,知足知止,無求於外,各修其內而已。故卻走馬以治田糞也。貪慾無厭,不修其內,各求於外,故戎馬生於郊也。

天下有道,應當知道滿足、知道停歇,不求助於外物,而是修煉自己的內心。所以把這種狀態比喻為把戰馬趕到田裡。貪慾沒有滿足的時候,不追求內在的完善,而去追逐外物,所以把這種狀態比喻為戰馬生於郊野。

蘇轍《老子解》

天下各安其分,則不爭而自治,故卻走馬而糞田。以其可欲者示人,固有罪矣,而不足其足者,其禍又甚;所欲必得者,其咎最大。匹夫有一於身,患必及之;侯王而為是,則戎馬之所自起也。知足者,所寓而足,故無不足也。

天下都安於他們的本分,就會互不相爭而自己將自己管理好,所以說把戰馬趕到田地裡。把可以引起慾望的東西展示給別人,固然是有罪的,而讓人產生慾望、產生不滿足的感覺的人,他們帶來的禍患更大;想要的什麼東西不管以何種手段也要得到,這樣的人錯誤最大。老百姓有這三者之一的情況,必然會遇到禍患;侯王如果這樣子,戰爭就會興起了。知足的人,無論處於怎樣的環境都感到滿足,所以沒有不滿足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