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杜甫:幽默與悲慘並存的男人,憂國憂民,死因揭秘

作者:由 唐宋喲喲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3-01-30

男士發冠沒有簪子怎麼固定

唐詩宋詞,千古流傳。宋代最出名的是詞,唐朝當然是詩啦。承載著我國無數的珍貴文化並傳承下來,今天介紹的這位,在歷史中也是非常有影響力的存在,那就是杜甫。杜甫字子美,自己稱自己是少陵野老,河南人,是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雖說與李白並稱“李杜”,但是杜甫與李白的想法,李白屬於那種天馬行空的浪漫主義詩人,而杜甫屬於那種窮困潦倒的現實主義詩人。他出生在晚唐,唐朝的繁榮昌盛時期一去不返,徹底的由盛轉衰,開始走下坡路,杜甫把地方百姓的疾苦看在眼裡,痛在心裡。

杜甫:幽默與悲慘並存的男人,憂國憂民,死因揭秘

杜甫的詩歌在中國古代的影響力可以說是非常深遠的,他被後人尊稱為詩聖,創作了無數的作品也都是表達了他對人民疾苦的同情心,雖然為了躲避戰亂而入川,過起了安定的生活,但是杜甫仍然心繫天下,心懷國家。

杜甫:幽默與悲慘並存的男人,憂國憂民,死因揭秘

杜甫一直是一位現實主義詩人,他看透了太多的人間疾苦,小編印象中的一首《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寫出了國家當時的凋敝,昔日美好的山河已經淪陷了,走在戰爭後的土地上,灰濛濛一片,心裡頓時生出千百種荒涼之感。“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想到曾經長安城的春天是何等的溫暖,何等的繁華,用“花”“鳥”的哭泣與傷心,來表達自己的情感,這是一種擬人的手法,也同時在用環境內的感同身受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一個“破”一個“深”寫出了環境的荒蕪,道出無盡的悲傷。這正值安史之亂,唐玄宗倉皇出逃,杜甫此時正在長安城,目睹了一個國家凋敝,百姓痛苦不堪的時期,由此寫下了這千古名詩《春望》,一個“望”字有希望盼望之意,儘管國家顛沛流離,搖搖欲墜,還是對唐朝的復興寄託了一絲絲的希望在裡面。

杜甫:幽默與悲慘並存的男人,憂國憂民,死因揭秘

接下來的“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表達了一個時期時間的概念,當時朝廷在對抗“安史之亂”,在戰爭中的家書肯定是愈顯珍貴的,戰爭往往伴隨而來的是百姓的痛苦,高額的賦稅也讓百姓叫苦連天,杜甫單單寫了一個戰爭,就把社會現狀表現的淋漓盡致,可見這個“詩聖”並不是徒有虛名。“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家書不至,家國情仇湧向心頭,自己都深陷長安這個是非之地,猶如深陷囹圄,但始終為這個國家著想,為百姓的生死著想,深陷長安城數月,悲傷的情緒讓杜甫的白髮叢生,頭髮稀疏馬上就要掉光了,最後連簪子都不能紮起來頭髮。小編講到這,肯定有人對簪子產生疑惑,古代的男子都是需要扎發冠的,用簪子固定住,確實有書生氣質。

杜甫:幽默與悲慘並存的男人,憂國憂民,死因揭秘

雖然一首“慘絕人寰”的古詩出自杜甫,但是這僅僅是生活中一部分的情緒,其實杜甫還是有著偶爾的小幽默,他的一首《飲中八仙歌》足以證明。八個人坐在一起喝酒,能稱為八仙,說明杜甫多多少少還是有一些幽默在裡面的,同時也是另一種人生態度,比起杜甫的同情百姓,憂國憂民,然後接著痛苦,痛苦,痛苦要強得多。《飲中八仙歌》第一句“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這點名說的就是賀知章啊,“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這點名一瞧正式說的是與他並稱的李白,寫出了李白生性快活瀟灑不羈的形態,表現的非常淋漓盡致。

杜甫:幽默與悲慘並存的男人,憂國憂民,死因揭秘

又寫了“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崔宗之的身材與氣質,說崔宗之是當代男神。杜甫一共寫了八個人,分別是李白,賀知章,李適之,李璡,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這八個人與杜甫喝酒,大家都很高興,八句詩雖說是長短不一的句子,但是其結尾都是非常押韻的,摒棄了曾經詩歌的固定格式,創新的自己的寫作格式,前所未有。這也能說明,杜甫也是有著好爽心態的男人,這與之前國破家亡,悶悶不樂的形象格格不入。

杜甫:幽默與悲慘並存的男人,憂國憂民,死因揭秘

這首詩的開篇,從老賀到老李,每一個人的形態跟醉意都一一寫的細緻入微,長短不一的句子表現了大家都很隨意,不拘一格,每個人都是愛喝酒,坐到一起,喝喝酒,作作詩。一首詩生動形象的寫出了酒後的狀態,沒有過於拘束的繁文縟節,一切變得那麼平易近人,更加可愛。

杜甫:幽默與悲慘並存的男人,憂國憂民,死因揭秘

杜甫一生的詩大部分也是儲存的非常完整,無論在文學還是史學方面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因為杜甫的詩多為寫實,正因如此,杜甫的詩也稱之為“史詩”用詩歌去記錄歷史,這可能杜甫本人也沒有想到的用意,卻被後人神奇的發現了,自己寫的詩居然是歷史的見證,然而這麼偉大的一個人,一生卻奔波忙碌,窮困潦倒,這誰也想不到的。

杜甫:幽默與悲慘並存的男人,憂國憂民,死因揭秘

杜甫家世還算不錯的,祖父曾經是國子監主簿,父親也曾經是兗州司馬,典型的官三代啊,怎麼還能一生窮困潦倒呢,本事是官三代,一生肯定要與官場打交道,可是始終不得志。為了實現自己的抱負,杜甫早早的就參加了科舉,但是科舉並沒有讓這個年輕人走向仕途,這已經走不通了,換一種走法吧,轉身權貴之門下,幾經波折才混上個小芝麻官,為了生計也只好將就於此。本來窮困潦倒的杜甫,偏偏又遇上了“安史之亂”,不幸被叛軍俘虜,好在官職不大,並沒有受到重視。趁機會自己逃了出來,幾經波折來到成都,在朋友的幫助下建了一所草堂,算是過上了相對安穩的生活。嚐盡了人間疾苦,窮困潦倒,生活都靠朋友救濟,後來又疾病纏身。直到768年,因思鄉之情而重新踏上舊土,回鄉途中江水上漲,只能止步不前,數天後斷糧,此時的杜甫已經是命懸一線了,當地縣令直到杜甫的遭遇後送去了好酒好菜,斷糧數日吃上了這麼多好酒好菜,一頓暴飲暴食之後讓杜甫丟了性命,一代“詩聖”就此隕落了。

杜甫:幽默與悲慘並存的男人,憂國憂民,死因揭秘

很多人都不解古人的作詩的感觸與心情,小編覺得每一種事物都有真情流露的表達,而這種表達方式形成了我們平時所說的文學,任何創作靈感都來源於生活,同時也相信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