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如何理解“上德不德”和“上德無為”|《道德經》第38章

作者:由 海成山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3-02-01

渾金璞玉什麼意思

如何理解“上德不德”和“上德無為”|《道德經》第38章

一、釋讀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什麼是上德和下德?

“德”是多義字,在此指恩惠、恩德,即給予他人幫助的品行。道惠澤大眾萬物,惠及的範圍大到不能再大,是最高最厚的德,所以叫上德,意思是高等級的德。反之,如果德所惠及的範圍極小,則是低等級的德,叫下德。

道只有上德,沒有下德。因為萬物如果沒有道就不能存在,所以只要是存在的萬物,都已經得到了道的恩惠,因此道只有上德。

上德所惠及的是大眾萬物,是大眾萬物得到了利益,所以是公利。即上德不獲得私利,所以有德行。

故言:“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其中,第一個“德”是恩惠、恩德;第二個“德”通“得”,是獲取、獲得;第三個“德”是道德、德行。

雖然萬物要有道才能存在,但是如果沒有萬物,就不能體現道的價值和意義。假設沒有人類和動植物、沒有山川地球、沒有各種星體……空空如也,那就不能體現道。

侯王治理天下同理:“侯王是大眾的王,沒有大眾就沒有王,只有大眾存在了才能有侯王。因此引領大眾謀求生存,這是侯王的價值和意義之所在,同時也是侯王的上德。上德所惠及的是大眾,是大眾得到利益,所以謀的是公利,而不是得到私利。”

故言:“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換言之,上德不自私自利,所以有德行。

道沒有下德,所以下德主要是對人類社會而言。

侯王如果不顧及大眾生存,不能惠澤大眾,那就沒有上德。侯王如果只惠及自己或極少數人,這樣的德是下德。

上德是讓大眾得到利益,謀的是公利。下德是讓自己或極少數人得到利益,追求的是私利,即不放棄獲得私利,所以沒有德行。

故言:“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換言之,下德只顧自私自利,所以沒有德行。

綜上所述,這兩句話可簡單概括為:上德謀求公利,有德;下德只顧追求私利,無德。

如何理解“上德不德”和“上德無為”|《道德經》第38章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也。】

什麼是無為?為什麼道恆無為、上德也無為?

“為”是行事、做事、營作、作為等相關的意思,用一個字概括就是“做”。“無為”就是沒有行事、沒有做什麼之類。

經言:“道恆無為。”又言:“無為而無不為”。

意思是說:“道永遠沒有行事、沒有做什麼,都是萬物在作為;而萬物是無處不在的,所以處處在為、無所不為。”

萬物必須要有道才能存在,所以道和萬物中的任意事物都是一個整體。因此萬物為就是道在為,道沒有為,故言“無為”。無處不在的萬物各自在為就是道在為,所以是“無為而無不為”。

好比人體系統,自我意識就是“我”。“我”與眼睛、心臟、耳朵等任何器官都是一個整體,所以眼睛看東西、耳朵聽聲音、嘴巴吃東西等等,就是“我”在為。但事實上“我”並沒有行事,“我”無為,是所有器官在為,大眾為就是“我”在為。各個器官各司其職,完成各項工作,所以“我”能無所不為。

正是因為道恆無為,所以上德其實也是萬物在為。

萬物必須要有道才能存在,而追求生存是萬物的本能,是萬物自己的事。萬物為了生存,本能地追隨道、歸順道,道也因此惠澤了萬物,有上德。所以上德無為,是萬物自己作為。

上德不但無為,而且也沒有理由代替萬物去為。因為萬物各有不同的具體情況,只有萬物自己知道要怎麼為才能生存,所以上德沒有理由去為。

德,是給予他人幫助的品行,但幫助他人並不是代替他人去做。好比一個流浪漢餓了,我買了麵包給他吃。這是我給予他的幫助,而不是要喂他吃麵包,除非他已經餓得動不了。

故言:“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也。”

其中的“以”是理由、緣由的意思,“無以為”就是沒有理由去為、沒有理由代替萬物作為。

侯王如果以道治理天下,也是一樣的道理:

(1)道和萬物中的任意事物都是一個整體,是一家子;侯王和大眾中的任何人都是一家人。

(2)道是萬物存在的必要條件。侯王要像道那樣,為大眾創造必要的條件,讓大眾能夠安心營作,只有這樣大眾才能生生不息。這就是侯王的上德,惠澤大眾。所以上德無為,是大眾自己作為,侯王沒有理由代替大眾去為。

打個比方。假設張三賣烤紅薯為生,侯王要做的不是禁止,反而要支援張山,把張三當成一家人,為張三創造良好的賣烤紅薯的條件,或者提供比賣烤紅薯更好的營生條件。因為張三除了烤紅薯什麼都不會,除非有更好的營生。當然侯王也沒有理由代替張三去賣烤紅薯,因為侯王不懂烤紅薯。

如何理解“上德不德”和“上德無為”|《道德經》第38章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

什麼是上仁?仁的本義是親愛,即相親相愛、親和慈愛。大眾萬物都能相親相愛,這是高等級的仁,叫上仁。

然而不管是在自然界還是人類社會,大眾萬物之間都相親相愛是不可能的事。兔子如果遇見惡狼,逃跑都來不及,更不會主動去與惡狼相親相愛。

所以上仁是刻意為之,然而沒有理由要這樣做。故言:“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也。】

什麼是上義?義的本義是正義、公正、公道。大眾萬物都能得到公正公道,是高等級的義,叫上義。

不管在自然界還是人類社會,完美的公正公道都是不存在的。然而人類社會中卻必須要有一定程度的公正公道來維持公眾秩序,而且必須要有手段去維護。

比如,闖紅燈、偷竊、製假售假等違法行為是損害大眾利益的行為,理論上都應該受到懲罰。但事實上只有被抓住的才會被懲罰,而更多沒有被抓住的則逃避了懲罰,所以必須要不斷地改進手段去維護公正公道。

因此“上義”是刻意為之,並且也有理由要這樣做,故言“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也”。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也,則攘臂而扔之。】

禮的本義是祈求上天、神靈、祖先等賜福的禮儀,引申為禮制、禮法、禮節等,本身就是一個帶有等級色彩的字。大眾萬物都按照等級秩序去遵循相應的禮儀,是高等級的禮,叫上禮。

“上禮”是刻意為之,但沒有誰會響應。大眾如果被折騰得只剩下皮包骨頭,不但不會去遵守尊卑貴賤之禮,反而會捋起袖子,激昂地把上禮仍到地上,甚至恨不得再踩上幾腳。故言:“上禮為之而莫之應也,則攘臂而扔之。”

如何理解“上德不德”和“上德無為”|《道德經》第38章

【故失道而後德。】

什麼是失道?

經言:“道恆無名,僕唯棲,天地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意思是說:“道永遠沒有名分,是萬物的公僕,因為只有道依附在萬物中,萬物才能存在,所以萬物都要歸順道。天地也是萬物,所以要歸順道而不敢臣服道。侯王如果能像道那樣,成為大眾萬物的公僕,大眾萬物會主動歸順。”

因此,所謂失道就是不合乎道,不能成為大眾萬物的歸向,不能讓大眾萬物主動追隨、歸順。

也就是說:合乎道者,一定是個公僕,會常駐在大眾心中,所以大眾會主動追隨、主動歸順。

舉個現例項子。馬雲曾說過“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阿里巴巴曾經確實做到了這點,淘寶是消費者和商家們的公僕,所以得到大眾的認可和追隨,成為人心所向,得以迅速崛起。這就是合乎道。

侯王如果已經合乎道,就會如第32章說的:“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大,樂與餌,過客止。”意思是說:“侯王只有像道那樣執守大眾萬物,有萬物歸巢般的宏大景象,才會成為人心所向,天下大眾就會歸往而不會加害。用安定、公平、大公無私來吸引大眾主動留下來歸順,大眾才不會成為來去匆匆的過客。”

侯王如果還沒有合乎道,那就還不是人心所向。所以侯王需要經營德行,惠澤大眾,讓大眾能夠安心、快樂地營生。只有讓大眾真切感受到了侯王的恩德,大眾才會主動留下來歸順侯王,而不是成為來去匆匆的過客。

換言之,就是用德行來修補道,故言:“失道而後德。”

【失德而後仁。】

道為何有德?因為道是幫助萬物存在的,是惠澤萬物的。

侯王如果失掉德,不顧及大眾而只顧自己,就不會引領大眾更好地營生。故而大眾會自尋出路、自謀營生,甚至背井離鄉而遠離侯王。所以侯王要經營親和慈愛來補救失掉的德,以此來留住大眾、維持大眾的存在。

【失仁而後義。】

侯王為什麼會失掉仁?因為侯王不以道治理天下,不顧及大眾生存,沒有把自己和大眾當成一家人,當然沒有了親和慈愛。

侯王如果失掉了親和慈愛,就需要經營公正公道,讓大眾能感受到還存在的一絲平等。因為大家都一個樣,張三不笑李四。

因此侯王要用公正公道來補救失掉的仁,以此留住大眾、維持大眾的存在。

【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也,而亂之首也。】

侯王如果失掉公正公道,就需要經營禮制禮法,要求大眾遵守尊卑貴賤有序之禮,以維護侯王規定的等級秩序,然而註定沒有結果。

當侯王已經對大眾不忠誠、不信任,大眾也不會對侯王忠誠和信任。所以侯王才需要不斷強調禮制、禮法、禮儀、禮節等等,用禮法制度去補救失掉的公正公道。

因此禮這種東西,純粹就是忠誠和信任已經被丟棄到很淡薄的產物。沒有了公正公道,兔子已經被惡狼逼到角落,難道還要向惡狼作揖行禮?所以禮法制度是混亂的開始。

【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不居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對於事物,人們最先感知的是事物的外表,然而這種感知卻是愚昧的開始。

所以有作為的人在對待事物時,會居守厚實的主體而不是表面一層薄薄的光華。有作為的人會耐心守候,等待主體結出果實和成果,而不去佔有眼前浮華的外表。故而要懂得取捨,捨棄浮華,獲取果實和成果。

總而言之是說:“任何想有作為的人,目光要長遠,不要只貪圖眼前利益,要從長遠著想,為主體著想,耐心經營道的主體。只有這樣,道的主體才會厚實,結果也會豐厚,道才會長久。”

對於侯王而言就是:“不要貪圖眼前的一點私利,要從長遠著想,經營好德行,惠澤大眾,大眾才會厚實富有。大眾厚實富有也就是侯王厚實富有,這種厚實富有才能夠長久。”

如何理解“上德不德”和“上德無為”|《道德經》第38章

二、釋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不獲得私利,所以有德行。

下德不放棄獲得私利,所以沒有德行。

或:上德不自私自利,所以有德行;下德只顧自私自利,所以沒有德行。

* 德:(1)恩惠、恩德;(2)通“得”,獲取、獲得;(3)道德、德行。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也。】

惠澤大眾萬物,這樣的德是上德。上德沒有自己行事,而且沒有理由代替大眾萬物行事。謀求生存是大眾萬物的本能,是大眾萬物自己的事,大眾萬物會自己為。

* 而:而且、並且;然而。

* 以:理由、緣故。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

大眾萬物都能相親相愛,是高等級的仁,叫上仁。上仁是刻意為之,然而沒有理由要這樣做。

* 仁:親愛,親和與慈愛。

* 為:做。具有主動性,表示刻意去做、刻意為之。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也。】

大眾萬物都能得到公正公道,是高等級的義,叫上義。上義是刻意為之,而且有理由要這樣做。

* 義:公正、公道,正義。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也,則攘臂而扔之。】

大眾萬物都按照等級秩序去遵循相應的禮儀,是高等級的禮,叫上禮。上禮是刻意為之,但沒有誰會響應,反而會捋起袖子,激昂地把上禮仍掉。

* 禮:禮制、禮法、禮儀、禮節等,即禮法制度。

* 攘臂:捋起袖子,形容激奮、激昂的樣子。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故而如果不合乎道,就需要透過惠澤他人、經營德行來修補道;如果失掉德,不能惠澤他人,就要經營親和慈愛來補救德;如果失掉仁,沒有了親和慈愛,就要經營公正公道來補救仁;如果失掉義,沒有了公正公道,就要經營禮法制度來補救義。

【夫禮者,忠信之薄也,而亂之首也。】

所謂的禮,是已經把道、德、仁、義都丟完了才不得已採取的補救措施,是忠誠與信任都被丟棄到淡薄的結果,所以是混亂的開始。

* 亂:禍亂;混亂。

【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

是以大丈夫居其厚不居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對於事物,人們最先感知的是道的表面東西,然而這種感知卻是愚昧的開始。所以有作為的人,會居守厚實的主體而不是貪圖淺薄的光華,會守候果實和成果而不是佔有浮華的外表。故而要懂取捨,捨棄浮華,獲取果實和成果。

* 前:前面、在先。

* 識:感覺、感知。

* 道:在這裡代表任何事物、萬物。

* 華:浮華;光環、光華。

* 居:居守,守候,佔有,積儲。

三、道理

* 道是什麼?

道是方向,是會聚成一個整體形態的方向,是大眾成員會聚成一個整體形態的方向。

* 道為什麼能生萬物?

任何一物,必須是一個整體,才能夠存在;而任何一個整體,必定是由大眾成員組成。

這是宇宙中的普遍規律,包括自然界和人類社會。

比如一塊石頭、一杯水、一個家庭、一片森林、一個人等等,都是一個整體的形態。

一塊石頭是由各種元素的混合物組成,即這個整體是由大眾成員組成。石頭是如何誕生的?當各種混合物朝著一個方向會聚成了一個整體,那麼這個石頭也誕生了。

因此,萬物都必須要有道才能存在。詳細點說,就是組成某物的大眾成員都朝著一個整體形態的方向聚攏,當會聚成一個整體的時候,該物就誕生了。

* 道為什麼無為?

因為道只是一個方向,是大眾成員會聚成一個整體形態的方向。

任何一物,不管是否有意識,如果想要存在,其中的組成成員都是自己朝著一個整體的方向會聚,從而成為一個整體,成為某物。

所以是萬物自己在為,而不是道在為,故言“道恆無為”。

* 為什麼道生一?

道是大眾成員會聚成一個整體形態的方向,所以最終產生的是一個整體,也就是一。

*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

道是方向,方向是可以引導的,不是固定不變的方向。

比如水,當方向不同,所會聚成的整體形態也不同,有可能會聚成一個人,或某個動植物,或者是一杯茶。

人類社會也是一樣的道理。張三、李四等原本是企業甲的職員,是企業甲這個整體的大眾成員。但是當引導的方向有變化,他們可能會離職創業,成為企業乙這個整體的大眾成員。

* 道的精神

道從來沒有要求萬物要有道,是萬物為了生存的本能,自己去尋找道、追隨道、歸順道,進而去認知道、尊重道、信仰道。

道恆無為,是萬物自己在為。一切信仰,包括老天、神佛以及諸多神靈等等,都不是人的信仰在為,而是人在為。

一切信仰都不能直接變出一碗熱氣騰騰的米飯,一切都要靠你自己作為,故言“事在人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