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論語:賢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作者:由 網際網路雲服務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4-02

辟世是什麼意思

【原文】子曰:

“賢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讀解】這一段非常精彩,大家可以仔細地咀嚼一下。“賢者辟世”,我們不能說只有出家當和尚、道士才算避世,只有佛教、道教才有避世的觀念,孔子一樣的有隱士思想,儒家還是有隱士思想,而且把這些避世的隱士稱為賢者。為什麼避世?因為社會不公正,社會混亂,社會危險太多,所以要逃避、迴避,找個安全的地方把自己養起來。像今年的黎巴嫩,這些年的阿富汗、伊拉克,誰都不會沒事跑到這些戰亂頻繁的地方。聰明的人,有智慧的人一定會採取一些方法使自己處於安全地帶,賢人更是以逃避亂世為上策。

“其次辟地”,次一等的人搬家,逃避亂地。比如說,所在的小區保安不盡職,小偷橫行,住戶經常丟東西或者小區住戶素質太低,一天到晚打麻將、卡拉OK鬧得晚上睡不著覺,周圍環境不好,住著不舒服,那就換個環境,找個清靜點的地方去住。“其次辟色”,再次一等的避免看到別人不好的臉色。俗話說“進門看臉色,出門看天色”,跟有些人的交道很不好打啊,他臉色一拉下來,好像誰借了他的穀子還了他糠一樣,遇到這樣的人要繞道而行,不要跟他直接打交道。“其次辟言”,再次一等的要避免聽到別人的惡言。這最後一條還是很高明的,跟人家打交道,語言很重要,那些使自己難堪的或者使對方難堪的語言最好不要冒出來,要繞個圈子把它化解了。一個巴掌拍不響,有些話你不講,他再想鬧也鬧不起來。

所以,我們怎樣在自己的生活中,從大環境到小環境,從社會整體到個人的細微之處都能清晰明瞭地把自己管住,把環境看住,這個很重要。我還是比較善於“辟言”,想跟別人談事情的時候,如果大家情緒不好,心情不好,我曉得不談。《戰國策》裡面有很多精彩文章是關於“辟言”的。“辟言而復言”,心情不好的時間段過了,再把話說出來,也許就達到效果了。有些雖然是非得要說的話,但如果說的不是時機,還是不說為好;說話的時機掌握得不好,你說的話往往會變成廢話,特別是做生意籤合同的時候,或者涉及職務升遷的問題,如果時機沒選好,一去就砸鍋,一開腔就壞事。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孔子並不是迂夫子,他很善於料理周圍的環境,可以說對環境明察秋毫,見微知著,把裡面的種種因果關係瞭解得很到位。

轉自:

馮學成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