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理通三迤」對“我不會”幹部要“對症下藥”

作者:由 雲南網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8-12

能者上庸者下面平者待是什麼意思

作者:楊朗瓊

責任擔當是領導幹部必備的基本素質,並強調幹部就要有擔當,有多大擔當才能幹多大事業。要讓“不會幹”的人越來越少,就要“對症下藥”,樹立正確的評價導向,進一步明確權責,暢通流通渠道,提高幹部制度執行力和治理能力,完善擔當作為的激勵機制,推動幹部銳意進取、奮發有為。

評價導向要“準”。

“有時候真感覺是幹得越多,錯得也越多,反倒是‘不會幹’的人不幹事,也不會犯錯。”為官避事平生恥,各級組織人事部門必須樹立幹事創業的正確導向,紀檢部門要進一步落實容錯糾錯機制,讓能者上庸者下,要加強對積極幹事的幹部的提拔任用,讓幹事者在政治待遇和心理上有安慰。單位管理層領導幹部必須帶頭擔當,敢於向無為者亮劍,獎勤罰懶,保護幹部的幹事創業積極性。對那些不幹事的人按規定懲戒,真正讓不幹事者感到羞恥,讓有為者在流血流汗後不流淚。

崗位責任要“實”。

在實際工作中,要想杜絕“不會就不幹”頻繁發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機關幹部的崗位職責明確和清晰,以責束懶,明確和細化崗位職責,讓“大鍋飯”變成自己的“責任田”,讓南郭先生遁形,構建權責清晰的管理制度體系,只有這樣那些真不會幹的人也才會努力提高自己,讓不會幹變學著幹到會幹,讓那些假不會幹者找不到推脫的藉口,變推給別人幹成為自己幹。

進出通道要“活”。

基層公務員流動難是一個客觀現象,很大一部分工作人員,進入單位一干就是很多年,長期從事單一的工作崗位職責,一旦崗位發生變化必然是“不會幹”。要加強崗位交流,科學運用調任、轉任和掛職鍛鍊等手段,促進公務員內外部流動,讓一些真“不會幹”幹部到他“會幹”的崗位上去幹。要建立培訓長效機制,培養幹部的綜合能力,讓幹部從“單一”幹部變成“綜合”幹部,解決本領恐慌問題。另一個層面的“不會幹”幹部就是“假不會幹部”,他們的特點就是“會幹”說“不會幹”的,是不願擔當型的幹部,這類幹部當前之所以說“不會幹”說的那麼的心安理得,很大一個因素就是幹部的“進出口”不那麼順暢,進入體制內的人員一旦進入體制內,要想“請出去”很多時候執行起來很難。對於這型別幹部必須堅決說不,該清理的必須清理。要透過建立完善基層幹部流動長效機制,創造出一個能進能出、能上能下、內外交流渠道暢通的局面,更好的激勵基層幹部幹事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