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李白寫下一首千古名作,美學境界很高,短短4句,常人難以企及!

作者:由 慶餘說詩詞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3-01-28

眾鳥高飛盡 盡什麼意思

物我兩忘,是與詩學有關的古代美學概念,指創作時作者的主體與物件的客體渾然為一而兼忘的境界。其意源自於《莊子·齊物論》:“莊周在夢中幻化為蝴蝶,在天地間遨遊,逍遙自在,不知何為莊周。醒來後,發覺自己仍是莊周。不知是莊周做夢變成了蝴蝶,還是蝴蝶做夢變成了莊周?”即所謂的“莊周夢蝶”的典故。

李白寫下一首千古名作,美學境界很高,短短4句,常人難以企及!

由於這種物我兩忘的境界包含了浪漫的思想情感和豐富的人生哲學思考,遂引發了後世眾多文人墨客的共鳴,成為他們詩歌創作中不可或缺的美學境界。即與現實中的山水相親、相敬,一生都去擁抱山水,沉迷在與山水物我兩忘的境界中。如獨坐停雲的宋代詞人辛棄疾曾寫下:“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李白寫下一首千古名作,美學境界很高,短短4句,常人難以企及!

再如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獨坐敬亭山》,其中亦有“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之句。而它的作者,正是我們熟悉的,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細讀這首詩,你便會發現物我兩忘的美學境界,加深了這首詩的美學意蘊。雖說李白這首詩,不過只是短短4句,共計20字的小詩,但從美學境界的高度來看,常人難以企及。

李白寫下一首千古名作,美學境界很高,短短4句,常人難以企及!

《獨坐敬亭山》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首先,詩中的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北。據《元和郡縣誌》記載:“敬亭山,在宣城縣北十里。山有萬松亭、虎窺泉”。而李白一生共去過宣城7次,所以關於這首詩的具體創作時間,歷來頗有爭議。不過對於李白這首詩,旨在借敬亭山自然景色,表現自己內心精神世界的看法,卻較為一致。簡單來說,便是在大自然中尋求安慰和寄託。

李白寫下一首千古名作,美學境界很高,短短4句,常人難以企及!

然後,我們先來看詩的前兩句“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即李白獨坐敬亭山上,看到了眾多鳥兒逐漸遠去,直至無影無蹤,長空中的一片白雲,也獨自悠閒地越飄越遠。其實理解這兩句詩的意蘊,結合物我兩忘的境界來看,就很容易了。這兩句詩也就是說,在漫漫人生路上,世間萬物彷彿都遠離詩人而去,最終只有詩人獨自一人停留。

眾所周知,“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李白是有著遠大抱負的。但縱觀李白的一生,卻是始終懷才不遇。所以“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更多的是表現出了李白橫遭冷遇、寂寞淒涼的處境。但對於性格灑脫的李白來說,自然不會一直為這種處境所困擾。因此便有了後面兩句“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即在大自然中尋求安慰和寄託。

李白寫下一首千古名作,美學境界很高,短短4句,常人難以企及!

這兩句詩的意思是說,彼此之間兩不相厭,只有我眼前的敬亭山了。我們都知道山水本無情,但當詩人將山水人格化、個性化,往往山水便有情了,甚至要比一些人還要更容易走進內心深處。這也是古代眾多文人墨客寄情于山水的原因。對於李白來說,他失去了實現遠大理想抱負的機會,卻獲得了超脫世俗,閒適自得的心境。

李白寫下一首千古名作,美學境界很高,短短4句,常人難以企及!

縱觀李白的這首詩,顯然他與敬亭山相親、相敬,沉迷在了與敬亭山物我兩忘的境界中。如此一來,李白因懷才不遇一直抑鬱不平的心緒,便得到了慰藉和超脫。總的來說,“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既是李白寄情山水、傾訴內心情感的表達,也是物我兩忘美學境界的表現。雖然對於我們來說,達到如此境界並不容易,但是卻也可以讓山水來撫慰我們憂愁的心。

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