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荀子·宥坐》:孔子執政實踐中的一個溫柔案例

作者:由 樂德樂的文史漫話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2-06

小人所視什麼意思

《荀子·宥坐》:孔子執政實踐中的一個溫柔案例

自魯桓公以後,魯國的政治一直被三桓操控,其中季孫氏勢力最大,到季平子的時候,攝君權,其權勢達到頂峰。季平子死後,其家臣陽虎篡權,季桓子聯合三桓趕走陽虎,奪回了朝政大權。5年以後,叔孫氏的家臣侯犯再亂,魯定公於是任命孔丘為大司寇攝相事,三桓與魯國公室的權力鬥爭此時處於膠著狀態。

孔子執政期間,有一位父親把兒子告了,孔子就將其兒子拘留關了起來,三個月過去了,孔子也不判案。這位父親於是請求撤回訴訟,孔子直接就把他兒子釋放了。

無獨有偶,王陽明初任廬陵縣令的時候,這個縣訟事成風,王陽明就採取了三字訣“限拖變”。“限”,制定告官的條件,比如一事一告,狀子不能超過60個字等;“拖”,那些衝動告官的,慢慢就主動撤回了;“變”,一是完善政策制度,便民惠民,二是採取各種辦法對百姓進行教化,形成良好民風民俗。

季桓子聽說了這件事,很不高興,說:“這個老頭把我騙了,他曾對我說:‘治理國家一定要用孝道。’那麼現在,他應該殺掉一個不孝之人來讓那些有不孝行為的人感到恥辱,可是他卻把那個不孝子放了。”

《荀子·宥坐》:孔子執政實踐中的一個溫柔案例

冉求把季桓子的評論告訴了孔子。孔子感慨地說:“嗚呼!如果當權者犯了錯誤,百姓能夠把他殺掉嗎?當權者不致力於教化民眾,這是他們的過失,但他們卻只會決斷百姓的訴訟案件,這與殺害無辜的人有什麼區別?”

孔子進一步分析說,三軍打了敗仗,不可能把將士們都殺掉;國家混亂,訴訟紛爭頻繁,不可以輕易動用刑罰,因為罪責不在民眾。

國家政令廢弛導致國家混亂卻對百姓嚴加懲處,這是殘害百姓。農作物生長有一定的季節,但現在國家徵收賦稅,卻不遵循季節變化的規律,這是暴政;不對百姓進行教化,卻強求他們辦成事辦好事,這是虐待百姓。

政令嚴謹、徵稅有節、教化有道,然後才可以實行刑罰。

《尚書》雲:“義刑義殺,勿庸以即,予維曰未有順事。”意思是說,即使是合乎道義的刑殺,也不要立即執行,我們只能說我們自己還沒有把政事理順。這是告訴我們,治理國家最重要的是教化先行。

所以,古代聖王向民眾公佈治國之道,然後身體力行。如果國家還不能實現大治,就重用賢人來發揚光大治國之道;如果國家還不能實現大治,就罷免那些無能的人來增強治國之道的權威。這樣,最多三年,百姓就會順從教化,從善如流了。如果還有奸邪的人不順從,就要用刑罰來處置他們,這樣,百姓就知道什麼是犯罪了。

《詩經》上說:“尹氏大師,維周之氐;秉國之均,四方是維;天子是庳,卑民不迷。”這句話出自《小雅·節南山》,這首詩歌的主題是諷勸周幽王的權臣太史師尹的,他執政不平,又不能身體力行。

大意是說,高貴的太史師尹大人!你可是大周王室的根本,執掌國家大政方針,四方安定靠你支撐,天子需要你輔佐,老百姓才能不迷失方向。地位崇高卻不能發揮作用,刑法制定了卻不能實施,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荀子·宥坐》:孔子執政實踐中的一個溫柔案例

孔子說,魯國的社會現狀是,治國之道混亂,不能教化百姓,刑罰繁多,民眾迷失方向而墮落,統治者就設法進行制裁,所以刑罰越來越多,而邪惡的事情並沒有被壓制。

三尺高的河堤,空車也拉不上去;而載重的大車卻能爬上百丈的高山,為什麼呢?因為山坡比較平緩。人不能翻越幾丈高的圍牆,而小孩卻能登上百丈高山遊玩,這也是山坡比較平緩的緣故。

孔子說,現在,國家的政令已經廢弛很久了,怎麼能讓百姓不越軌嗎?《詩經》上說:“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視。眷焉顧之,潸焉出涕。”周朝的治國之道平坦地猶如磨刀石,筆直的就像利箭。那是君子踐行的大道,是百姓注視的榜樣。現在回首周朝的統治,多麼令人留戀,不禁潸然淚下。這不是太不可悲了嗎?

魯國最早是周公旦的封地,魯桓公以後,三桓專權,傳統的禮教遭到嚴重破壞,國勢日頹,在齊國和晉國之間苟延殘喘,孔子痛惜不已,所以一旦掌握了魯國的權柄,便積極主張教化先行,以圖恢復周禮。

《詩經》雲:“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雲遠,曷雲能來。”看日月迭來迭往,思念是那樣悠長。道路相隔真遙遠,何時才能回家鄉?這裡用妻子對征夫的思念之情,比喻周朝的禮制還有希望迴歸嗎?孔子表現出了謹慎的樂觀,他說:如果大家都推崇周代的治國之道,何愁它不迴歸呢?

可惜孔子勢單力薄,魯國的局勢已經積重難返,沉痾難起。所以,孔子在臨死前不禁涕下而歌曰:

太山壞乎!

樑柱摧乎!

哲人萎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