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夢華錄》火了,但更火的是宋人的雅緻日常

作者:由 人民資訊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2-11-28

大家閨秀美如畫是什麼人

本文轉自:中國環境

繼《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清平樂》之後,又一部以宋朝為背景的電視劇《夢華錄》火了。

社交平臺上、媒體報道中,處處不乏熱議話題。

連知名宋史專家、被許多人稱為“天下第一宋粉”的作家吳鉤,也在“真情實感”地追《夢華錄》。他還在個人微博和主理的“我們都愛宋朝”微信公眾號上點評與科普,幫助觀眾理解劇情與背後的宋朝文化。比如《夢華錄》中出現眼鏡是否合理、宋朝琵琶是橫抱嗎、神秘莫測的皇城司到底是什麼部門、宋代的皇家園林免費向公眾開放等。

在吳鉤看來,《夢華錄》中很多細節都與史實契合,對大宋文化的詮釋尤其生動,不僅僅有高雅的琴棋書畫詩酒花,還體現了很多老百姓的真實生活。

難怪網友說,之所以愛看《夢華錄》,是因為男女主演的“神顏”、尊重觀眾的劇情,還因為它為人們提供了一場關於大宋風華的想象,一次關於審美與品格、情感與生活的遙望。

撫琴掛畫,擼貓鬥茶,宋朝人的雅緻日常

煙柳畫橋,綠水行舟,河畔茶坊,幀幀美如畫。

如果評選《夢華錄》隱形關鍵詞,“茶”一定佔據一席之地。

無論是故事的開篇劉亦菲飾演的茶坊老闆娘,憑藉一手好茶藝聞名錢塘,還是“紫蘇引子、龍鳳茶、青鳳髓”等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充滿文化氣韻的茶名,《夢華錄》細緻展現了一千年前宋朝的茶文化,引發網友強烈的好奇與熱議。剛剛播出的第16集,更是生動演繹“點茶”“茶百戲”之美,讓網友高呼傳統文化之精美。

事實上,一碗茶湯的確可以窺見大宋的絕世風華。

吳鉤告訴記者,中國茶文化的鼎盛時期,正是在11世紀—13世紀的兩宋。宋時的城市,滿大街都是茶坊、茶肆,就如今天城市中遍地可見的咖啡廳。“夫茶之為民用,等於米鹽,不可一日以無”“蓋人間每日不可缺者,柴米油鹽醬醋茶”,生動描繪了茶在宋朝民間的普及。

而且,從飲茶藝術所能達到的高度來看,宋朝茶道、茶藝的精緻程度,也是空前絕後的。宋代烹茶稱為“點茶”,其工藝繁複講究,僅茶葉採摘下來後製成茶餅的過程,就需要經過洗滌、蒸芽、壓片去膏、研末、拍茶、烘焙等一系列複雜工序。直至真正烹茶時,還需將茶餅搗成小塊,用茶末或茶碾研成粉末,用羅合篩過後,再調茶膏,用茶筅擊拂,進而生出藝術性的分茶和競技性的鬥茶。

除了點茶,焚香、掛畫、插花、遊園等,也是宋人喜愛的雅緻日常。

“燒香點茶,掛畫插花,四般閒事,不許戾家。”在吳鉤所著的“說宋系列”之《風雅宋》中,更詳細地介紹了“宋人愛插花”“宋人愛焚香”“宋朝流行女廚師”等知識,此外還介紹了“宋人怎麼養寵物狗與寵物貓”“宋人用什麼刷牙”等社會、城市、商業,禮儀等百態,充分體現了宋代人對內心精神世界的追求。

寄情山水,鍾情自然,怡然的生活態度

透過劇情和小課堂,《夢華錄》透露了許多宋朝百姓生活的小細節,比如宋人男女老少皆愛簪花、宋朝人也愛開“盲盒”、中國的“芭比娃娃”磨呵樂等。許多觀眾驚奇地發現,“原來宋朝人這麼懂生活、懂得享受。”

在吳鉤的《風雅宋》中,詳細介紹了宋人愛插花的雅趣。在吳鉤看來,“恐怕再沒有一個時代的居民比宋朝人更熱愛鮮花了”。宋代每年春天都會舉辦盛大的“花朝節”,《夢粱錄》中記載,“仲春十五日為花朝節,浙間風俗,以為春序正中,百花爭放之時,最堪遊賞。”花朝節出門賞花的市民往往萬人空巷。

流傳至今的宋畫,更顯示出宋人對花的欣賞及喜愛。這些影象資訊顯示,不管是大家閨秀的閨房、富貴人家的庭院,還是隱者的案頭、出家人的禪房、士大夫的書房,都有瓶插鮮花,將生活裝點得意趣盎然。

對鮮花的喜愛還發展成簪花的時尚,不分男女,不分貴賤,更無分老幼。皇帝會給寵愛的大臣親自戴花,宋徽宗每次出遊都“御裹小帽,簪花乘馬,前後從駕臣寮、百司儀衛,悉賜花”,前前後後的從駕臣僚侍衛也一律戴花。

歐陽修在《洛陽牡丹記》中說:“春時城中無貴賤皆插花,雖負擔者亦然。”

對鮮花的喜愛,從側面反映出宋朝人對山水萬物天然的好感。實際上,宋人熱愛山水,親近自然,一年四季,順時遊賞。春日萬花爛漫,粉牆細柳,他們隨風而動,踏春宴飲,炎夏則去往風亭水榭,吃著浮瓜沉李,賞新荷嫩綠。流傳至今的《槐蔭消夏圖》裡,就展示了一位文人半敞衣襟,雙腳架高躺在藤編的涼床上,閉眼小憩,悠然自得的狀態。

終日忙碌的現代人,是不是也可以學學宋人的生活態度,品茶、讀書、掛畫,即使做不到焚香撫琴,抑或也可將自身融入自然,與天地共呼吸。